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市區內是最快的移動工具,台灣法規規定必須跟最慢的車擠在慢車道
並面對路邊停車的雞腿換駕照駕駛
台灣交通法規是過去威權時代訂製的是否還適用?(以前的大官,從來不騎機車,定的法規當然都是以汽車為最先路權)
是否讓機車可以開設一條專用的內車道,讓機車不用受到路邊停車和公車的威脅?
讓機車走內車道,免於兩段式左轉的麻煩?
馬路使用人 汽車 機車 使用比例 2:8 (最多交通資源給少數人)
道路面積的 汽車 機車 使用比例 8:2 (造成塞車是少數人造成的)
(看起來荒唐,卻是最實際的辦法,日本亦是如此,並開放機車上高速公路)
像這樣的建議,如何讓訂製法規的人聽見?
BroadCast wrote:
機車市區內是最快的移...(恕刪)
https://youtu.be/UEqIMDWjoiw
先進國家機車考照難度跟汽車一樣,甚至更難,稅金、保險費比照汽車,汽車也沒霸王條款,台灣要不要比照辦理?
贊成開放者很多也贊成提高考照難度,讓考照過程發揮他應有效果。
同時也贊成更有效的取締方式。
像是樓上說的慢速機車在快車道擋路的問題。
現在警車幾乎都有攝影機,警車巡邏時發現有這種慢速機車阻礙車流,
我是贊成開單取締。
話說回來,也不是只有機車會在快車道慢行擋路。
各位自己開車上路隨便開個幾公里,一定也可以遇到一堆在快車道上
用明顯低於速限的慢速車輛。
感覺大家都不太在意慢速轎車擋路,卻很在意慢速機車擋路......
還有,台灣的兩段轉存在很多矛盾處。
政府說待轉比較安全。
但還是有些路口可以直接轉,你去待轉還會被趕走。
奇怪?不是待轉比較安全?
249cc不待轉危險251cc卻不能去待轉?
待轉安不安全還有排氣量之分?
有些路口不適合或是沒有空間畫待轉區,管理單位硬是畫個突出在車道上的格子。
結果待轉被撞的事件一再發生。
甚至還有些路口管理單位真的完全找不到地方畫格子。
就立一個牌子要騎士自己找"適當"的位置待轉。
真是笑話,你們公務員花數小時在那邊看都找不到適當位置畫格子了。
最好機車騎士可以在數秒鐘的時間判斷出適當的位置在哪裡。
其實,待轉不是安全考量。
而單純只是禁行機車的配套措施。
兩件事情是一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