看到很多車評說, 就算關稅貨物稅調降.....車價也不會大幅調整? 是真的嗎?
因為......
1. 車價在台灣有僵固性, 50, 60萬以下車賣不動, 買便宜車會被貼標籤?
2. 進口車一兩百萬, 也不會大幅調整, 是因為車子在台灣是身分表徵? 貴的車大家才會搶?
那大陸的車為什麼會只有台灣半價, 他們也不買單, 車商倒一堆....
台灣車市消費者就得被車商和政府剝好幾層皮, 還樂此不疲?

個人積分:187分
文章編號:92014385
文章段落

個人積分:98分
文章編號:92015015

個人積分:19565分
文章編號:92015112

個人積分:19529分
文章編號:92015504

個人積分:1860分
文章編號:92015956
ChatGPT 說:
好問題 👍
我們可以把「2002年台灣加入WTO、進口汽車關稅從高水準降到 17.5%」和豪華車(如 BMW 7 系列、Mercedes-Benz S-Class)價格是否明顯下降這件事拆開來看:
1️⃣ 關稅降幅背景
加入 WTO 前:台灣對進口整車徵收的關稅遠高於 30%,部分來源甚至提到 40% 以上。
2002 年加入 WTO:依承諾將進口車關稅調降至 17.5%,並沿用至今。
照理說,豪華車(BMW 7、S-Class 都屬於整車進口)應該因關稅下降而便宜。
2️⃣ 實際情況:車價並未明顯下降
根據當時媒體與產業觀察:
進口車總稅負仍很重
除了關稅 17.5%,還要加上:
貨物稅(依排氣量計算,3,000cc 以上達 25%–30%)
營業稅 5%
2000 年代中期之後,若售價超過 300 萬,還要課徵 奢侈稅 10%
➝ 這些稅加總起來,吃掉了關稅調降帶來的價格利多。
車商定價策略
車商通常不會把稅率下降的幅度「完整回饋給消費者」,而是部分吸收、部分反映;尤其在豪華車市場,價格彈性較小。
媒體評論
當時多家新聞評論指出:
雖然進口車關稅降了,但 豪華品牌的售價沒有明顯下降;
反而是中價位的日系、韓系進口車競爭力明顯提升。
BMW、Mercedes-Benz 等豪華車款大多維持原有價格帶,只在 配備升級或促銷方案上做文章。
3️⃣ BMW 7 系列 & Mercedes S-Class 在台售價趨勢(概略)
(以下為整理自車壇討論與新聞報導的趨勢,不是逐年價單)
2000 年代初期(E65 7系列、W220 S-Class):在台售價大約落在 350–500 萬新台幣。
2010 年左右(F01 7系列、W221 S-Class):即使匯率波動,售價仍大多維持在 400–600 萬區間。
近年(G70 7系列、W223 S-Class):隨著科技與安全配備大幅提升,售價反而比 20 年前更高,新車常見在 500–700 萬以上。
➡️ 可以看到:沒有因 WTO 關稅下降而出現「車價腰斬」或大降,反而隨時間持續上升。
4️⃣ 結論
答案是:沒有因為關稅下降而大幅調降。
主因是:
關稅雖降,但貨物稅、營業稅、奢侈稅抵消效果;
豪華品牌定價策略不會輕易下修;
隨時間新世代車型導入更多科技與配備,價格呈上升趨勢。
所以,2002 年後台灣 BMW 7 系列和 Mercedes S-Class 的售價大致「維持甚至逐漸走高」,並未因 WTO 關稅下降而有顯著降價。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