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後有感而發:
騎車後發現很多人都很厲害,
也玩得很專精,
看很多討論區其實也都千篇一律,
首先要有台好車最好一次到頂才不會浪費錢,
要上卡踩踏才有效率,
要有功率器人人有功練的時代沒有就不行,
要專業的車衣車褲舒適性不能少,
最後要去專業的 bike fitting不然騎車會受傷。

我好幾個月沒騎車了,
現在每天都在玩線上遊戲填補沒騎車的時間,
思考模式會套用遊戲的概念,
上訴騎車的概念很像金幣戰士的玩法,
砸錢換爽度,
錢真的很好用確實初期用錢砸得出爽度,
但爽完之後呢?
裝備都頂了然後呢?
極限應該也卡住了吧,
沒精進己身應該沒辦法再進步了吧,
再來呢無聊退坑嗎?
這樣有比較省錢嗎?

我認為腳踏車是花人力的,
再好的裝備只要人累了倦了,
最後結果都一樣不想騎了,
那不如一開始就輕鬆點,
先從入門裝備開始,
數據如浮雲知不知道又如何,
先把騎車的樂趣找出來,
先少少的投入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
習慣培養出來了真心喜歡上了,
自然會知道需求性,
再來花錢買符合自己需要的裝備才叫省錢。

常有人說就是要花錢買好車阿,
不買好車要怎樣支持自行車產業,
我個人是認為相反,
先培養騎車的習慣,
自然而然消費者會自己去追求高階產品,
而不是無腦推坑,
不需要的也推這是在扼殺自行車產業。

說句不客氣的,
我都懷疑那些一直要別人買頂車的人是從業人員,
是到討論區來業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內容太無趣,
下面這段或許可以讓大家找到騎乘樂趣,
只是我不知道01能不能貼這個。

好像不行.....
那我放連結:LONDON WORLD NAKED BIKE RIDE 2023 - THOMAS & M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86806886/posts/pfbid0bLsDhLFoKerfH4T7xyZDvrp5EwYQFwqZ4ezUzEhF4wVZ2mjPTrNp3tzpDZRhkMzFl/?mibextid=Nif5oz
文章關鍵字
我騎了半年,還沒用功率,也還沒有碼表。
雖然我一直想要可以看踏頻數據,但以運動來說,身體感受多少可以知道接下來怎麼做。
不過心跳是真的要注意,所以我有戴穿戴裝置監控
MuMuyo
DIY LOVE 對阿~ 用身體感受節奏,還有留意路況提早反應,比如看到上坡知道可以準備變輕檔。
單車李
我騎5年多,一直都沒上功率器
很贊同瘦大你的看法

我自己是40幾年的電玩阿宅資歷
我做任何事
都是以我理工科的實驗,驗證,科學的角度,和打電玩的經驗去切入
唯一差別是,我不是課金魔人

剛剛入門騎單車時,就不是靠課金
買一台最普通的平把車,全車原廠
專注於怎樣練習可以在讓自己進步之下又找到樂趣

就像新手創角,我會創一個防禦,攻擊均衡,甚至偏向防禦力高的角色
活的久比攻擊力高重要的多
選武器也偏向中庸,也不會幻想自己拿了神器,不用練就可以虐別人

自己技能要怎樣點,也不會去管別人怎樣點,要學跟別人一樣
我只會走自己的路線,依照自己想要的成長去培育

騎了時間長了之後
也不會去課金,追什麼一次到位
東西都是買剛好符合自己需求就好

單推最大的好處
就是自己想幹嘛就幹嘛,不用管隊友在旁邊吠,不論是吠你裝備,還是吠你穿著,甚至吠你騎車不上卡,算甚麼騎車

用自己的騎法,舒服的騎車,找到自己的樂趣
才是最重要的

騎車至今六年
依然平把車,不上卡,輕便穿著
DIY LOVE
公路車幾萬到幾十萬......有本錢的人不多啊。大賣場幾千元的國民車比較實在。先騎便宜的國民車,知道缺點在哪裡,再去買昂貴的公路車,才知道貴在哪裡。
瘦的狠 wrote:
下面這段或許可以讓大家找到騎乘樂趣,
只是我不知道01能不能貼這個。

  那個100%不能放的!不用懷疑!(肯定會被管妹宰了!)
  等22世紀人類文明提升,這種騎車方式才能常態化,沒人覺得奇怪。這世紀還不行,看看最近的NONO事件,就知道為何不行。
  總有一天,人類文明一定能提升的,到時候大熱天騎車會超涼快的~

瘦的狠 wrote:
先培養騎車的習慣,
自然而然消費者會自己去追求高階產品,

  對!先買幾千元的國民車,玩到有興趣後,就會想去敗一台碳車來玩。玩車真的是一條不歸路啊~
  騎腳特車,要先玩出興趣~

千萬別歧視胖子,最強高手壓車過髮夾彎!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瘦的狠
高雄有比基尼騎乘遊行,台灣都開放同婚了,應該不久後會更清涼,畢竟那也是人權的一環。https://youtu.be/JGSmHtCgb5w
端看騎車的動機吧

我不愛運動

但我愛騎車

一開始也是騎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先買踏頻

後來想掌握騎乘時的身體狀況而添購心率計

最近很想了解的自己的能力在哪邊以及如何分配體力騎的更遠

有在考慮是否要添購功率計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

如何驅使自己更主動騎車

如果一次到頂(經濟能力內)能讓你更願意把車牽出門

也是不錯的方法
若不是菁英選手想要擠上凸台

只要多聽聽自己身體發出的訊息
找到當天適合的騎車節奏
就能享受騎車給身心靈帶來的樂趣與放鬆~
MuMuyo
[100分][100分][100分]
我騎車超過30年,前15年都是休閒騎,看風景,通勤,後15年才把騎車當運動.買了公路車當成運動之後,就開始接觸訓練的概念,然後整個樂趣就下降了.....
騎車當運動訓練就是一個很routine的過程,簡單說就是無聊.所以我額外買了一台小折跟家人和同事休閒騎.
回到騎車的樂趣,花錢買新東西就是開心,不論是新輪組,一級胎,GPS碼表,功率計,卡踏&卡鞋......真心喜歡自行車的,都會覺得每樣東西都很有趣.這比較像是花錢的樂趣大於騎車實力增加的樂趣
當你沒有轎車也沒有機車,只有單車時…,它就是唯一的代步交通工具,試問!你還會不去騎它嗎?我就是如此,不但一定要經常騎乘,還要改裝保養,因為它不但是休閒運動工具更是採買貨車,一旦它故障了,我就沒飯吃準備餓肚子…
另外一提,其實這就是我給自己的"戒律",杜絕一切可能讓自己走向"腦滿腸肥"的裝置!以古僧人為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想有飯吃,就要出體力騎腳踏車買菜去…
這幾天的颱風天,依然風雨無阻…

相對於許多大大花費巨資添置功率計和心律計…,而我只免付費安裝了一台"戒律計"!若有,懶散違規的情事發生,夜晚的夢中自然會有"教練"出現"指導"一番…



剛開始騎車就很單純的碼表,只能看車速.慢慢騎多了,就網路上看便宜買了台碳鋁複合公路車.騎了一陣子有腰酸背痛問題,才開始接觸到入門fitting,之後尺寸差太多,又換了台鋁車.碼表也升級到GPS碼表.然後才是全碳車,上功率計.
有多少預算就買多少錢的車,重點是要多騎才不會浪費.
MuMuyo
[100分][100分][100分]
瘦的狠 wrote:
看了後有感而發:騎車...(恕刪)

功率計 ,心跳帶 ,訓練台我都有.然後我主要是踩台騎車.因為為不愛出門騎車.我把踩台當樂趣.甚至把踩課表當成騎車的動力..但是不是為了上凸台或是活動比賽.其實每個人騎車目的不同開心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