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yroo wrote:
當你沒有轎車也沒有機...(恕刪)

me too ! 古早人哪有功率計 fitting,還心跳不跳啥死人骨頭?



彎道小三/小四 /小五/ 6輪水陸仔 設計開發 造物者
我沒有別的交通工具
對我而言沒有所謂騎不騎單車的問題
而是這次放假的時候要不要騎去哪裡看看風景的問題
就算沒外騎
平常不管去哪裡也都是騎單車(或坐車

跟以前的差別
頂多就是有沒有從運動的角度看待騎乘方式
以及有沒有好好照顧、保養或升級自己的單車
也因此最近這兩三年學了不少DIY的東西
不然以前也是連調整更換煞車皮 爆胎都找車店
車都直接停外面風吹雨淋的

至於裝備那些
我是沒騎過什麼好車啦
頂多萬把塊的入門平把
因為主要需求就脫不開日常生活
當然好一點的公路車、車衣車褲和功率計也不是不想
畢竟總會好奇 尤其開始有運動的成份出現之後
只不過每個人步調和現實條件畢竟不同
其中只有車褲我想儘快買個一件
實在是現在外騎都已經100K上下(由此可知我裝備步調非常慢
但前後燈、煞車燈、方向燈這類東西倒是都儘快處理
由於每天通勤 光是一兩天電池沒電就會感到有點不踏實
也許我對車燈的要求比較刁鑽吧
車上已經裝了四種不同功用的車燈
sun2323dw
實際...... 錢才能花得有效用
我只信小緯,敢po Strava就是真男人,
一堆人只敢提說他功率練多好瓦數多漂亮,結果strava路段成績一個都放不上來,
環法一定是最短時間抵達的那位,而不是什麼功率最大的那位,
所以你說你測得到功率的數字,得到了以後又如何呢。
另外什麼空力又是輕量化又是裝備的,我不要看功率聽什麼嘴,省多少瓦提升多少瓦,
等你真的strava實測過後抵達時間的差異再來放一篇吧,不然全是葉佩雯。
小緯中社15分水準都告訴過你了,沒差。你沒有那15分內的水準,真的就不用再思考升級裝備多有用了。
騎乘量一定是大於裝備的。到現在還在說有差的人我認為他一定還活在過去已知用火的古代。
你感覺有差,並不代表你的真實成績有差喔!

至於騎車心態:
當然是保持一種健康的樂趣,比起當初接觸公路車時上氣不接下氣快要見佛祖的樣子,
現在總是希望可以永遠維持至少每週一次劍南風櫃身體標準,
尤其是沿路看到那些年紀明顯很大的在那邊爬,總會自我期許我還要再爬個100年。
我想要活得有力,就這麼簡單純粹而已

我沒有其他交通工具,買台頂車會有個動力就是把車騎回本
譬如說: 一個年繳1500塊的健身房,你一定會想說今天好累心情不好不想去。
但如果是年繳10萬的健身房,你就會天天想去,因為去了會值得呀!
買了車不開,那是土豪的行為,至少省錢的我很常開。
不過我敢保證勞力士跟swatch功能是一樣的,現在都人都用手機看時間,就好像你要更強就買ebike呀。

比起功率計我更推薦的升級:

我主推一定是手機架跟後置雙水壺架,因為蠻實用的。想裝工具罐塞備胎還是錢包還是冬天想綁輕便風衣都很實用。都已經買台車了還一堆人在身上的衣服裝重重的東西,我是覺得還蠻蠢的,幹麼不讓車子去載這些補給品呢。不過也是這樣我才選了台三鐵車,內置空間真的很好用。
手機架則是可以導航跟放音樂,放音樂這點夜騎時蠻無敵的,一天辛勞可以完整放鬆。

踏板一定要升級殺人踏板,有這個不上卡也無所謂了。我到現在還是沒上卡也覺得上卡沒必要。

再加個矽膠坐墊套吧,有這個就等於不用買車褲了,材質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黏在你屁股上一個是在座椅上。我當然是希望不要黏在屁股上而且車褲是消耗品。

再增加個腳架,停靠方便多了,拍照也容易,更不會有任何靠傷,也不會有人家不小心用倒你的車這種靠北的事情發生。
Ahoo Chen
您的方式看起已經是平民版KOM專家了,好險你最近有提到說平路維持35kmhr以上高速其實很費力,不然每個人都應該把大盤給賣了。
小緯0510
平路巡航比較受風的影響,且差距很大,同功率無風跟順風,可能會有10km/h的差距,其實如果沒有功率計,看心跳其實也蠻準的,我自己比較少在平路上刷pr,因為很容易把自己搞爆,山路的變數就少一些
有錢沒時間 靠裝備
沒錢有時間 靠體力

那種有錢又有時間
頂級族群
騎膩
單車裝備會一輛一輛的換

那需要甚麼態度

任何東西最後一定會被M型化了

像我們尋常老百姓 被貧窮限制了想像
才會有甚麼心態甚麼的~~~~
跟武俠小說一樣
練單車有分形式跟心法
形式大家看的到 裝備 身材 strava等等
心法是:身體正確使用方法 fitting微調
心法別人看不出來 進步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曾經與一群人騎歡樂路線
有位老人看我出發前在調整座艙 設胎壓
在旁邊碎念:我們以前騎車 沒搞那麼複雜啦
你們這些年輕人….扒拉扒拉

即使經過單車熱 其實台灣社會知道單車活動
但並不太了解單車運動
一副就是:給我台車 我也能騎阿
不分老少 聽到我車子是全碳纖維
一聽也知道不太了解 還是有被害妄想的誤解

車是用腦子騎的 不用腦上限也就是這樣而已
加入社團玩個一兩年 沒進步 把不到妹就棄坑
不然就傷退
偶爾都會遇到這種速成騎士 環島北高完成就封車
我是不會追求那些路線成就達成
反而是常騎的幾條路線 發現技巧進步 健身房的鍛鍊有效果
這是讓我非常開心的
phae4jaz
跟跑步一樣啊,從心血來潮超慢跑半個小時開始,跑出興趣之後強度和時間、頻率都一直增加,這時如果沒有把慢跑作為專項運動去正視並學習,只顧著一直跑往往就是跑出傷
qw78963ju
沒錯騎車有分很多種原因,如果迷思方向很容易棄坑,我也沒刻意解鎖那種成就,就單純喜歡騎單車爬山那種爆心跳爆汗的爽快感吧。[偷笑]如果騎車要把妹那太好笑了,騎單車的妹很少沒啥本事把不到的[笑]
deleted
jcchiou
deleted
phae4jaz
[+1]時間只有那麼多,照需求分配強度比較實在
jcchiou wrote:
Strava的成績,...(恕刪)

每個人騎車的理由可能不太一樣

但確實有些人把變強跟變健康劃上等號

這是不對的 如果變強就是健康

那為什麼職業選手還會生病
新的一年也要繼續騎騎騎
jcchiou
deleted
DIY LOVE
騎車別太認真,會有運動傷害。腰痛.屁股痛.膝蓋痛那些的。不痛才能繼續騎,還會痛就要強制休息。基本上,肌肉練出來後,這些症況會緩解。但絕對不要勉強。
Naked ride 加5分
疫情期間看了鬼滅之刃 , 一直在XX呼吸 XX呼吸 , 口罩 疫苗....等等 ,
忽然覺得呼吸很重要 , 想為自己健康著想,選了一個很帥的運動。

剛開始搬到住市區 , 沒買機車 , 近的用走的 , 3k以下-中程距離用單車 , 遠的開車 。
原本休閒時間就是 手遊 , 後來看到youtube 美利達經典百K 才跳進深坑 。
但是全副武裝後 真的很帥 , 女車友也很正 , 會騎車的身材通常不會差 讚讚。

先入手 二手公路車先騎出興趣 , 加入單車社團 。
騎兩年多後再買 一級車架+功率+碳框+一體把+全內線+碳框 一次到位19萬多,不會再亂想 。
舊的框煞車架-掛訓練台 , 二手公路車也前後改車4萬多 。
2年多來瘦了 6公斤 , 6公斤比任何更換零件-輕量化還值得 。

2年多來還是沒有買機車 ,花的錢可以買黃牌了。

可能是老了 , 覺得在忙也要抽空為自己健康 , 那怕只是40分鐘 的騎車 或有氧運動 , 一週就休兩天。
喘起來-有為自己活的感覺。
身體是自己的 , 40歲前 怎麼糟蹋身體 , 40歲後身體就慢慢來糟蹋自己 。

痠痛疲勞一定有 , 受傷等等也遇過 , 都是運動的經驗累積 , 有100種退縮的理由 , 但是只有1種堅持可以得到健康那就是運動 , 要活就要動 。

至於公路車配備需不需要買 , 我覺得看個人 , 虛榮心都有 , 但是要有底線 ,自己要衡量 ,購物app很多,FB等等誘因 。
目前有空力車也有爬坡車
我個人覺得 還是腿力跟肺活量比 車重要 ,人佔7分 車佔3 , 車一定有加分 , 非職業, 幫助不大,但騎帥的也不錯 。
一級車架 一級電變 最後還是要靠腿力肺活量 。
uyroo
前幾樓有大大不是說:車是用腦子騎的!怎麼又變成了腿?太複雜了,難怪我一直騎不好原來是腦子不好使…[囧]
TONY1978
我只知道妹之呼吸
昨天晚上回想了一下第一次玩線上遊戲的記憶,
當時在遊戲公司工作,
因為是行銷企劃部,
同事建議我先玩一下公司的遊戲了解一下,
所以我玩了當時最紅的RO,
那時女王也跟著我玩,
一開始什麼都不懂還在新手村打波利,
撿石頭賣錢,
當時有一個高等玩家經過女王旁,
跟女王說這石頭有什麼好撿的?
女王回可以賣錢,
那個玩家說等級升高了後隨便撿一個東西賣的錢都比石頭多好幾百倍,
叫女王不要浪費時間撿石頭了。

上訴平淡無奇的經驗卻是我深刻的回憶,
跟初期我騎車一樣,
沒經驗沒體力沒效率用一台大盤52/42,
飛輪13-23的鋼管車爬高雄壽山,
其實超難爬的,
所以當時用了Z字型爬法,
沒裝備沒體力但是回憶滿滿,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騎車心態,
我說出來我的想法其實並非要大家跟我一樣,
而是這是我的回憶我的想法,
並非最好但我覺得很開心,
算是一種平淡樸實的生活態度吧。

剛好看到舒迷的影片
裡面談到知道數據後呢?
確實如此知道後呢?
能改變什麼?
更積極的訓練?
還是跟平時一樣騎乘?
我前面也說了只要喜歡上了每個人都會追求高階產品,
不用逼不用推銷,
因為喜歡這個運動所以想嘗試更好的器具,
很自然也必然,
有時候行銷說點實話反而加分。

現在遊戲都點任務然就升級升級升級,
我這幾個月不知道換了幾個遊戲玩了,
只覺得無聊,
所以有感而發懵懂有懵懂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真的很喜歡可利呼的影片,
總覺得他寫出來的攻略最貼切,
比較貼近使用者的需求。
pc8801
後續的養護都是錢,而所謂的一次到頂往往也只是暫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