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HOT BarMax VS TCSTAR TCS9000:4~5K以下高CP值聲霸音質PK

07年註冊惡魔帳號到現在,一直默默在汲取大大們的經驗分享成長茁壯至今,最近有點空閒來發篇測試分享文回饋鄉里.....農曆七月是甚麼鬼驅使我跨出這艱難的一步?

以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要研究市面上的多媒體音箱,也不知道怎麼搞的最近聲霸(SoundBar)紅了回來,可能跟電視(音效)越做越薄有關....,本著支持本土品牌加上專長再多媒體就想為自己找個高CP值的聲霸用用,於是網路上做了些功課搜尋4~5千元以下的聲霸,仔細研究了各家的電器參數後幫自己買了隻這價位中少數使用8歐單體的TCSTAR TCS9000回來玩,當初認為如此細長的腔體先天上就有些限制,聽完覺得三張小朋友CP值還可以(之前本來為了有加重低音箱要買DIKE DSB300,聽說糊的一蹋糊塗就放棄了),用了兩個禮拜除了偶而有聲音不見(換歌時或者歌曲停頓後)可能做防突波沒寫好,其他還算滿意;直到上個月27日 本人喜愛的本土品牌之一在FB發佈應徵新品體驗【劇院級聲霸帶重低音】,這我怎麼能放過阿立馬報名!!想說我的人品這種好康的從來沒我的份,果然沒收到通知(可能跟我一直以來太低調有關)...但是....但是....但是....我朋友拿到了,很無私地給我要我PK我家小T,爽快答應!條件是有來無回 哈哈哈哈~~~

廢話不多說直接PK,影片為求真實一刀未剪中間若有凸垂多包涵哈

Part:1 聲音對比、掃頻比較說明 
使用設備:
1. RODE 電容式麥克風 S1 (線有點老舊有底造抱歉哈)
2. M-AUDIO FastTrack USB外接錄音卡
3. 全頻小麥克風(掃頻用)
4. iPad
5. 訊號切換器
SEEHOT BarMax VS TCSTAR TCS9000:4~5K以下高CP值聲霸音質PK
主要針對TCSTAR TCS9000與SEEHOT BarMax的聲音品質做個對比紀錄,方法是把這兩隻聲霸用AUX接到分配器上串PC的聲音,再用麥克風收錄與分別掃頻測試。
影片完整版Part:1↓↓↓  ;加速版請至20樓~電梯向上~叮


Part:2 相位測試、立體感比較(須佩戴耳機)
使用設備:
1. Scenes森聲3D全景聲錄音耳機
2. 森聲專用PC-USB DAC
3. 我的頭(人頭錄音法怎麼能少了頭呢XD)
4. 訊號切換器
SEEHOT BarMax VS TCSTAR TCS9000:4~5K以下高CP值聲霸音質PK
針對TCSTAR TCS9000與SEEHOT BarMax的定位感、分離度、立體感做個比較,方法是把我當作人頭錄音器實際撥放測試音樂來讓網友們體驗。
影片完整版Part:2↓↓↓ ;加速版請至20樓~電梯向上~叮

之後有空再補上純圖文版本,希望此次分享有幫到正在找便宜高CP值價位的聲霸網友,此篇主要針對聲音對比至於其他功能說明再請參考其它文章或官方網站TCSTAR TCS9000 、 SEEHOT BarMax
;歡迎大大們批評指教與補充聽到的感覺評判
180912新增曲線解說:請至10樓電梯向上~叮
180913新增完整歌曲6+1首真人頭側錄:請至15樓電梯向上~叮
180916新增測試1與2的加速版:請至20樓電梯向上~叮
文章關鍵字


V大精闢測試,應該針對預算不高的朋友有很大的幫助
Jericho810 wrote:V大精闢測試,應該...(恕刪)

J大不嫌棄啦
這裡高手如雲~發燒品測試才精闢到位,我就是想幫幫預算不高的盆友可以有多點判斷
話說掛上BassMax這低音有沒有滿足到你在另一樓的免洗期望
低音效果直接聽Part2拉到4分40秒
vegakang wrote:
J大不嫌棄啦這裡高手...(恕刪)


我還沒有OK的喇叭可以聽,晚一點來聽!!
不過這台目前我好像只查到有其它通路有,好像只能直接跟它們公司買
Jericho810 wrote:我還沒有OK的喇叭...(恕刪)

用一般的入耳式耳機聽就可以囉(Part2會變成我的耳多很有趣)體驗看看

剛剛私訊問了一下SEEHOT官方小編,他們說聲霸已到貨、低音箱這周五也會到
這兩天會上網通,應該會有新品首波上市優惠價

我也打算再買一套給我爸媽放小客廳,J大如果聽完有喜歡我來去爭取小惡魔盆友價再搶些折扣
vegakang wrote:07年註冊惡魔帳號...(恕刪)

我用IE瀏覽器看不到影片
SeeLi wrote:我用IE瀏覽器看不...(恕刪)

驚!!感謝告知~
我把各影片的標題新增了連結,無法顯示的話就直接點影片上的標題就可以了
SeeLi wrote:我用IE瀏覽器看不...(恕刪)

妳為了講這句話開了帳號喔....謝謝啦
vegakang wrote:
驚!!感謝告知~我把...(恕刪)

看到了謝謝
今天偷得浮生半日閒來針對之前的測試做個淺解說
雖然千元等級的揚聲器,多半沒辦法走FLAT(平均曲線)會因為成本限制作出些許妥協,也會因為調音師個人喜好渲染了部分頻段去表現個性,這次解說我針對頻響部分來做個說明

我把TCS9000的掃頻跟BarMax的疊再一起方便大家判斷,綠色的是TCS9000、紅色是BarMax(不掛重低音箱),TCS9000在500之後有明顯的往下掉了有10dB左右,卻又在7~9K的部分補了回來後面又掉了,雖然我不是在無響室掃頻會有環境差異,但是同時間相對比較還是能參考的,如果我把1K到5K做個基準把TCS9000的曲線跟BarMax的疊再一起就會變成下圖↓

沒錯!!200~1k突出了,這就是聽起來TCS中頻會比較厚的原因了,多媒體喇叭的功放高低通沒有高階音響那麼多方法處理,只能用電阻衰弱的方式壓制1~5K(中高頻與高頻),一班樂器的高音與高頻泛音會落在這區段,這也是為甚麼TCS9000聽的到厚度卻不清晰,後面7~9K沒壓制到也讓極高頻失真溢出(高頻已經沒有了 泛音就一起忽略了吧)也是....千元音箱計較那麼多幹嘛當然 曲線僅供參考還有很多變數要考慮,所以在曲線調音這塊我不會為了厚度去犧牲了清晰度,只能說這種調法是(吵雜賣場調音法)這類音箱多半在小黃屋順發...等開放式排排站試聽,空曠吵雜的環境會讓我們耳多忽略中低頻,平均型的原音重現就會覺得刺耳,這也是為甚麼TCS這樣調吧...但是消費者買回去就悶...糊...
只能開小小聲用,所以TCS9000已經被我收起來了(明明是因為BassMax..哈哈哈)之後再抽空分析其他部分,這段就經驗分享到這裡希望大家會喜歡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