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騎車也有一段時間了,
一直以來都斷斷續續,
所以體能都上上下下的,
我發現好車真的可以騎比較快,
但所謂的快並非讓你有感的極速變快,
而是騎乘一定的時間跟距離,
才容易發覺到好車幫你省力,
讓你可以繼續有比較好的速度,
如果平常只運動1小時的人,
會不容易察覺,
但如果騎乘超過體能負荷,
那好車的優勢就出現了。
但以上會出現一個盲點,
就是如果你只騎好車,
又訓練騎程時間穩定,
很容易衰退而不自知,
所以我不覺得拿一台好車來訓練,
是一件好的事情,
其實這也是功率器能大行其道的原因。
有時想想為了要有好的訓練品質,
花了錢買好車,
再花錢買功率器,
最後也不就是想讓自己強一點而已。
那騎一台普通完善的車其實也能做到阿,
我之前做迴轉訓練把登山車的前避震裝上,
騎乘時太過用力避震便會作動,
立即高效的告知錯誤發力,
感覺就是教練陪騎立即點評,
還蠻好用的,
當練到習慣了輕腳高迴轉後,
騎什麼車都能高效騎乘,
一點都不花錢又有效率,
訓練還不需分心看車表,
一般人做訓練真的不一定需要靠高科技,
而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至於好車拿來刷PR,
檢視訓練成果會蠻有成就感的。

個人積分:4677分
文章編號:89358464
瘦的狠 wrote:
功率器
想要日常訓練,
功率器+好車一定是非常好的搭配,
像我這種喜歡假日騎去遠方景點的,
同樣的時間與時段,
可以騎更快、更輕鬆、能騎更遠肯定是好優點。
雖然不代表爛車就沒有運動效果啦,
只是同樣的作功或同樣的時間,
能去的距離和速度感差距,
甚至車輛重拖感(踩踏效率低)都可能消磨自己的意志。
舉個例子是美利達的MTA57和樂活牛奶車對比,
(這兩個原本的價位很多人就看不上了)
後變速一台是acera 24速、一台配XT 27速,
不過光是變速效率就天差地遠,
甚至XT的易調整性和高穩定性都吊打MTA57,
更別說車架、大盤、曲柄剛性的顯著提升,
還有可以鎖死前叉的超優質功能,
除了平路平均時速由23提升到30幾,
上坡也不會一抽車就前叉軟腳洩力,
更不用經常提心吊膽容易變速異音或落鏈,
所以光入門車的1萬元差距,
都讓我在訓練上增進更多成就感,
更別說跳級直上3、5萬以上的公路車了,
(租過15萬的TCR、騎過25萬的斯特拉
只能說那真的是貴得有道理阿)。
但不管如何,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毅力,
看自己喜歡的方式,
不管是喜歡重車慢慢磨,
還是輕車快馬去遠方,
選擇哪種方法都是可以。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