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輸入法表格係由行列科技公司廖明德先生(即行列輸入法發明人)提供原始對照表,經葉光哲先生(老刀)與廖先生共同修正編訂;僅使用 1234567890 共 10 個數字鍵輸入字根碼,特別適合於手機數字鍵盤上使用。本輸入法表格必須搭配 LIME 使用。
「行列 10 數字輸入法」於 LIME 中進行實測時,90% 以上的日常用字約只要 3-5 個鍵即可輸入。有關這個輸入法的下載資訊,請參考 http://hyperrate.com/thread.php?tid=21760。
以下摘錄自「行列 10 數字輸入法」的說明文件:
「行列 10 數字輸入法」(以下簡稱「行列 10」)係為行列 30 鍵輸入法(以下簡稱「行列 30」)字根數字化的衍生版本,二者對於文字拆碼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差異為使用 1234567890 共 10 個數字鍵輸入字根碼,來代替行列 30 中的鍵盤鍵位。本 1.0A 版本支援 Unicode 3.0 範圍(亦即包括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延伸 A 區 (Ext-A)),共二萬七千餘漢字。
註:本輸入法另提供支援 Unicode 3.1 範圍漢字(亦即包括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延伸 B 區 (Ext-B))的版本,版本號碼為 v1.0B。
「行列 10」與「行列 30」相異之處,說明如下:
1. 輸入文字時,行列 30 係以「鍵位」代表字根,如字根「日」之字根碼為 01,即對應到英文鍵盤的 "P" 鍵;而行列 10 為直接輸入字根碼 (01)(其餘字根均依此類推)。
2. 單字根碼僅按單鍵(行列 30 的字根碼 1-,在行列 10 中僅按單鍵 (1) 即可),前後皆不補鍵。
3. 輸入罕用字時,行列 10 無需於字根尾補 "I" 鍵。
4. 行列 30 每個漢字最多拆 4 個字根(不含罕用字補 "I")。因行列 10 採直接輸入字根碼的方式,故對每個漢字而言,無論是否為罕用字,最多拆 8 個數字。
5. 行列 10 亦保留輸入原先行列 30 的標點及符號組的功能。請以字根碼 (23)(即相當於鍵盤的 "W" 鍵)作為前導,第 3 碼為符號分組,如 (231) 輸入標點、(232) 輸入括弧、(233) 輸入一般符號……(230) 輸入注音符號,分組方式與行列 30 相同。
6. 為方便使用者更快速輸入標點及符號,於上述 (231) ~ (230) 10組之下再設支碼。如輸入 (231) 標點符號組時,(2311) 是該組第 1 頁的 10 個符號,(2312) 則是該組的第 2 頁的 10 個符號……(餘類推)。故當使用者熟知要的符號是標點符號的第幾頁後,就可以直接打 4 碼快速找到,例如要輸入「■」符號時,只要打 (2312) 再選第 7 個,如果不熟,打 (231) 3 碼再往後找,同樣可以找到。
7. 行列 10 新增輸入全形英文字母及數字的功能,並編入字根碼 (255)。當輸入 (255) 時即可自候選字窗選取,或亦可再輸入第 4 碼(分組支碼),以縮短選取全形文字所需時間。說明如下:
(2551):全形英文字母A至J,共 10 個。
(2552):全形英文字母K至T,共 10 個。
(2553):全形英文字母U至Z,共 6 個。
(2554):全形英文字母a至j,共 10 個。
(2555):全形英文字母k至t,共 10 個。
(2556):全形英文字母u至z,共 6 個。
(2550):全形數字0至9,共 10 個。
智慧手機雖然有螢幕鍵盤,但受限於螢幕大小,其實點錯鍵的機會還蠻高的。而只使用數字鍵輸入中文字,則因為有較大的按鍵面積,可減少錯鍵的機會。另外,部分智慧手機雖有內建實體鍵盤,但這些實體鍵盤的配置並未針對個人電腦通行的「行列(30鍵)輸入法」設計,所以並不能符合行列輸入法使用者的需要。
「行列 10 數字輸入法」是由「行列(30鍵)輸入法」衍生而來,如果你有使用 Android 手機並以行列(30鍵)輸入法於螢幕鍵盤輸入文字的需求,目前已經有「行列注音輸入法」可資運用,請自行於 Market 下載安裝即可使用。
廖明德先生釋出「行列 10 數字輸入法」對照表的初衷,並不僅限在智慧手機上使用。因為 Android 手機移植輸入法十分方便的特性,故選擇在 Android 手機上先行推出;長遠的目標在於和各家手機業者洽談合作,將「行列 10 數字輸入法」移植到傳統手機,透過數字鍵讓所有手機都可以快速方便地輸入中文字。
歡迎參觀我的臺語 3C 部落格「老刀烏白講」:http://knife-tw.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