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迎賓館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
 
http://www.sdta.com.tw/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1897年德國侵佔青島,選擇將德國膠澳總督官邸建在大石頭山的半山腰,並完成於1908年。建築手法結合德國威廉時代典型式樣及青年風格派,黃色牆壁、紅色屋頂,以不對襯的建築風格著名。因德國膠澳總督相當於中國地方最高的武官—提督,所以此樓俗稱為「提督樓」。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主權,後成為歷任青島市長官邸與招待所,1934年正式命名為「迎賓館」。
 室內一樓是半地下房間,通常是隨從的房間與飯廳,二樓分為門廳、中廳、交談廳、會客廳與跳舞廳,總督的臥房與辦公室則位於三樓。每個房間至少有四扇門與銅製燈具、壁爐,各房天花板雕花也不盡相同。其中德國總督的會客廳,因房間內的窗簾、壁爐、地板顏色皆為黃色,所以又稱為「金色大廳」。迎賓館的整體裝潢華麗而精緻,絕大多數都是一百年前的物品,走在其中,遊客可以盡情感受百年歷史的魅力。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花石樓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黄海路18号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花石樓又稱「蔣介石公館」、「提督行宮」,位於第二海水浴場東端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上,黃海路十八號。 
這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歐洲古堡式別墅,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築藝術的風格。 
此樓建築面積七百五十多平方米,樓的主體共五層,頂層為觀海台,側有鐵頂尖。由於樓內由大理石貼面,樓外又砌有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樓」。 
花石樓據說是德國人建,也有說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其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又融入希臘式和羅馬式風格,也有哥特式建築特色。由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築物正面造型,別致有序。至於既可用於栽花,也可用作晚間燃火照明的樓門臺階下花崗岩石尊,足見設計者的匠心。 
樓下石階分為兩層,上層六級,下層九級,有石徑通往鐵欄大門,庭院內廣植花木。相傳民國時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曾在此住過,也有老百姓說蔣介石也在此避過難,總之關於花石樓的傳說是甚多。1949年後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董必武、陳毅等領導人都曾在此下榻。 
值得一提的是,花石樓前立著兩塊截然不同的標誌牌。其中一塊花崗岩石碑,是青島市文物事業管理局於1984年7月27日設置,將花石樓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上注明花石樓是1903年由德國人所建。 
另一塊不銹鋼製作的標誌牌,是1997年6月青島市旅遊局設置,注明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將花石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此牌記載的「花石樓」始建時間是1930年至1931年,由白俄貴族所建。出現這種不同的說法,究竟誰對誰錯,至今仍在進一步考證中。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本文同步發表於: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1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
營業時間: 9:00 ~ 18:00
文章分享
景點說明
  •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1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
    營業時間: 9:00 ~ 18:00
    電話: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景點體驗評分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名稱: 青島(十三)迎賓館&花石樓
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