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魔都」山珍海味、饌玉炊金、名厨薈萃、珍羞銷魂。
上海人一向對吃講究,大江南北餐飲在上海歷浪淘沙。浦東藍村路原是一條綜合街,漸成火鍋一條街到現在美食一條街,從東方路到南泉路這一段步行约7分鐘,兩側餐飲店家尤其精彩。
身為美食寫作者,眼見藍村路景象不按快門對不起自己,這是本文的動機。近年,筆者以萬華為本在mobile01發表<古早味美食>二十餘篇,也藉由上海美食觀察對比兩岸美食發展。
這回趁上海行住藍村路旁旅館,就近用早餐、午餐、晚餐,觀察藍村路上餐館門店、特色、促銷、趨勢在此分享。
既在上海,<上海風味>或<百年傳承>自有優勢。
從東方路進入藍村路,最醒目的是<百年傳承老盛興城市飯堂>,有麵食、包子、鍋貼、湯包、餛飩等當地人慣用的早餐,老口味加上大眾化價位整天人流不絕。

老盛興的肉包、菜包、豆沙包都是2元(人民幣),牛肉煎包3.5元,豆漿2元。最上方左二圖片蘇州湯包一籠6個7元。早餐時人滿只見背影,特地等人少時拍照。

<老上海排骨年糕>是人氣名店,排骨年糕一份18元、豬排10元,早餐客人不少。

名品大湯<黃魚麵館>老上海風味。主打金牌黃魚麵,醬爆牛蛙麵也是特色。

<外婆小菜>也以上海菜為主,店內牆上菜品燈片<琳琅滿目非常吸引眼球>是特色,也見其菜色豐富。

藍村路上的<港澳菜>有後來居上之勢,幾家港澳館門面設計氣勢颇強。
<陳光記燒臘>在澳門很著名,獲米其林推薦,在澳門主打黑椒鵝出名,藍村路主打黑椒鴨。

<望仔香港茶餐廳>有乳鴿、鳳梨蝦仁炒飯等,以燒鴨跟叉燒賣得最好,也有潮汕砂鍋粥。

<新澳港式餐廳>以澳門炒飯、蜜汁叉燒、雙拼飯等聞名,以份量足受好評。

<香港肥鍋米線>以招牌炸醬小鍋米線、濃湯魚汁鍋米線等<濃郁港式米線>為特色。

<香港煲仔王>有姜蔥雞雜煲仔飯、臘味叉燒煲仔飯、廣式叉燒煲仔飯、金針菇肥牛等好味道。

藍村路上生意最好應屬<哈靈麵館>,以每碗兩只牛蛙煮成麵聞名,也有牛蛙咖哩飯等,也見客人點炸豬排,中午人多要常等20分鐘,24小時營業。


這回點用牛蛙麵32元指定不辣,蛙肉比雞肉軟嫩,口味不錯。

<十三香龍蝦>生意也很好,小龍蝦十三香搭配不同有所謂八大門派、二十七種燒製法。藍村路上有胡氏、趙氏兩家店都很大,晚上客人很多,<碳烤羊腿>也賣起十三香龍蝦。


<一捏東北菜>三層的大門面超壯觀,東北餃子手擀餃子皮帶勁,也見小雞燉蘑菇、鍋包肉、西芹百合炒蝦仁、三鮮砂鍋等不局限於東北菜。
<西北人家>牛肉麵強調民族特色,新增手工涼皮、牛肉涼麵。


牛肉麵以<隨意麵館>的紅燒牛肉拉麵、紅燒牛肉刀削麵、牛三寶拉麵、牛雜刀削麵具名氣,拉麵與刀削麵都分2兩與3兩(比2兩加2元),最便宜刀削面7元,也有手工水餃。

也見直接以<紅燒牛肉麵、滋補羊肉燴麵>為店名,也賣手工水餃。其隔壁<鋼管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是來自成都涮烤火鍋。

藍村路上有<成都料理>,也有<四川菜>任君挑選。
<紅麒麟>的麒鱗蛙、冒腦花(豬腦)用紅色辣油調製,此外串串香、夫妻肺片、飄香麻醬雞也出名。

<四川江湖菜館>的我家泡菜魚(酸菜魚)、香辣牛蛙、重慶毛血旺、花椒雞等是主打菜。

<千里香餛飩王>來自福建,主打餛飩有多種組合,價格很公道。

<千里香餛飩王>的鮮肉或蝦仁、薺菜或香菇、小餛飩或大餛飩、大碗或小碗多達18組合(旁另有蝦仁大餛飩、蝦仁香菇大餛飩未入鏡)

早餐用千里香餛飩王30粒小餛飩11元,餛飩口感鮮美,吃得很飽。

千里香餛飩王店內,見到滾動的烤熱狗機上<台灣熱狗3元>。

藍村路上的麻辣火鍋<台北吳記老店>源自台灣。(拍攝時間在早上,尚未營業)

在東方路上近藍村路口旁,有家正裝修中的珍珠奶茶店<蓋不同>,總部在台灣台南,強調100%純正、無人工添加物門,網路查開店96家,夏天上海的珍珠奶茶生意看好。隔壁<正新雞排>,上網確認品牌起源於台灣,大陸開店數極多。

<包一切燒餅>店名特別,有傳家海帶絲餅、牛肉餅、梅干菜肉餅、香菇青菜餅、蔥油餅等。

店名特別還有東方路藍村路三角窗的<麻省理功>主打深海烤魚。

筆者觀察餐飲趨勢,也注意餐飲促銷手法,較特是用漫畫說品牌故事。藍村路餐飲店多數是連鎖加盟品牌,從招牌設計、店內裝潢、菜單和點餐流程、餐具都感覺有別。

有些店家用餐時空位多,並非生意不好而是流行手機點外賣。客人花很少外送費(比停車費少)就可送到公司或家中,方便省時,火鍋可湯與料分離自行加熱,店前常見外送員電動車(非店家員工)。

藍村路華燈初上時,美食飄香魅力萬種究竟如何,不如現場體驗。
欲到藍村路可搭乘上海地鐵4號線或6號線<藍村路站>即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