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62 wrote:過去這一年美利達是交不出車吧,最近才好一點點 M牌營收月月創新高,難道是直接財報+個0嗎?期下代工的S牌高價車,可是賣的嚇嚇叫最近通膨買氣稍緩,才輪到M牌開出部分產能給自有品牌
2023/03/23 巨大:自行車庫存超乎預期CEO劉湧昌坦言最快9月後水位才能降下來 美利達認為一年才能解決2023/03/23 01:38:38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庫存居高不下,自行車雙雄同聲喊苦。巨大(9921)公司執行長劉湧昌昨(22)日坦言,庫存高得超乎預期,去化速度也意外的慢,最快9月以後庫存水位才能降下來;美利達董事長曾崧柱則表示,庫存大概要一年才能解決。2023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昨日開展,巨大、美利達、桂盟等大廠均參與盛會,會中各廠競推新品搶市外,自行車庫存問題也是外界關注焦點。鏈條大廠桂盟董事長吳盈進表示,自行車產業仍受庫存干擾。不過,他認為,自行車市場需求不變,但需要時間消化,依據產品、廠商、區域情況各有不同,有些廠商認為需要一季,有些廠商需要半年消化,甚至更久,無論如何,庫存問題只是過程,終將克服。針對庫存議題,劉湧昌直言,自行車產業今年肯定很挑戰,原本以為一個旺季即可消化庫存,現在看來,最快要等9月之後庫存水位才能降下來。曾崧柱指出,過去三年的旺盛需求、海運塞港與關鍵零件缺料提前下單等,在疫情結束、海運問題解決後,大量庫存問題浮現。原本以為疫情之後庫存可以快速消化,但遭遇美國升息、俄烏戰爭未解等問題,造成需求急凍,庫存問題轉趨嚴重。曾崧柱認為,以目前供需看來,要解決整個庫存問題,大約要一年。相對於北美、歐洲市場的庫存問題,劉湧昌指出,中國大陸是唯一大幅成長的市場,巨大2022年銷售金額成長到人民幣30億元以上,預估今年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雖然庫存水位高,但今年這幾個月歐盟是暖冬,對自行車產業有利,至少可喜。劉湧昌說,美國市場這幾個月買氣逐漸回來。以目前情況,研判斷今年會比2019年稍微好一點。同時目前高階車需求強,也希望可以彌補其餘車款的狀況。雖然市場存在庫存過高問題,不過,劉湧昌表示,產業情況各有不同,高階車款或是電動自行車需求較高,去化會比較快。曾崧柱也認為,電動輔助自行車仍持續成長,目前美利達來自電動輔助自行車占比已達五成,未來還會繼續拉高,就像是汽車產業一樣,電動輔助自行車是必然趨勢,隨著電池與馬達技術進步,體積愈來愈小之後,驅動電動輔助自行車更受歡迎,成為市場主流。==========================巨大自己都知道自行車庫存超乎預期還在抵死不降價出清??是要到倒閉的前一刻才會出清嗎
stoak wrote:2023/03/23...(恕刪) 你認為的庫存(成車),跟廠商認為的庫存(零件)不同。由於之前疫情打亂供應鏈,很多零件交期變得很長。(尤其電子零件)各行各業都會提前下預告訂單甚至重複下單,造成部分零件囤積過多。整台車上百個零件,只要缺其中一個(就算只是一顆螺絲),都無法組成成車。但這些其餘上百個已經到倉庫的零件總額都算是庫存,數字看起來很嚇人,但通常也不是可以販售的成品。G/M也知道銷售情況不樂觀,不可能為了組成成車,一次把缺的零件全部訂回來,這樣庫存水位會變得更高。而且這樣就是成車的庫存了,等到換年份的時候,那真的是只能降價出清。車店對於便宜的成車折扣其實也不會太高。往往是超過10萬才比較可能有8折,要撿便宜二手找看看,可能相同預算可以買到更高等級。
用人體消化道比喻:單車大廠好比胃,庫存積壓在大腸和小腸(銷售商),現在因為便秘大不出去,胃就無法繼續把食物消化推送下去相對應的,胃(大廠)也不敢增訂零件(繼續吃東西)若便祕到危險時刻(庫存積壓過大影響金流),就會吃瀉藥(進行折扣促銷),這時候會瞬間通暢,身體自成循環
bigtree0962 wrote:若便祕到危險時刻(庫存積壓過大影響金流),就會吃瀉藥(進行折扣促銷),這時候會瞬間通暢,身體自成循環 巨大這麼硬死不降價我就看看巨大什麼時候要吃瀉藥反正我已經先買一台二手車頂著用了我有時間慢慢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