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挺台灣國產車商....
但車商有把我們當作它的消費者來看嗎???答案是沒有
你看看他賣給台灣人是什麼價格..再看看他外銷出口的是什麼價格
都把台灣人當盤子...
連標榜真正台灣的車商也是貴....
謝謝大家的熱烈討論與分享,
真的是要在品質與價格的條件下,
才有支持國貨的動力...
應該說是製造業下的相關零件廠商等等的就業機會,
這樣才能在島內產生經濟的活絡。

因為有個朋友之前跟我一樣騎光陽的G4,
某天騎車去換零件時,發現怎麼都是對岸製造...
一怒之下把車賣掉,換了山葉的三代鵝,
因為零件是台製的關係... 這還真是好理由啊~

看著自己06年的G4,還有貨物稅的減免...
一直在思考這個支持國貨的問題。

PGO與宏佳騰實在要有好大的勇氣與運氣...
小小的工程師不敢拼下去,
話說,現在機車真的好貴... 以前六萬六就買到頂級款了...
有些廠商你因為本土關係買它的產品來支持它它有可能回饋給大家,但有些廠商會因本土牌很好用來想辦法宰人。
我只想說
我本將心照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感謝網際網路,讓我看到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
Time 2 Die Baby
山葉,鈴木不錯,但台葉,台鈴跟兩陽是半斤八兩…
只能說用支持國貨的心態買國貨真的會氣死,同樣的東西在國外買比較便宜,台灣買比較貴,品質沒其他品牌好
完全沒有支持的理由

因為國貨自己只想壓榨自己消費者

PGO 宏嘉藤其實不比兩羊差勁 兩羊現在只顧著賺錢 哪有甚麼進步可言 都在比爛的 話說PGO算是小廠唯一可以信任的
則PGO也搞出一台三輪車的特色 相對兩羊 搞出些什甚麼呢? 除了高價格 還是高價格~ 唉


個人不願意支持國產車的理由

1.價格昂貴 : 本土國產車商相較外銷價格比內銷便宜 還有很多車子 是內銷買不到的 而外銷品質較好 剩的比較差的 內銷清庫存

2.品質差勁 :組裝了3X年的車 自從跟本田解約後 開始走下坡 品質越做越回去 以前豪邁迪爵耐操 成本實在 現在新車 殼薄 電線薄 線路亂 問題較多 還有 耐用度絕對不敵以前老車 吃機油問題就不提了 眾人皆知

3.政府關稅保護國產車商壟斷台灣市場 使國產車可以偷偷漲價: 意思就是說政府不讓進口車進來台灣 車輛買賣屬於封閉狀態 而如果要進來必須支付將近DOUBLE的價格(關稅) 導致很多國外平民車 到台灣都變成了高級車 然而進口車 價格屬於Double 使國產車可以合理漲價到不要比進口車貴就好

4.不長進:單缸 單凸SOHC卻還可以賣雙缸的價格(這一項保持客觀態度 某國產車商還是搞出了雙缸羊出來 只是價格昂貴而已)

簡單來說支持不支持是自己的自由 這些車商目的就是節省成本賺錢 以台灣人自私的角度是很難抵制這些東西的 我相信部分台灣人還是會繼續支持這種黑心車商 原因就是 市場被壟斷封閉 想買好車就要多掏一倍的錢 沒的選 臺灣人如果不抵制 就只能繼續當盤子
你有聽過車輛鎖國嗎?
台灣才多少人
台灣市場早就飽和
不靠壟斷
禁止項目
財團炒地皮的錢要跟誰搶
或許我自己已經死了, 現在的我只是義肢及電腦所構成的模擬人格

賈斯汀陳 wrote:
支持台灣產業有個一...(恕刪)


現在還有哪家公司
100%零組件國內自造?
光陽零件陸製!? 哪部份你認為是陸製?
螺絲、車台、空濾、車殼、培林、燈組件哪些種類?

光陽零組件大陸貨!!?????

賈斯汀陳 wrote:
支持台灣產業
有個一直困擾很久的問題,很想支持台灣的產業,畢竟金錢的流動與我們本島的經濟息息相關,但是支持台灣品牌就代表照顧到台灣人的生活嗎?
以最近觀望許久的機車產業來說,第一印象是光陽為台灣品牌,買光陽機車才是挺台灣(撇開最近頻繁的故障、黑油問題不說),山葉機車是日本品牌... 如果買了日本貨就是扼殺了台灣人的未來(把事件誇大化,比較好說明)。但是在機車維修與零件上,發現光陽的零件蠻多都是大陸貨,感覺有點假的台灣品牌味道(應該是有照顧到高層管理人員吧),但是山葉零件的台灣自製率頗高... 好像才是真正的台灣貨?
到底怎樣的選擇才是對台灣真正好呢?

我家兩陽一葉都有
一台2007年新勁戰 一台2008年金牌125
一台2013年GT125

新勁戰 新車到現在 騎超過10萬KM
沒花到什麼錢
連電瓶都是騎到第七年才因為繼電器故障過充才壞掉

而我家人那台金牌125
東修西修
到現在每騎一千公里
機油漏下來不到200CC
我那台新勁戰都還不會吃機油
家人那台金牌可能都要換汽缸了
今年已經準備要換車


GT125 一樣家人的車
新車買來
回油門 就會頓 頓 頓
這品質可以再爛一點

我只能說
還好我當初買山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