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咱們騎車出走!天堂的美妙是地獄的襯托。
聽說天堂不下雨。
我在台灣最哭泣的地方......騎車!
隔天,我到了天堂。
保證沒有往測雨站柱子倒水。
東澳-南澳是冬季天氣分野,這次西德山比西帽山驚人,沒有像十月份最暴雨那天大,但平均而言不輸十月開始連續七週的雨勢,野生動物都跑去躲雨了。
本文雖為機車遊記,但會穿差一些生活的發現與經驗,有時候如果知道一些小技巧,至少可以幫助決策不用多花錢。






哭泣林道與生態攝影機
這週收回幾個紅外線攝影機回來檢測,因為錄製罷工,又記憶卡毀損兩個,後來買了 32GB $119 元記憶卡使用,64GB 雖然格式化 FAT32,但有時還是不能用,玩空拍機時代買的 Apple 原廠讀卡機,在照片中才能輸入 (匯入) 相容格式,但無法寫入,而一些 AVI 編碼影片則無法輸入,後來發現網路有賣不用一百元的 iPhone 讀卡機,想說買訂價 14xx 元的 PhotoFast 讀卡機,比原廠更厲害的商品,之前 iPhone5 空間很小,當時想說要再戰個幾年,買了 PhotoFast 的 64GB 雙頭蛇隨身碟,這次還是買比原廠厲害的品牌。
白色為 2017 年原廠只能讀照片影片讀卡機,一千元還一千五,當時外廠七八百元吧?
64GB 雙頭蛇兩千四百五十元?當時貴在容量吧?
後來出記憶卡款式,這次算降價才捨得買,最低 790 元,但很多是 1450 元在賣,990 元含 128GB 記憶卡,200 元買 128GB 算便宜。大概就是硬體+App基礎價格,以前 64GB 儲存比較貴,現在約 150 元左右。

貨未到前才發現原來 iOS 後來想通了,多出來的「檔案」可以 OTG,雖然我都用 Documents App,試一下原廠讀卡機也可以使用「檔案」手動備份了,也可以寫入記憶卡了,所以紅外線攝影機 AVI 等格式也可以備份,感覺 PhotoFast 似乎不用購買,不過至少它的備份功能很強,如檔名抓時間欄位,整個月備份,可以背景執行、比對備份等等功能。
週五晚上訂 PhotoFast,稍後才發現舊讀卡機可以讀取記憶卡非 MP4 格式影片的方式(iOS 也終於開放可以寫入了,三年前的事。|||),不過 Momo 已經揀貨出貨快速,不像蝦皮還可以取消並退款,隔天上山重新找位置安裝攝影機,並用手機舊讀卡機備份,不需買卡抽換或另外準備 Andriod 手機,最好攝影機本身有 Wifi 功能,但肯定貴很多,不然每回都打開攝影機背板會受潮,大雨中還要準備雨傘比較保險。
好濕中哭泣作業!
雨大小實際上如生態攝影機這樣。 2:52 秒自抓。
最近連買很多台紅外線攝影機之外,又買了三套雨衣褲試驗,還有手邊已經有五條「備胎」,再買了三條,懶得用人頭,直接實名報關比較省事!雨衣部分已經試了一套海膠皮,另兩套還沒試。(隔天到花蓮穿另一套,新雨褲還是酷斯拉的妹妹--酷斯斯!LP和該邊褲濕濕!

鄒仔基地營生態攝影機 TZOU~20221208
鄒仔五號生態攝影機 zou5~20221208
到底有幾號?答案是除了行星基地營,還有八大衛星。
這一套像小時候訂做的傳統雨衣PVC?但又比什麼海膠皮薄,算時尚,就缺一根黃色香蕉🍌,不然就是香蕉人了!

有人知道關稅線上付,不用給貨運行收代收費的步驟嗎?這次才發現原來報關是還沒到台灣就先報?另外同一商店購買多項商品,其實並沒合併運費,多是一個或一組商品一個運費,大件的應該也不適合集運,集運我就不熟,而最大差異,我喜歡付款的時候就知道商品與運費透明化,至於關稅,沒有辨法,清關之後才知道。

突然到貨,比上次快許多。關稅392+代收30共422,總計前輪+後輪x2,花費4825元,平均一條1608元。
AD01前輪$1595+後輪$2161=$3756
C6107多功能胎前輪=$1069
上回
AD01後輪=$2326
C6107多功能胎後輪=$1820

至於【車輛輪值板】先這樣。

原本要環島
這幾週天氣不穩,鐵工施作棚子一再拖延,後來要求才開始安裝,預計週六安裝浪板,所以不環島,但下雨又延期,現在鐵工超貴,可能十年多前的兩倍以上價格?週六下大雨又沒接續,所以上午巡山,下午可以的話再出發環島,唯一困難就是「突破雨區」,後來想說不然凌晨三點再出發,週日晚上回來剛好,現在可以夜騎,但已經沒有凌晨出發的動力了,結果拖到八點,穿新買的雨衣褲再搭舊鞋套出發,若環島應該午夜才回來,但只要不是像宜蘭一樣泡在水裡,好說,大概桃園、台北直到宜蘭再穿雨衣。雨褲騎檔車幾乎每一件都是變七分褲,只有 R5 有鞋尖的比較長,所以即使你穿防水膠鞋,通常還是要打綁腿延伸。
亂數旅行
太晚出發,所以路上運算還要不要環島?那就到土坂?不然到山里?玉里是花蓮玉里三民進去的山里,不是台東那個,進入瑞穗市區時,為了時效,停在路邊搜尋「牛哥牛排館」,確認是花東沒錯,撥打電話外帶,下舞鶴台地就可以轉進山里吃牛排了。
先加油,再回到上週環島吃的瑞穗牛排店要拿外帶牛排,剛打電話的!剛沒人打電話呀!那泥?出來看招牌「新哥牛排館」,哇哩咧!查一下誤訂的是玉里的「牛哥牛排館」,幾次營業時間關係都沒吃到的牛哥,打電話看能否取消?小姐說不行!不然換老闆說,老闆說:就是不行!這棄單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只好瑞穗殺到玉里拿,後來也懶得掉頭回到三民到山里了,可能暗示我要環島繞一圈?如果訂到西海岸的,就真的要殺過去?
長良
先到長良國小吃牛排,玉長大橋還在修,繞卓溪,吃牛排時想到,上回是十八年前跑長良林道,我將越野車自製小土除放在非常搖滾且雜草叢生路邊樹上,可能有三四十公里距離?但現在通車僅到 18K,不然上去散步好了,至少不像宜蘭泡在水裡,即使沒有陽光,只要不下雨都是天堂。
車輪痕跡推測有一台機車在裡面,可後來只有一台 Jimny 要下山,不過後來下山時,他們仍在裡面逗留,如果不想過度塵囂,就將時光放在山中磨耗吧?!只是類似生態觀察與拍照,還是會有抽煙汙染空氣的生態觀察家,但沒有像林務局特殊規定,也難說甚麼。上回住宿,有單車騎士一大早在旅社門口吞雲吐霧,是不可能不影響過往的人,我跟他說騎車也抽煙?他就說戒不掉甚麼之類,我就說:遲早要戒的。這句話是因為抽煙與嚼檳榔住院開刀,康復的人跟大家說的,他說到臨終前也是要戒的,遲早要戒!有一種哲學說服。
長良林道,可能沒有甚麼特別的景致,就當呼吸新鮮空氣,只是剛好被汙染一下下,摩托車其實也是很油煙味,騎走當然就自己聞不到,內燃機汽車也是,大概就巴老師說的:反正未來都是電動......。下山時走小路下清水部落,現在拜科技之賜,不像十八年前要看紙本地圖和剛剛萌芽的電子地圖,當時台灣還沒進入 3G ,只有 MMS,我當時打卡是自己寫 SMS+小黃機座標+MMS照片,2004 年當時也還沒有 Google Earth,用一家台灣地圖公司的系統展現。Gateway 就是 SMS 可以轉寄到 Email,而我的 Mail Server 收信 .forward 到偵測程式依格式產生網頁。有時候人生就像是在做白工,確實也是,只管享受那個當下。你看當初光復鄉的平地造林,現在樹都長多高了?當時奶爸痛苦,現在只管付清學費生活費!我自由了!

清水
清水林道,員警跟我說要申請,我說山林開放了!幾年前布農婦人跟我說山上的工寮都撤了,原來是盜採嚴重,直接作廢,連原住民都不能上去開墾,想必可能不是保留地,或者盜採盜伐太誇張了,還好以前有進去玩過,當然如果要上去再申請就好,但也不是那麼重要便是。
後來我又到卓富公路拍照,再進去崙天部落繞一圈回卓富公路,盡量不走竹田或東里省道,所以還是繞卓溪台30再轉 193,看到路邊賣雞排,調頭捧場一下,假日才有賣,因為老闆還有在上班,我以為做農閒暇時再賣。70 元雞排,再追加烤肉串 30 剛好湊一百捧場一下,離開時有幾台黃牌大羊通過,後來我超越他們,他們背後都有寫字掛牌,我是根本懶得看,近來很流行,我之前菜鳥時也是機車後廂寫過「繞圈流浪中」,或汽車背後雷切打光寫環島第幾圈?後來覺得好尷尬,自己先羞愧。
大人,我是好人。
路上看到對向警用廂型車,看來有些狀況,沒多久看到有標牌,瞬間看到後斜叉路一台機器,馬上驟然減速,然後再回頭研究,過幾分鐘,那台警車回來,想不透是交班?還是去買雞排?還是調頭先去收標牌?怪怪的,有可能會車時,我查覺到他們不尋常?他們也察覺到我這一台車怪怪的要去破壞他們的機器吧?哈哈。我會車時那麼一個微小動作,我不相信有那麼厲害又敏感的警察,我確定超過那一群大羊時騎很快,不然怎麼超車?但和員警會車時很乖,嗯,算很尊重!
後來到高寮路口商店買飲料配雞排,雞排是有烤過的,跟一般炸雞排不一樣,事後才知道人家都寫碳烤雞排了!高寮大橋據說明年才會動工,過年前可能會有便道,方才的大羊車隊在加油站加油,我想說怎麼有識途老馬跟我走同路,原來是要上赤柯山方向才走這邊。
這次有發現一條小路捷徑,直接到光復南,但好像以前走過,大富到關山,我都有省道之外的替代道,而且很愜意。看一下天氣,宜蘭雨、南澳濕、和平以南乾。北埔或美崙加油,看隨機走哪邊再決定,應該台11丙 193 七星潭轉北埔,後來美崙加油,順便清洗風鏡,雨衣看是進隧道前穿?或隧道側車道涵洞穿,後來仁水隧道一樣走舊道,空氣好又愜意,中仁隧道則是車速快一點且蘇花改比較安全,結果跟去程一樣,仁水外舊道都比較快。
為什麼要回宜蘭淋雨?
和平進市區打算麵包+拿鐵 45 元,後來麵包 + 重奶茶。天氣乾燥就是舒服,為什麼要回家淋雨?部落居民都很愜意,門口就 BBQ 了,店內有一男子喝酒,和店員在聊屁話,然後消磨時間在超商,打電話跟他女兒說找媽媽,等他回去再幫她,好像是自己在外地工作的樣子,有一回看手錶一看才六點多,說死了,花那麼久時間喝酒還不到七點,看樣子就是在消磨夜間時間,不然就是喝茫了。我曾經在無限寂靜苦難的山野,獨自度過煎熬的冷夜無數次,我懂體驗不出自己價值的深夜,曾經我在夜間的唯一存在價值,就是操弄著火堆讓它不熄滅。
我穿上雨衣褲,懶得鞋套,離隧道口五公里處右邊有大涵洞可以躲,記起來,出隧道口來到武塔,算乾,監視器顯示只有加油站有雨滴,但我想說早晚要穿雨衣褲,和平先穿再進觀音谷風隧道。上新澳隧道雨就比較大,東澳到蘇澳更不在話下,第一次新澳隧道跟車當最後一台,進東澳隧道之前平面又超前了幾台,前面那一台 Honda 的很急躁,就讓他跟在前面稍慢汽車,保持一段距離,後車也沒上來,我有巡航前置踏桿,長途非常好用,遇到濕地噴水也很好用。
雨天舊蘇花和蘇花改,差別很大,說有差也無差,同樣機車也是可以通過,所有沒差;但有路線選擇的心理負擔很小,下雨或天氣不好視線不佳,可以走隧道,天氣好或要空氣好,當然走舊道。雖然我們是既得利益者,也知道通行白牌勢必流量有所影響,但是這是基本車權,而且我有好幾台白牌檔車。不然開放夜間試行白牌也可。幻想歸幻想,終有到來的一日。
風格與品味?
交通工具與騎乘樂趣思維。往程下崇德海灘脫雨衣吃早餐,後來有兩台雙載的金翼,看樣子不是宜蘭南下的,騎士身材不算魁武,穿著很休閒,以為年輕小夥子,後來端詳一下也都五六十歲吧,服飾像很多開名車的居家穿著,不像我們有時騎小車也皮衣安全鞋之類的。然後在想老外的歸納:金翼是交通工具,像火車、公車或汽車那樣;而哈雷是騎靈魂的。史上十大機車排行榜第三名 CB750,幾乎沒甚麼缺點,很信賴很完美但唯一缺點竟然是「無趣」,當然樂趣是自己找的。而第十名哈雷,其中女騎士言過其實,什麼感受到上帝,給予自由,我都吐槽「騎腳踏車就不能感受自由嗎?」,當然我後來也當過哈雷騎士,驗證吐槽是否有理!是的!她說什麼品味?我不以為然,但某些騎乘狀況下,確實感受很不同。
因為我年少以來都是檔車,只有出社會時騎快一年的 50CC 2T 菜籃車,一項原因是要低調,重機開放年代先買越野機車,幾年後買了一台大羊,後來深深覺得,再怎麼不方便,還是要檔車,想載卡多?開車或開貨車吧!兒子如果要檔車,我可以幫忙;要速克達,自己處理吧!我很不清楚有人一直說大羊方便,但是大概就是以純粹當交通工具為觀點?1998 年,我以為未來世界上不會有檔車了,也怕騎檔車上班遭側目,結果 2002 年重車開放,不是想的那樣呢,而且我後來還騎越野機車上班,騎鯊魚頭上班,有老婦人同事有跟我說,其實看到你這種超級大的車會怕,我想她跟之前的我一樣,在自以為。
這回路上遇到結伴金翼和一群大羊,我就在想也不能太武斷,大家有自己的考量,而且樂趣是自己給的,摩托車是個人交通工具,兩人三人出遊,當然是一人一台,市區短程雙載是妥協下的結果,可能停車等等問題,再看這些有人認為方便的交通工具,原來很大原因與目的是:雙載!大概產生價值差異可能是主要目的的不同,釐清一些了!看看大野狼,確實也真的是一部純粹的移動交通工具,大概跟金翼和大羊之類一樣,在一些人眼中可能大野狼檔車更不方便,只是車主可以賦予樂趣,拿去越野,拿去長途旅行,不限壓馬路或通勤。而好處是該掉的螺絲與問題都穩定了,剩下都是很值得信賴,可以當一般白牌進出部落或市區。缺點是穿雨衣要多雨褲和鞋套,唯一好處就是可以打檔,維修普遍免拆殼,但街檔車 T2,有些維修要拆很多東西。當然個人的設定都是沒有要經常載人的需求。
台灣摩托車都好貴!
我曾幻想更大排氣量的重車(如果經銷商不要那麼吸血,100 萬最大排氣量我買單!),還有入門紅牌四缸,甚至白牌多功能車,有可能在這一波玩車先休止符,因為目前大概已經平衡了,不能再購買車了,上週設計一個雷切進度板,不是車圖案貼在日期欄,而是每一台一個進度滑軌,溝槽上有一個可以滑動定位的木片,滑移到騎車 (開車) 日期,這樣就知道怎麼輪流換車騎的優先順序了,我的保守推估,至少兩個禮拜要輪到一台車,這樣車子才不會放到壞,目前是用行事曆截圖劃記方式。如果有車友有設計類似的【車輛輪值板】,歡迎提供參考。
好濕林道出任務。

西德山第一名!


隔天逃離雨區殺到崇德海灘。

北方南下的人才穿雨衣。

穿雨衣的都是宜蘭過來的!

長良國小吃牛排。

放側箱。

就這張,訂錯,讓我瑞穗殺到玉里,幾十公里是還好。

擺開宴席。

牛排,上週新哥比較嫩。

280 元有沙拉。

圍牆用餐。


來長良林道散步。

2004年越野機車長良林道。

2016年鐵馬長良林道。

2017年汽車長良林道。

2021年 T2 長良林道。

2021 年哈雷 883N。

2022 年小哈雷。

2023 年 CBR150R。

卓溪南安。

清水溪。

滾滾沙塵。

清水溪空曠處。

縱谷秀姑巒溪。

長良林道 18K 路底工程。

長良林道 18K 路底工程。

長良林道 18K 路底。

長良林道一景。

長良林道林相。

長良林道林相。

長良林道林相。

長良林道某處楓葉。

長良林道林相。

長良林道陽光撇現。

長良林道。





長良林道往清水部落一景。

長良林道往清水部落一景。

長良林道往清水部落一景。

清水溪。




清水溪。



又回到長良林道。

卓富公路。


崙天附近。

193 炭烤機排 + 烤肉串。


測速照相。

合照紀念。

合照紀念。

高寮雜貨店吃雞排。

高寮大橋明年才會動工。

造型特別。

和平歇腳。

南澳橋飄雨,但南澳其他地方只有地面濕。

本來這回要介紹小路,那就口頭說明,這次輕旅行總里程520公里,雖然不合乎自己的長途標準,但一連串的懶與錯,造就愜意旅行,我忘了自己的當初。
路線太魯閣橋左轉全家前右轉,到底左轉,第一叉路右轉,注意左右來車,到底火山爆發雞後面,右轉涵洞免平交道,到底左轉花5,順路不上橋取左延鐵道西側經過數個部落,一直到中油油庫,經慈濟中學,找機會左轉再右轉,一直走就台九台九丙多走幾次就知道怎麼銜接,中途有些右側舊路看狀況使用,基本上在瑞北可以左右走小路,右邊還是舞鶴台地附近,左邊就一路到樂合不用經過舞鶴台地。
附上十八年前的紀錄!
一個人的旅行--花東林道之旅 鄒仔 2004/07/15
============================
每隔幾年我一定來一趟個人化的旅遊,就像流浪一樣...。
早期登山有時特定選擇冬季攀登,然而近幾年來,高山更不自由,與其如此, 倒不如選擇自己可以適度掌控的旅行。
後來的個人化旅行, 是採用汽車, 有時是汽車混合登山健行,如果已經當爸爸的人算是老男人, 那麼老男人除了當奶爸,應該也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那麼就來一趟花東林道之旅。
其實我對 4WD 或 SUV 並不熱衷,除了攜家帶眷外,既然要個人又要自由,當然非機車莫屬,我採用的是國產越野機車,行前一些維護都算準備充份,煞車來令片清潔,煞車油更新,前叉油與彈簧更換,輪胎與齒盤,排氣管,化油器與空濾器等,當然內胎與打氣機,還有基本的維修工具也是要自己帶。
食物方面, 現在便利商店多商品也多,基本上用餐就到便利商店,當然林道過夜,爐子與帳棚也是必須的。算一算此行四天三夜,都有發票記錄,除了玉里的三十年老冰店與橋頭麵,還有夜宿台東長良到雜貨店的購買糧食之外。 而跟機車行要兩顆螺絲與上鍊條油是免費的。
另外行前寫了一個手機的網路通訊程式,結合 GPS 可即時報導路況與秀出所在位置的地圖,也會自動透過網路登錄 Yahoo 奇摩家族並發表文章。
這次越野機車最大災難是...排氣管前斷尾端騎到金屬疲勞而斷裂, 後來在長良雜貨店購買綠豆湯與紅鷹牌海底雞罐頭,晚上睡不著就拿起工具, 鐵絲鋼釘開始設計鄒仔鷹族排氣管尾段,裡面還有消音片,只能說酷!
清晨四點起來接上機車, 繼續往後的林道之旅。


時空旅者 2004 & 2014 歲末
2004 古魯林道
四度 C 的古魯林道--記歲末林道之行
===================================
鄒仔2004/12/31
我喜歡在寒流來臨的山林中徐行。
這一波寒流,我習慣騎著新買的50CC四行程小車車晃來晃去,下班後,離接送小孩僅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山下12度左右的氣溫,乾冷中帶點濕意,撐不了多久,雨會再度凝結的。
早上天氣冷特定開車送小孩上學,回到家把休旅車停好,馬上把風雨褲套在防皺西裝褲外頭,皮鞋脫掉,穿上鐵鞋內靴,套入鐵鞋,外套脫掉,換成橙色的大風衣,套上手套,毛帽配上全罩安全帽,因為時間因素,當然選擇越野機車,一股腦兒衝到寒死人溪,管制站的火剛熄滅,想必山上已經沒人了,不下車拉開路阻木頭橫桿,我已經練習很多次了,就這樣四分鐘後我就越過寒死人溪,過溪後就是蜿蜒而上,我還是不忘偶而滑胎,不過一切都是在很保守的安全限度內運作,因為山中只有我一人。
來到山崩處,我都會往山谷下的蜿蜒絹絲細白水流望去,但是今天時間要控制,上山決定不特地停車,路邊的水澗實在有趣,流下山谷斜坡都蒸發了,帶著一股輕縷煙飄了上去,我懷疑這些都是溫泉!五分鐘後來到瀑布處,路不知毀了又修,修了又毀幾次?再過五分鐘,就來到十字路口,通常單純騎車我都到這邊,或再往下的南澳北溪之前,在十字路口,拿起手機相機拍我上次綁的路條在風霧中飄逸。
此最低鞍雲霧繚繞,我拿起車前的保溫水瓶,口中啜飲著熱開水,細細品味這涼冷之意,享受山野中莫名鳥鳴,休息十分鐘後,衝下山,在瀑布稍作停留,渡過寒死人溪,一陣白煙,讓我想起書中的記載,寒死人溪就是因為山水寒到冒煙,不過我卻是搭載著文明車機,因為內燃機......讓她再度冒煙......。
水防道路,當然就是以極其輕快的速度享受寒風的吹襲,感受身體在機車上的動感平衡......接著進入市區,滿是接送學子的車潮,不安於不自由的車行,我就繞來繞去回到家中,再換回休旅車去接小朋友了。
早上答應小孩,就到麥當勞去 happy,看著電視報導,很多地方下雪了,不過那都不是我真正要的雪,我也期待在台灣給孩子真正的雪地生活,另外,有人特定跑到台北跨年,有人呼籲隔海的災難要停止享樂,不過羅東中山公園的舞台已經開始熱舞搖滾了,小朋友說他要在那邊跳舞,真嚇我一跳,當然連哄帶騙拐回家中,因為我是不會參加這種象徵性的跨年活動的,不過也可能會修正,就像我無法迅速給予孩子雪地生活,那種人擠人的爛泥雪...我...不得不接受!
2014 天堂歲月
不知幾度的歲末北溪天堂--記鞏耀之行
====================================
鄒仔2014/12/31
我喜歡在寒流來臨的山林中徐行......。
這幾波寒流,讓我懷念起獨自品味雪地乾冷的氣息,吹拂著你的臉頰,掏起你眼角的眼液,最重要它讓你感受到心的溫度。
這十年間,改變了甚麼?而甚麼又是不變的呢?生活的壓力仍舊存在,只是換了個角度,當初擔心的不用再擔心,現在的壓力又不是當初所能預見的,我和兩隻小皮蛋的歡樂時光正面臨著成長的壓力,還好當時記錄好多影像,每每重新觀看之後,啊!此情可待成追憶。倒不是惋惜,而是當初自己設定的記錄方式,如今都是寶貴的記憶湧現,還好有當初的紀錄,這叛逆小孩其實當初可是粉可愛的。
這一年來,探索山後秘密地帶,應該有五次了,都是夾帶著一些低潮的情緒,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但也完成了在野獸天堂的裸奔計畫,而上一回歸來至今,竟也過了半年了,懷念那原生烏心石的淡雅清香,還有山徑上飄來的棉絮。而這半年來,隱匿了自己,透過幾種儀式自我磨練(自虐?),有股淡淡的心酸感。
今天到達了一個先前未曾到達的地區,上回在下浪本崩壁時一直看到的月牙灣曠野----鞏耀!鞏耀小支流旁上去就是鞏芭剌。很有意思,在山野當中上網找十年前的照片,依其角度拍了幾張照片,當初十二分鐘就越野機車衝上去,現在要將近兩個小時爬上去,帶了山刀,本要從風口走自己開的山路直下浪本,臨時想到就當轉往鞏耀,在進入鞏耀前有一道山牆擋住,這種奇特的地形,之前遇過類似的,從山牆右邊乾涸小河道循跡微下行,尋找能量最低的出口,出口之後就是我的北溪,溪水冰冷,脫下雨鞋往上游尋找上回停留的峽谷,渡溪幾回後折返,而行走在陰陽之界,宛如天堂時光,讓我想起年少獨攀冰雪玉山,望著山坳的陽光,充滿著向陽的力量,而奔向山坳前,我又必須壟罩在巨大的山頭陰影之下,行走雪地陡坡,下山仍存有歷劫歸來的餘悸。收穫是「也無晴來也無雨」的人生哲學觀。
下到鞏耀曠野,察覺左邊遠方下游高灘地的紅色物體,並非山漆,所以發出了口哨聲響示意,避免嚇到人,也避免把我當野獸射擊,回頭往那地前去,沿途仍夾雜著野獸足跡,終於看到帆布與司達吉斯活動紅旗幟,旁有小支流,環境優美。而獵寮的設備不同於一般獵寮,後來得知是天主教長老教會牧師搭建的,沒有菸也沒有酒瓶。
在此優美環境下煮食用餐之後,爬升越過分水嶺回到停車處,竟然不用兩個小時,文明與原始無人地帶竟如此之近,只不過路途上崩壁陡坡,又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到達,實為可惜,卻又可貴。
回程在攔砂壩遇到兩位安裝巡邏箱且微醺的原住民,席地而坐同他們聊天,下山還要經過市區,那瓶阿比+椰奶,就態度保留。
伊,我見過你!
是嗎?我常在這邊出沒,十年前都騎紅色越野機車。
對對對!一男一女在北溪那邊!
外國人啦!
對對對!捏很大!
噗!男生啦!
這邊出沒的人種很多啦!要遇到的機會很難得!這兩人歲末太微醺,此地不宜久留,速速下山!
有時候,就會被自己習慣的山徑所制約,今天隨興之所致,探索了另一個區塊,收穫良多。
我無法再恣意奔放高山雪地,但探索那無人地帶的自由與愜意,我仍感恩與珍惜。
---
2009 年雪地聖稜:
http://youtu.be/Au1sS-6PR90
解放登山 奔馳北溪:
http://youtu.be/EC7zM7M3r-g
鄒仔。浪旅 (古魯 - 浪本 - 北溪 - 翠峰湖):
http://youtu.be/AA6NkcjgSXk
後來我有回去冰雪獨攀:
https://youtu.be/DGR7Q9BLF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