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騎電動車的網友請來經驗分享


YA WO大大您一定要一起參加:2012年聯合國UNEP電動車環遊世界的活動嗎?2010年我報名成功但沒車..

請報名 : 2012聯合國UNEP 電動車環遊世界活動, 2010年已經報名過了,聯合國UNEP officer 官員及活動招集人Louis Palmer也同意了,但沒車...請看網站及影片:

http://www.zero-race.com/

網友的車及改裝套件:
1.VW Passat EV conversion 3 phase AC Siemens motor and hacked invert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tFSVniO_Cc&feature=related



2.RebirthAuto EV VW Beetle 120 Volt Kit with EVnetics Soliton1 Controller & Warp9 Moto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z069B67gAo&feature=related

3.Rebirthauto EV VW 96Volt Kit #001 (改裝套件,DC馬達,台灣找的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08vTT4F0C4&feature=related
YA WO 這是我的車全車改LED燈,超級大電容

EV Add a Aux Battery pack (Yuasa ia the best qualit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6eZJ8KPfO4
kalinka520 wrote:
YA WO大大您一定...(恕刪)

電動車環遊世界,台灣環島還可行,因為人口密度夠,可充電的地方多,要以純電動車來環遊世界,太陽能電動車或許比較有可能,或是有龐大的後勤支援,不是靠個人財力及能力就能成行。
當初我以電動車來環島,聽說全台灣沒人做過,心想挑戰一下,打破電動車騎不遠的迷失,我是比較低調的人,所以98年10月完成環島事,1年半後的今天才發個開箱文,我的朋友有人從事電動車工作,有跟美利達老董提到電動車環島,他老人家可不信。最近這半年來,心想或許這是一個機會,把這個弄成商品化,不然油價那麼高,為自己省盒包,對環境也好,可見不久將來,滿街的電動車在跑了。

ya wo wrote:
電動車環游世界,台灣...(恕刪)


可要趕緊將您的充電器商品化

造福大眾,因為充電時間縮短很多

不過以前的觀念是充太快不是會傷到電池嗎?

不知道您的快充是否會傷到鋰鐵電池?還是反而快充更好?

benterly wrote:
可要趕緊將您的充電器...(恕刪)

鋰電系列電池有許多種,鋰鈷電池→常用於3C產品,不能大電流快充,很傷甚至於爆炸燃燒,鋰猛、3元素鋰電,也不太能大電流充電,最多1C,約10a以下,磷酸鋰鐵電池(簡稱鋰鐵)可充電循環次數也最多,技術做的好可6C充電,我2年前買的我常常快充,都15a左右來充,有時還飆到25a,電線都發燙了,電池起充還冷冰冰的,沒感覺到溫度,充了30%容量才有點溫度約30-32度,50%-80%容量用10-12a來充電池,電池表面溫度約來到38-39度,80%-99%我就用浮動電流來充,容量越滿,電流越小,這樣才能保護電池。
有看過鋰鐵電池的技術書刊都知道,鋰鐵電池溫度40度,是功率效能最好的時候,零下20度只剩下60-65%的電力輸出,0度約剩75-80%輸出。我設計的快充系統,電池充到95-99%,還沒超過40度,都37-39度,您說會傷嗎。電池別充到100%,充到夠用就好,所有電池都怕過充。
我的東西要商品化還要等一等,我是個人不是廠商,要量產需要龐大的資金,這點我沒辦法,只能跟廠商合作開發,
YA WO大,請您聽我說:因為前幾年我曾跟工研院合作過開發產品成功案例,但我是不會投共的,我愛FORMOSA -TAIWAN台灣,anyway萬事起頭難,是物理定律裡的牛頓定律,Newton's 3rd law,我相信您的充電器只要寫好企劃案加上環島測試數據,寄給工研院創意中心,或鴻海郭董,台朔集團,統一GS電池,廣隆公司,美商GE,德商Siemens 等,這提案一定可以成功的,或您願意接受科技產業媒體訪問,每個人都可以因為專利致富,日本有位高中生發明洗衣機過濾網,因為申請專利後每賣出一台洗衣機都要給他權利金,想想這世界每個家庭都用的話,有多少台洗衣機!我相信您也可以的,不久的未來路上都是電動車,也許是數百個專利做出的成果,其中一項可能是YA WO大的專利!是很爽快的一件事!

工研院創意中心

kalinka520 wrote:
YA WO大,請您聽...(恕刪)

感謝您提供的資訊,這對我現在的處境太有幫助了,最近研究專利法,如專利權是屬地主義,這一點我就頭大了,這代表我要全世界的國家都要去申請專利,這....

kalinka520 wrote:
YA WO大,請您聽...(恕刪)

請問工研院創意研發中心是國家單位,還是財團法人?
請看ITRI網站:

工研院綠能所

工研院簡介


工研院成立於1973年,由於當時我國在外交、經濟上遭受嚴峻的挑戰,激發了當時新任經濟部長孫運璿的決心,他深信台灣唯有擺脫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的工業,才能徹底讓台灣經濟轉型、起飛。「我們如果再不做,就趕不上了,」為了國家的發展,孫運璿先生將分散在各處的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與金屬工業研究所合併,成立我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並賦予工研院以進步的工業技術推動台灣工業的發展,引領經濟起飛為目標。

工研院不但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更是開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1975年,RCA獲選為台灣積體電路合作計畫的夥伴,1976 年,第一批赴美受訓的工程師整裝待發,1977年,工研院建立台灣首座4吋晶圓的積體電路示範工廠,並自1980年起,陸續衍生了包括聯電、台積電、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半導體大廠,奠定了台灣IC產業起飛;1983年工研院更開發出與IBM相容的個人電腦,並將技術移轉給國內業者,帶動週邊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個人電腦資訊產業的基礎。

工研院運用了研發環境的獨特性,以及透過綿密堅實的產業網絡關係,連結區域或產業之研發能量,積極協助我國產業發展與升級。2005年起,更為了配合我國整體區域產業發展政策,強化科技與地方產業的連結,陸續在台南六甲設立了「南分院」、在花蓮吉安成立「東部產業服務中心」;未來並規劃建置「中分院」,深耕中台灣產業創新的研發專區。

三十餘年來,工研院一直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主要任務,從創新研發、人才培育、智權加值、衍生公司、育成企業、技術服務與技術移轉等過程,對台灣產業發展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成立以來,培育超過70位的產業CEO,育成165家新創公司,累積超過1萬件專利,不但為台灣開創許多前瞻性、關鍵性的技術,並孕育多家台灣新興科技產業,培育無數科技人才。由工研院轉進企業界的員工,許多人實際成為台灣經濟的掌舵者,包括張忠謀、胡定華、楊丁元、章青駒、蔡明介等對我國產業具有影響力的人士,這些工研人在台灣科技產業中,如同織起一張綿密的網,讓台灣新興的科技產業從無到有,屢創佳績。

面對不斷改變的世界,工研院除了持續深化在資訊與通訊、電子與光電、材料化工與奈米、生醫與醫材、機械與系統、綠能與環境等領域的研發能量,並強化在綠能、生醫,以及系統、軟體與服務等前瞻性與創新性的科技研發,不斷自我期許成為「世界級的研發機構,產業界的開路先鋒」,期望以創新夢想、勇於挑戰的態度,與產業一同攜手,共享創新、共享永續,為台灣開創新一波經濟發展的優勢與契機。
看了大家的文章.願全台電動機汽車滿街跑.
世界GP電動機車.F1比賽的日子.能早日實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