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是碟煞趨勢,不過碟煞有它的缺點,並不是說完全壓倒性的技術革新。差沒有多少錢可以一次買碟煞的,畢竟未來有興趣升級的話,碟煞比較有空間。 會不會變成三分鐘熱度有很多層面,比如塗裝不喜歡、尺寸不對、整車騎起來不舒適、當地天氣不適合騎車等,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先買個ESCAPE3跟碼表看看年騎量多少,設定個目標比如破萬買5萬的公路車,破10萬買35萬的公路車,要沒100公里我想買公路車也不會出動的太頻繁,也許省下來買機車比較實際。
還會長高的年齡的話就先選C夾,這段日子看有沒有騎出興趣,學習基本的零件更換調整及保養。(換胎,補胎,換煞車皮,換鏈條,洗車上油等)等車架差不多不符合身高需求後也騎出興趣了,再將車子出售接著換碟煞車。另一個選擇就是到二手單車社團用C夾價格找一手碟煞車,但尺寸就得拿捏好就是了。
應該是入門、進階之爭.說實在, 自行車運動棄坑者眾.能長期維持騎車興趣的人5趴以內吧當年單車熱的同好, 幾乎都沒在騎車了.小朋友心性更是不定, 買來搞不好一放半年不騎.買個大牌子低階比方說Giant SCR, 將來不騎很好脫手.有培養出長期興趣再買進階車款.要上碳板比賽, 再考慮碟煞.我朋友上周才燒掉他的墨陽前後輪.C夾就是有燒框風險, 碟煞還是讓人放心一點.
機車修怕了,換過卡鉗,說生鏽活塞卡住了,換過油杯,按煞車會突然失壓,說回壓壞了,其實我很少騎機車,一星期頂多2次,車停在家裡放著放著自然損壞。腳踏車我會選擇簡單一點的東西,畢竟我都只有龜速,(如果你是要騎快的那安全考量效率比較重要)變速用機械式,煞車用C夾V夾,BB如果可以鎖牙的最好,可以自己修自己搞定的簡單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