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團」這種事有點冷感,逆轉管弦樂團看了,有點不知該聊些什麼。

最近一集是卡門組曲。說起來是別人幫比才補完的作品,卡門好不容易得到的演出機會,又不受落(生前)。只能說生不逢辰。

生前完全沒演出機會的作品。


卡羅素的版本,120年了
we543543 wrote:
因為對「團」這種事有...(恕刪)


那畢竟是電視劇
還是個預算不算高的電視劇
要專業點批評音樂內容就當然很不行
但東西是比較的
跟最近幾年中韓台音樂類主題比那是好不少
但即使跟以前的同類日劇比
音樂的素質當然不行了
現在還找朗朗來彈鋼琴那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e543543
拍的不差,比我想像好,比方講大提琴手對才華這種事的不甘心,演員演得很立體。對「團」冷感是我自己的問題,和劇無關。


關於人離世後才爆紅,想起robert johnson. 由sp轉錄的唱片,買這套lp時,老闆說這是搖滾的起源。是挺神的,不過以時空來說,錄音當時(1936-37)主流是爵士,而且重鎮已轉往北方大城市,南方有什麼沒什麼是否被有效記錄?這是群體(至少是一批人)面貌的切片或是橫空個人,早已淹沒在各種神話傳說中。

好像應該加註一下,sp是1936-37發行,量不多,哥倫比亞翻成lp發行已經是1961年的事,中間二十幾年幾乎沒人知道robert johnson這號人物。

we543543 wrote:
關於人離世後才爆紅,...(恕刪)


這個還是有點爵士的味道吧
我是欣賞不來就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e543543
這算神主牌級的藍調[笑],當時留下三十幾首曲子的錄音,極珍貴的歷史檔案。貓王出道時許多單曲都是delta blues, 別人寫的。
以季節來說,北半球現在應該是春天了,不過不適用台灣,台灣這段時間只有忽冷忽熱。以前住過西雅圖,深深體會什麼是四季分明。冬天陰冷得要命,白晝時間又短;一到春天櫻花盛開,萬物孳生;緯度高所以日數少,不過夏天也是有的,在爭論到底要不要買台風扇數日後,忽然發現不需要了,樹葉開始轉黃...

今天nhk午間音樂會第一支曲子是貝多芬 Op. 24, F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5號,有個暱稱是「春」,不過這並非貝多芬自己命名,暱稱是死後的事。

至少二十年前的事,聽過朋友全場貝多芬,應該是十曲分兩天,北中南各兩場。我只聽過有五號和九號那場。五號拉得二二六六,九號卻驚人的好,到現在都還記得那種整個現場空氣凝結,時間靜止的感覺。這種經驗聽唱片比較容易出現,現場往往有一種「客觀」感,我反而不是那麼容易融入音樂。

事後問朋友怎麼回事,他的回答,技術練就有,難的是心境。至少那時他心裡沒有春天吧。

影片標題有誤,這首是大調
we543543 wrote:
以季節來說,北半球現...(恕刪)


我對音樂不太喜歡用心境這樣的形容
比較從技術和想法出發
有想法然後有那個技術展示出來
蠻多其實算是微小的變化產生出不同的效果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e543543
演奏家與曲子之間,有適人適性這回事(在xx全集錄音應該很容發現)。強如李希特接近全能,莫札特奏鳴曲彈起來還是有怪(李希特還特別講過花特別多時間練莫札特)。
economic
李希特是我最喜歡的鋼琴演奏家
過世後才獲得榮譽,雖然殘酷,對音樂家某種意義來說還算是一種幸福。

charlie parker全盛時期,幾乎每個薩克斯風手都吹得像charlie parker, 或者說想吹得像,而就算主觀不想吹得像,也被迫吹得像。

於是在歷史錄音中,我們可以聽到比方二二六六的stan getz, 還好bossa nova救了他;比較幸運如dexter gordon思路不同、個人風格強烈,走出一條路;思路相近的sonny stitt一輩子被當成parker的複製品,即便不願意,嘗試要走bebop之外的路也無重大進展,也只能這麼活下去。

有人說,sonny stitt的bebop是速度比較慢的parker, 我覺得不是,是較parker溫暖的音色帶來的錯覺。各方面來說不輸parker, 差別在他不是最初成名的那個。

we543543 wrote:
過世後才獲得榮譽,雖...(恕刪)


有一小段時間還蠻喜歡這樣的音樂的
但聽一陣就不常聽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e543543
喜歡變奏曲的多數會喜歡bebop, 一種本質是變奏的即興快速作曲。喜不喜歡終究不能勉強[笑]
前夜接連專注聽完莫札特密度很高的k464和k465之後,有點累,準備上床睡覺,放張舒伯特打算在樂音中睡著,結果發現和莫札特放很多心思(為了量產,莫札特有時挺水的),緊湊又變化多端的作品相較,落差過大,失眠了,強迫自己閉眼休息,但直到四點多才真的入眠。

海布勒的d850, 聽過好幾次了,一直沒什麼問題,前夜忽然想罵粗口,舒伯特你...

昨晚不信邪,但還是有點怕怕的,再放一次d850, 先試試內田光子,聽第一樂章,沒事,是內田趕火車般速度的關係?硬著頭皮放回海布勒,然後就順順聽完四個樂章。

舒伯特的鋼琴作品很吃演奏者細節的處理。除此之外,昨夜又理解了一件事,就算在家聽音樂,曲目順序挑選與編排還是要稍稍注意

we543543 wrote:
前夜接連專注聽完莫札...(恕刪)


這種我大概最多聽個20分鐘就注意力沒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e543543
專注的話,20分鐘很多了,有很多真的太長的曲子我沒辦法聽[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