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錄音技術,比甚麼位元數,採樣率技術重要啊

最近發現有很多以前聽過的歌曲,標題如果多了個 FROM THE FIRST TAKE ,明顯差異很大

例如 TrySail 的 superbloom

原版的


FROM THE FIRST TAKE


原版的光前奏那樂器就糊成一團了

以後看到有 FROM THE FIRST TAKE 要特別用來取代舊的了

查了一下是 SONY 那搞的

不喜歡聽吵的,alin 的摯友 比較看看 , 人聲差異極大,感覺原版就好像在一個有回音的空間唱歌悶住了

原版 :



TFT



再來聽聽紅蓮華(看過鬼滅之刃的應該都知道吧)
只有鋼琴伴奏,Lisa 唱的真好聽啊,幾乎接近清唱,沒有後制混音只用鋼琴伴奏,聲音超自然,就像聽真人在現場唱啊
寂寞小處男 wrote:
寂寞小處男 2024-08-23 16:02 1樓
感覺錄音技術,比甚麼位元數,採樣率技術重要啊


……用了最棒的錄音技術,但卻沒有一套國際標準規則可以還原,那您如何知道原始錄製與重放之后的聲音有何差異?靠耳朵嗎?誰的耳朵?

位元數與採樣率……規範了一套國際基礎規範,大家依規則來玩(現在可以用視波器比對聲頻訊號),雖然不完美但比所有人都自己亂搞,再來老王賣瓜自吹自擂一翻,在夜市推銷幾十幾百萬的音響聲霸系統(40多年前真的是這樣在販售的)
寂寞小處男
錄音室出來的CD,就明顯聽的出來是錄音的,我的音感就是這樣,但是演唱會的就屬於自然,因為不能 NG, 而 The fisrt take 則是在高超錄音室內不能NG的企劃且沒後製(號稱的),所以也很自然
we543543
應該說是同一個take, 哪一個後製版本。
樓主講的不是錄音,而是後製。

錄音室裡的工作人員聽不出差別?我比較相信,是工作人員與有權的決策者,決定受眾該聽到哪個面貌的後製版本。

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這種決策方式,曾經有美國的流行樂唱片公司,版本是決策者透過上下班實況開車的汽車音響聽起來如何決定的。也聽過用boombox(手提收錄音機)決定最終版本的。決策的理由是較接近多數受眾聽音樂的實況。

當然,可以將意見回饋給出版方,如果收到足夠的回饋,出版方還是可能改變決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