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費以坪數計價的合理性

住大樓有講不完的不公平

- 為什麼管理費是用評數計價, 不是每戶均分?
- 為什麼二樓比較少搭電梯, 公用電費卻要跟其他人均分?
- 為什麼那些團購主用那麼多保全的資源來發東西, 卻不用多繳管理費?
- 為什麼沒買車位的人, 也要分攤車道這個公設?
- 同樣坪數, 對方家住了4人製造比較多垃圾, 也用比較多電梯, 我們家只住了1人, 為什麼管理費一樣?

可能要住沒有公設的透天才能解決這些不公平吧
Bob Martin
正解!而且還是要獨立建照的透天,土地持分要單一的。
kkchou
沒有喔!透天社區的管理費也是照坪數計算的。
電梯費用是可以控制的與收取的
IC卡.RFID.人臉辨識系統
整合起來就好

1樓爬20樓所花的公共用電
當然可以跟爬到2樓不一樣

有本事你1樓爬到20樓

單套房一個月公共用電2000元看過沒


住在大樓的住戶每次收到電費帳單,除了要支付自家使用的電量,還得分擔一筆「公共電費」。一名網友最近收到這期帳單,自家的電費370元整,但「分攤公共電費」的項目高達1260元,整整高出了家用電3.4倍,讓他驚呼「無法理解公共電費這麼多!」
星星の王子
要申請改契約用電,建設公司基本上都會抓3倍用量申請,公共電費這麼高,表示管委會是菜鳥或沒做事...
華茂小詹 wrote:
不知從何時開始…
台灣的大樓或社區管理費,
幾乎都是以你房子的坪數去計價…
仔細想想…
其實一點都不合理….
尤其是買越大坪數房子的住戶…
一模一樣的公設….
我買套房,你買三房兩廳….
我們享受著一樣的公設,坐一樣的電梯….
一樣的保全,一樣的管理模式….
可是我管理費只有付你的四分之一….

以公設比來講,一樣是30%,套房捐三坪出來當公設,三房兩廳的要捐12坪出來當公設…

這算奇異的現象嗎?
還是我自己的思考方式不對?


這個方式,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它的確是一個大眾比較能接受的方式。
你可以多繳,管委會和住戶會很開心~
其實只是好計算而已,扯住的人數也蠻無聊的,我們社區四房的住戶,只住3個人的佔一半以上,3房的反而住2代同堂的居多,4房有一戶就一直喊不公平要改其他計算方式,沒人理他。
如果一棟大樓有100戶,我買了其中99戶,你買了其中的1戶.然後我跟你說,管理費一個月要30萬,所以我們一人各出一半15萬,請問你要如何回答?

大樓跟住戶收管理費,相當於國家跟國民收所得稅,永遠是有錢人要多繳一些.這種稅收方式看起來應該是最公平的方式.

如果你有看過一些陸劇如雍正王朝,裡面就有提到清朝的稅制.當時是按家庭人口數來分配.不管你是較有錢或較貧窮,家庭人口越多,繳的稅就要越多.加上當時沒有節育觀念,所以造成窮人變賣土地,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我自己是覺得二樓有露台的要多收
因為這露臺是公設,但也只有特定住戶專用
Bob Martin
露台戶為「約定專用」,住戶只會擁有使用權,並沒有所有權,須自己負責「約定專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因此針對「約定專用」部分無須再繳管理費。如果你買的是預售屋,你的買賣合約上就載明了。
很合理~
所以 難道 買了房子 空屋 不住的人 可以不繳管理費嗎?
這是不公平中的 最公平了~~~

我們公司大樓 今年換電梯 3部1千萬~
21戶公司 均分~~

我們公司是1樓住戶 一樣要出,這是公設~~ 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
這真的是有類比的案例,某棟老舊大樓要換電梯,早年因為法規跟大眾認知不足,時間到了鐵定沒有錢可以換的,於是研討加收費用

2樓的大爺說:逆馬的,我家人坐電梯只跑3公尺,為什麼要跟跑33公尺的11樓住戶繳一樣錢?

挺有道理~所以,改!低樓層付少一點

11樓的醫師夫妻聽到新方案,當即大罵:逆馬的,我們家2口人,一個禮拜3天留院,平均一天只坐2次電梯~2樓大爺家,5口人,收租的,天天你上我下的,一天平均要坐50次電梯,總運行距離多過我家好幾倍,憑啥少收?

得了~依照管理費收費坪數,平均吧....
有些人活的陰險卑劣,卻嘗盡了榮華富貴,就不要想死的心安理得!
r12199121 wrote:
我自己是覺得二樓有露...(恕刪)


如果你是新大樓 開第1次管委會的時侯 就有簽名 同意 專戶使用了~~

露台戶 在買的時侯 比沒露台的還要貴~~

而你們大樓第1屆的管理費 來自 建商 建屋成本的千分比~~~

自然 露台戶 多花錢買的露台費用 已經有部份多繳到管理費裡了~~~

多花錢買 還沒權狀~~
Bob Martin
我們社區全體住戶在簽買賣契約時同時簽屬,不是等到第一次的區權會。露台坪數雖不會算到權狀面積裡,但是還是得花錢買,每坪價格通常為一般住宅單價的1/3價格,因此總價會比一般同坪數的價格略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