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架是寧願小一點而不要大一點,還是相反?


建議可以騎小一咪咪的車架沒關係

尺寸太大 跟小車架比起來操控相對沒那麼好


重量多少也會比較重




如果版主沒差的話
其實為了舒適騎大車也無所謂啦XD
挑車只看水平上管是否真的正確?
頭管跟立管角度需要嗎?
tedchao62 wrote:
我也不知道車架寧小勿...(恕刪)


我身高174 之前買fuji rbx1.0的時候 老闆說我49 52都可以~我問他哪種比較好 他說49比較好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小一點點可以調整龍頭 椅子等等...大太多你要鋸車架嗎...我覺得好像有點道理= =
建議你先去做fitting, 不然買錯車架, 到時候還是要再換!!
沒事多騎車, 多騎車沒事!!
artix wrote:
最近想換車,目前鎖定...(恕刪)
我幫你看了一下美國官網的資料,發現 49 和 52 各部位其實都差一小點
但有一個關鍵是座管角
你在 49 和 52 之間考慮,可見你不矮,腿不算短
但 49 的座管角高達 75°,應該是不適合你這樣的腿長,可以直接刷掉
而 52 的座管角只有 74°,要校正比較沒那麼難

不過,為保險起見,你可以給我你的跨高,我來查查看更精確的角度
bbsking wrote:
挑車只看水平上管是否真的正確?
頭管跟立管角度需要嗎?
講到重點了
只有在立管角度與你的腿長相匹配的條件下,討論水平上管長才最有意義
立管角度太大,會把整支上管往前推,角度太小則會把上管往後拉

而頭管角度影響操控,角度較大轉向較靈敏,因 trail 較小
minicode wrote:
有這麼一說,車架小一點,至少要調整比較好調,而且小一號的車架重心比較偏前
龍頭降低,座墊拉高,很有殺氣的往前殺。
重心太前面,下坡煞車就準備當飛人。
且抽車時也會有不安感。
而手臂、手腕的壓力也會加大,雙手也難以操控手把。
沒有任何好處。

車架小一號,要調整比較好調?不一定,case by case。
PS 有些車廠死都不公布車架幾何,我絕對不會買他們的車。消費者有知的權利。
你說的都對 wrote:
我說兄弟阿 你原本騎N系列50車架 改R系列 應該是54車架才對
你改R系列52車架 是越換越小台吧
如果你騎N系列50太小 你換R系列52是更小
我是騎 Newest 50,如果要換 Roubaix 的話我會挑 52
PS 那張身高表僅供參考啦
如果抓不到頭緒,建議版大可以去車店做fitting,網路上也有fitting網站;但是數據最好要量確實,不然會誤差

說真的fitting只是給騎乘者參考範圍,並非完全都要照著數據,我想就算有兩個人,身體各方面量測數值一樣

未必所騎乘的車架尺寸就一樣,這中間牽涉某部份,騎乘習慣及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柔軟度及身材差異也是很大因素

選擇車架尺寸,fitting只是其中一種方式,也有很多有經驗的店家只量身高跟跨長就決定尺寸,其實這些都對

選擇車架尺寸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要多騎車並注意騎乘時單車給自己的感受.如果這是自己的第二部公路車

就比較容易進入狀況,可以依照自己的騎乘方式,去微調自己的愛駒.

如果是第一部車,那就必須要多花點時間先去適應騎姿,盡可能嚐試各種出力方式,把位,路段騎乘方式,然後找尋自己

喜歡的騎乘方式,然後再注意騎乘時單車給自己的感受.依照自己的騎乘方式,去微調自己的愛駒.

通常這中間適應的過度期可能從幾個月到半年時間都有,當然這會取決於自己騎乘次數的多寡來決定.

說了這麼多,小弟認為其實重點很簡單,先決定適合自己的車架尺寸(可從fitting或有經驗店家決定;當然可能適合的

尺寸可能有2~3種;這時候可以好好的跟店家或有經驗的車友討論看看),

再來就是過度期適應,這除了多騎車感受外很難有別的方法.

最後就是調整自己的愛駒,調整其實是因人而異,在這眾說紛紜的世界,其實還是要用自己的肉體嘗試最實在,

在這建議的就是可以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設定(如果是第一次騎車,建議龍頭,手把,座管,可能調整的零件不要買太

好,不然後來發現不適合自己後就很可惜了)

如果一開始車架買錯尺寸,頂多就是跟小弟一樣,繳學費換車架!

以上如果有誤,請各位前輩糾正!感謝!




i.am.avan wrote:
當初騎NW 2.0時之所以選50
是因為再下一級是46,而再上一級是54
所選的RANGE太大,所以挑50比較接近的
Newest 車架的設計者也太混了吧
只有 42、46、50、54,尺寸差異太大
應該要有 42、45、48、51、54 等等,我比較適合 48 左右吧 50 有點大 =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