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就個人來說,是一部充滿刺點的作品,各方面意義的,而不只是搞笑。

因為意識到已經變成經典,紀念再版時,二之宮修改了一部分有過度露骨性騷的畫面,並追加最後的番外《dolcissimo》. のだめ在番外彈了貝多芬的26號Das Lebewohl, 雖然劇情喜劇收場

不過今天不聽這個,星期一振作一點,聽聽のだめ與千秋最初的合作,mozart k448. 我收的Kocsis-Ránki mozart duet(hcd 11794-95)沒有這首(這套只收4手),還好,海布勒與ludwig hoffmann(Philips Classics – 456 132-2)的有。

haydn string duo Hob VI:3, 說起來還是巴洛克式的小提琴主奏加低音伴奏樂器,原譜是中提琴,記得也聽過鋼琴的,brilliant全集(Brilliant B-93782)是大提琴伴奏,雖然曲式很明確進入古典時期。



大概莫札特之後才有非主從關係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不過到了20世紀還是有像海飛茲那種將自己的鋼琴夥伴當伴奏的獨大明星,不管曲子原意如何。

謝霖與海布勒
《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正番近尾聲,修得列傑曼堵到野田妹,要野田妹彈琴給他聽,「最後」,看是要在此告別,或...

野田妹彈的是貝多芬31號,op110. 沒有彈完,「最後的賦格不彈嗎?」

31號的終章,大概是貝多芬作品情緒起伏最大的樂章之一,或者沒有之一。悲嘆之歌-上行賦格-悲嘆之歌-倒影下行賦格,取消賦格終結。

野田妹應該是在第一段賦格堆疊到最高,第二段悲嘆之歌再起,瞬間跌落深淵時崩潰。

聽過十幾個版本(應該有吧),將這個堆疊起伏做到最到位的是內田光子(某段時間眼眶全濕了)(Philips – 475 6935),好意外。當然,單純個人觀點。

András Schiff談古鋼琴。他還錄過貝多芬的bagatelles(1970s, 用貝多芬的琴,錄音頗美,但琴況感覺不好)和舒伯特(ecm, 近年的事)。



是演奏會還是上課?這樣有點累




Brilliant的海頓全集中的鋼琴奏鳴曲全用古鋼琴錄的。
we543543 wrote:
András Schiff...(恕刪)


味道不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e543543
古鋼琴音色介於現代鋼琴與大鍵琴之間。照席夫的說法,當時維也納幾百個廠商,每家(每部)音色各異,加上這個不像現代鋼琴久久調音一次即可,較像吉他、提琴類的需時時調音,頗麻煩,也頗有趣。
適合過年聽的

we543543 wrote:
適合過年聽的(恕刪)


大鍵琴有聽過CD
但沒很懂
還有用撥的鋼琴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大鍵琴


大鍵琴就是撥弦樂器,無法如鋼琴透過按鍵力道改變音量。樂器特性有時會限制作曲的可能,或者說,形成特定時代風格。



這種面貌



harpsichord有著很獨特的聲音



McCoy Tyner也有

沒有一絲違和感,表示scott joplin的音樂是沒有音量動態這回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