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來試了一段時間,發現鑽頭的磨損度主要由操作方式決定85%,我之前都是用最高轉速、遇到混擬土中的石頭、金屬(非鋼筋)也硬鑽過去,這樣的話即使是bosch德製的6.5mm藍鑽頭鑽個3、4孔也會有明顯的磨損(綠色鑽1、2個孔就磨損嚴重,甚至前端就崩毀了),以上是比較極端的情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鑽水泥結構物會不會鑽到不明的硬物,正常鑽頭的使用耗損不會這麼厲害。
後來聽了作模具的人建議(作模具就是車鋼塊、銑洞),鑽表面較硬的部份放慢轉速,控制鑽頭的磨擦生熱的溫度不要太高,可以的話就加點水下去鑽,不行的話就準備一塊濕抹布來捂鑽頭降溫(但別積熱過高才捂,會反效果),這樣用下來,鑽頭的磨損度大大的降低,我用藍鑽頭鑽了20幾孔也幾乎沒什損傷。
至於大陸製綠鑽頭的話,耐用度真的較德製藍鑽頭差,操作習慣好的話,是可以用久一點,但容易鈍,當耗材用話,可以去淘寶買,價格比台灣便宜很多。
bosch藍鑽頭價格這幾年被炒高不少,cp值很低,我後來改用 牧田 及 IRWIN(丹麥製) 的萬用鑽頭,不會比BOSCH藍鑽頭差多少,但價格划算多了,也比BOSCH綠鑽頭耐用多了, 但要注意要買到正品,有大陸高仿貨要注意。

這是目前手上有的各家萬用鑽頭,拆封使用中的就直接放電鑽提箱裡了,所以拍收在工作室的備品。
in30000 wrote:
不知道您對不銹鋼鑽洞熟不熟
我上次鑽斷了一支高速鋼鑽頭
再用鑽頭螺絲才鑽好
也花了很多時間
不銹鋼硬度比一般的鐵材高很多(不含熱理處過),尤其是等級愈高,硬度愈高,舉例來說,202、203 < 304 < 316(俗稱手術刀材質), 手持電鑽鑽個1mm厚的203板就很容易滑掉,我是先用1.5mm以內的鑽頭先鑽過後,再用依序用2mm、3mm…鑽頭去鑽出需要的孔徑。
304以上的話,我手上的鑽頭只鑽的過厚度1.5mm以下的304板(孔徑2.5mm以內),若技巧夠、電動起子穩的話,可以直接用不鏽鋼的自攻螺絲釘鎖進去。
若是有經過表面熱處理過的304,我動用手上每一種鑽頭也鑽不過1.0mm厚的304,可能需另買專用的特殊鑽頭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