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 慎入 浪遊歐洲二十四天 更新至第四天 西班牙RONDA

"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

漫遊二十四天

第一天 24/2 HongKong-London-Manchester

回想第一次出外旅行,也是到英國。那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時在郵局工作儲了一筆錢,便跟一個小型旅行團到當地看球賽,八天全包旅費共二萬多元。現在回想,
當然是有點貴了,但那時候,自己膽小,又第一次外遊,只能這樣做。
這些年來,外遊經驗逐漸增多,也愛上了當背包客,今次接近一個月在外地生活,對我而言,是很新鮮的體驗。 由於機票的限制,旅程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倫敦,所以我把倫敦留在最後三天才慢慢遊玩。

航程近十二小時,看著飛行地圖竟成了我最大的娛樂…….
對上一次踏足英國,已是06年的事,那次到捷克旅行,在希思路機楊轉機。眨眼間,五年已過。不知怎的,來到這個機場,總是聯想到以往香港的舊機場-啟德機場。

完成入境手續後,便轉乘metro 前往 victoria coach station ,要乘大巴往Manchester。

來到英國,先吃過英式早餐吧!


Victoria coach station。

標榜一英鎊便能到英國境內的大城市的Mega bus - 我這次從倫敦到曼徹斯特,只需十鎊。
到曼徹斯特,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看足球,和與足球有關的事。
從倫敦到曼徹斯特,大約需時五個小時。跳上mega bus 後不久,我便昏昏睡著。大約睡了一個小時,便因車子停下來而醒了,只見車子停在路肩上,司機不停的來來回回。客車開動時,卻是慢得驚人,最終步履闌珊地走到service處,下車後才發現是輪呔爆了。

真倒霉,唯有在這裡等等等……….

乘客在得知行程受阻後,沒有大吵大鬧,沒有人圍住司機叫囂,大家各自找尋方法去打發時間,也有乘客選擇跟司機聊天。

下午二時,到hostel 放下行李後,便正式展開我在歐洲旅程的第一站

住宿︰hatters hostel
優點︰位置是優勢,距離picailly 火車站及 市中心區,均是步行十分鐘可到;附近有不少商店及超市。Hostel 本身亦頗整潔,價格亦相當便宜。要是喜歡夜生活,附近有不少酒吧,應該很適合。
缺點︰部份房間鄰近馬路,加上挺多醉酒之徒於該區流連,或是地下食堂有人大聲喧鬧,都有影響。Wifi 要收費。

對每一名曼聯球迷來說,奧脫福球場則是他們的朝聖之地。

十多年前那次旅程,有幸在奧脫福觀戰,但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有好好在奧脫福參觀一下。這次則不同,到了這裡,便得仔細看過夠。

怎樣到有夢劇院之稱的奧脫福球場-Old Trafford?


從市中心乘電車到old trafford站,約需二十分鐘,下車後再走十分鐘便會看見
Sir Busby road。

再往前一點,就看見trafford pub(據聞有很多曼聯球員經常出現)

看見OLD TRAFFORD 的東看台了。當遠遠看到宏偉的東看台時,心情不由得帶點激動,因為有如回教徒要去聖城麥加,有些地方你是注定一生人一定要去一次。

付了十四鎊,剛趕上當天最後一個TOUR

進場後第一站是曼聯博物館,都是放滿了各項獎盃、獎狀以及球員捐出來的私人收藏。

活著的傳奇 - Ryan Giggs。由傑斯仔變成傑斯佬,不知不覺看著他比賽已有十多個年頭,但傳奇仍在延續下去.......他又再續約一年,我仍能看他比賽多一年。


身為曼聯的球迷,終於走到夢劇院。看台上的THE THEATRE OF DREAMS ,是奧脫福球場的稱號。不少人在這裡夢想成真。


當然少不了主隊更衣室

被評述員評為有三大缺點 「跑得慢、無速度、唔夠快」的加利仔。
曼聯的優勢在於球隊內的年齡結構平均

老的有92一代的代表…

也有當92一代初出茅廬時,尚在襁褓之中的達施華兄弟。


著名的球場通道,有別於一般設在球場中間的球員通道。奧脫福的球員通道,據聞是領隊費格遜故意放於球場西南方,務求令客隊球員從這裡走出去,有步進地獄的感覺;另外,也方便他於中場休息時,向球證施壓。

導賞團的終站便是MEGA STORE,對於這類精品店,我一向感趣不大,因為我更看愛的是看球賽,而不是把球會精品一股腦兒帶上身上。

常在電視上看見的賽後訪問,就是在這塊版前面進行。正在講解的是帶團的曼聯職員,他總是正經八百的向我們介紹,你身處的地方是甚麼甚麼,就像一部資料詳盡的機器,對,是機器,資料詳盡但不帶感情。與日後在利物浦和車路士 (CHELSEA FC)參加的導賞團相比,不能不說是高下立判。

遊畢奧脫福,回到市中心已快下午六時。

只見PICCADILLY GARDEN附近已推滿全是身穿黃黑的ARIS 球迷。



BLUE MOON RISES !!!!!從上圖的橫額,不難看出現時曼城球迷的心態。
藍月亮,曼城的外號。自2007年起便備受外資的青睞,從窮球會變起手握鉅資的大戶,是一個灰姑娘的故事。現在主事者來自中東的阿布扎比財團,更是財大氣粗,每季都在揮舞手上巨額支票,吸引「有志之士」投效-BLUE MOON RISES。
實在很敬佩ARIS這些球迷,不惜千里迢迢到外地,支持自己的愛隊作賽。我也迅速返回HOSTEL ,問了往曼城所在的CITY STADIUM後,便匆匆出發了。

CITY STADIUM 距離曼徹斯特市中心約十五分鐘車程,反正,跟球賽開始,尚有一段時間,自己便慢慢走向這個位處市郊的球場。


曼城的城市球場建於2002年,原為英聯邦運動會而建,運動會後租給曼城使用。因此,無論在外觀或是設施上比起奧脫福球場新穎。

來到英國看球賽,一定要嘗嘗炸魚薯條,場刊也是不可少。


等得快要睡著了,終於看見有球員出場熱身。




開賽時間是晚上八時十五分,即香港時間零晨四時十五分……
球賽本身嘛,只能說精彩度一般,因為ARIS的實力真的不怎樣,後場一兩次犯錯,已令他們在上半場落後0-2 。縱是如此,坐在看台上的ARIS球迷,並沒有因此氣餒,仍是不停地為愛隊吶喊打氣,在我看來,他們是自樂在其中。

雖然DEZKO梅開二度,但相中的DAVID SILVA 才是我心中的最佳球員。

至球賽末段,我已經忍不住小睡了數次,一來是因為戰情沉悶,二來經過近二十四小時沒有好好睡上一覺,身體已接近極限。
未待完場哨聲響起,我便奔出跑場,乘公共汽車返回HOSTEL,上床便倒頭大睡。
天啊!!身為足球迷真是羨慕死了!!更何況還去看一場MAN CITY!!雖然不是曼聯但以MAN CITY陣容也算值了(有錢的老闆=有錢的老爸)!!明年2月計畫去italy預計會空出一天去 san siro朝聖!!但我還是想去Old Trafford!!
我第三天也有去看曼聯,不過是作客賽事。
第二章 徹斯特 – 遊走於歷史與現實之間
經過第二天的勞累,第二天睡到十時才慢吞吞的起床梳洗,吃過早餐,才走到piccadailly 火車站,坐上開往徹斯特(chester)的火車,前往這個自羅馬時期便存在的小鎮。


從曼徹斯特到徹斯特,坐火車需時約六十至九十分鐘 (視乎是快車還是慢車),窗外是一幅典型的英國天氣,陰天多雲,剛抵達時的藍天白雲早就不見了。

到了徹斯特後,在火車站外便有接駁車直達市中心(但後來發現坐車和用走的時間相差不遠),徹斯特的市中心是被羅馬古牆圍住的舊城區。



到chester時,肚子還是空空,先吃飽


坐落在舊城區內,有部份是從都鐸王朝而來便見成的建築;幾百年來,他們都是這個樣子。對比起內地共產黨和香港地產霸權,對於舊建築,一律是拆拆拆,外國人似乎對如何保存並令它們發揮更大功用,是更有心得。

看見紅色郵筒,感覺特別親切。
遊客來徹斯特,很多都是為了看羅馬時期留下來的遺跡。徹斯特在羅馬時期,是羅馬帝國在英格蘭地區的一個邊陲城鎮,因此築有古城牆以起保護之用。


現在看見的城牆,是各個年代在羅馬城牆的基礎上加建。在城牆上,除了有專程到此一遊的遊客,也有人跑步、有人溜狗,站在有過百年甚至有上千年歷史的城牆上,你會看見牆下的民居,有人在看電視,有人在做飯,也有人埋首在電腦前,歷史,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香港近年來常說「保育」「活化」,但卻是只保留單幢,做成了一幢古舊的建築夾在一大群新的建築之間。這樣割裂了背景與時空,縱是保存了又有甚麼意義?


除了古城牆外,徹斯特尚有一個全英格蘭地區最大的鬥獸場遺址,我遊覽的時候剛好碰上當地旅遊局的導賞團,縱然只有幾個人,但那仿古羅馬士兵的導遊,依然是很仔細地介紹了遺址每一處。



在一個吃麥當勞套餐也所費不菲的國度裡,比較省錢的方法是在超市買東西,然後回HOSTEL裡煮。
Manchester 有飛機直達不必轉車呀...
那一年我們去不知到要去看足球(在市中心的運動場??) :(
但去逛了大學城 與 Market street.
arthurcs wrote:
Manchester...(恕刪)

arthurcs wrote:
Manchester...(恕刪)</blockquote


因為我用的是特價機票,起點終點都指定在倫敦。
我只是一個背包客,要考慮旅費問題,便要在方便度上作出取捨。
FIRST HALF-This is Anfield ! You’ll never walk alone!
這天的行程比較趕一點,上午要先到利物浦 (Liverpool )遊覽,下午再到韋根市(Wigan)觀看 Wigan Altheltic 對 曼聯的賽事。所以不到八時,我已出現在Piccadilly 車站,等候出發往利物浦的列車。

要到anfield stadium 參觀,在火車站外的巴士站便有巴士到anfield road。到火車站內的遊客中心,有小冊子指示如何搭車,拿著小冊子參加anfield road的tour,有折扣優惠。

對於熱愛足球的人來說,曼徹斯特和利物浦兩支球隊可說是「宿敵」,雖然我也很討厭利物浦,但身為一個球迷,來到這裡,不到著名的Anfield road,又好像說不過去。



正如利物浦市,曾有輝煌的過去,也曾出產過顯赫一時的人物(著名的Beatles ),但這統統都是過去式了。從火車站前往Anfield road 的路上,路旁盡是一些比較破舊的房屋,街上行人稀疏。Anfield road 週遭的情況更差,很多房屋不是丟空,便是一派久歷風霜的日子。




張開雙手,歡迎前來「朝聖」的球迷-正是一代傳奇領隊Bill Shankly,在他領導下的紅軍,橫掃歐洲。
從這個側面,亦不難理解利物浦的球迷是為何如此狂熱,並以支持利物浦的球隊為傲。因為在這種環境下,足球是凝聚這個破舊社區的一個重大力量。



參加Anfield road 的導賞團,你會感到利物浦對「歷史」和「傳統」是如何重視。導遊口中經常掛在口邊的,不是利物浦是贏得「英格蘭本土頂級聯賽冠軍次數最多」(08-09賽季已經給曼聯追平,現在更已被曼聯超越了),就是利物浦是獲得歐洲聯賽冠軍盃次數最多(五次),亦經常提到Bill Shankly 、 Bob Paisley及Kenny Dalglish 時代的輝煌成就,感覺就像是我家樓下那個經常懷緬過去光輝歲月的老伯一樣。


終於來到了。深入宿敵的主場-ANFELD ROAD。

著名的KOP看台,坐在這裡的是利物浦死忠的粉絲,他們把忠誠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利物浦的新聞發佈室。
縱然如此,我對利物浦球場的導賞團觀感卻很好,甚至比參觀奧脫福還要好。因為這裡的職員,大都是年輕人,他們不像奧脫福那位導遊般正經八百,很多時跟遊客有講有笑,你會覺得像是跟一個熱愛足球的友人在參觀球場,而不是在參加導賞團。

更衣室當然亦是重點。



對比起曼聯和車路士的更衣室,利物浦的更衣室比較殘舊,大抵又是傳統和歷史作崇。


據導遊說,利物浦的更衣室排序是由後衛、中場、前鋒。

充滿鬥心的熱血隊長-GERRARD。

歷史,有時真的叫人太沉重…….

如果看慣英超,自覺眼熟。幻想走出球員通道,走進場內的一刻。
雖是播「罐頭掌聲」﹐但當中的氣氛令人感到熱血沸騰。

完成整個TOUR後,便再到博物館參觀。



近十年,利物浦最堪稱道的,便是04-05球季,在伊斯坦堡的歐聯決賽中,於半場落後三球的情況下捧盃而回,因此,博物館也開了一個專區,擺放該場賽事的展品。

場外,在kop看台的另一面,是1989年希斯堡路慘劇的記念碑,96名球迷的名字,永遠刻在利物浦的歷史中。


由於Anfield road 距離市中心有一段距離,回到利物浦市中心已是十二時,也沒有甚麼時間好去參觀,只好到港口區去看一看。

走到火車站時,天空居然放晴,或許是上天也不願看見我老遠來觀戰,是烏雲密佈吧。

等待1300開出往WIGAN的火車,準備觀看我來歐的第二場球賽。

韋根對曼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