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購入5S後, 重新燃起聽音樂熱情, 整理部分CD後......發覺是大工程啊~~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我的iTunes音樂資料庫
分享一下我的。
前後差不多整理有十年了。

整理iTunes真的很費力耶
nayarobin wrote:
自從今年購入5S後,...(恕刪)
我的 紅皮書CD 沒上萬張至少也有八九千張!!~~

我幾乎已經完全放棄 rip cd 了…

cd 轉盤當然還是要留個一兩台在聽…

聽到真正喜歡的,再好好的 rip 進 mac,用數位流播放..,再來再找找有沒有相同曲目的

好版位黑膠唱片在賣...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白鷺鷥 wrote:
看到各位的收藏,讓我...(恕刪)


改一下好了,他說的應該是專輯出太快,然後音樂又過度電子合成化吧....
我覺得他說的話聽聽就好了,只是為了演唱會在拉話題罷了。
白鷺鷥 wrote:
看到各位的收藏,讓我...(恕刪)


他好像搞錯敵人,

音樂產業週期快速的原因跟JOBS的關系應該不大。

而是國內音樂人急功近利,粗製濫造一堆唱片,

製造大量一片歌手甚至一首歌手,

我在聽的很多團都是最快1年一張,

有的甚至3-5年一張的。

所以他該罵的應該是唱片公司...


另外他說"在「音樂的敵人」倒下之後,他相信在兩年內一定會有好的音樂作品和文學作品出現"

現在JOBS過世已經3年了,國際樂壇/文壇從來不缺好作品,就不說了,

台灣呢?樂壇/文壇有因為他的過世而比較好嗎?至少我是看不出來...



而且這篇文的標題下的不好(這應該是記者的問題),

他的標題讓人覺得有點故步自封,

事實上,音樂人通常都涉掠很多音樂,不管是同領域,不同領域,

單純欣賞也好,參考或是相互印證也好,多多亦善。


一個音樂人批評一個人要1000首歌要幹啥,如同一個文學家批評,

一個人要有1000本書要幹啥差不多,

但我相信他的本意不在此,只是憂心台灣音樂產業品質下滑,

而事實上也發生了...

shcjosh wrote:
他好像搞錯敵人,音樂...(恕刪)


國內音樂人現在改了,改成模仿歐美的Indie pop,也難怪會有老音樂人出來罵

音樂聽不習慣就罵,人之常情

[閒聊] 賈伯斯創iPod 自己卻堅守黑膠唱片:

http://www.ptt.cc/bbs/Headphone/M.1328188620.A.A89.html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