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專屬單車模式時,Google地圖僅會參考機車路線給出建議,路線裡可能會包含一些不適合腳踏車的道路,比方上橋、汽機車共用道...等,有了專屬的單車模式後,Google地圖會納入單車專用道一起規劃,也會避掉汽機車專用,無法騎上去的道路,提供最適合的路線。

更特別是會標出建議路線的坡度變化。如果有多條建議路線,就可以選擇要平坦路線,還是快一點但要爬坡的路線。

正好家人就是每天騎河濱自行車道上班的族群,試著用新功能規劃單車導航,發現大部分路線是符合的,的確會把自行車道納入規劃,但還不是全部,部分路段難免還是將一般道路規劃進去,而且為了安全,我們騎腳踏車時也會去鑽機車比較少的小巷,或是牽著走一段人行道、散步道抄近路...等,這些就沒有在單車規劃時納入。

但我想小路太多,可能有點難將所有小巷子都加入規劃,所以建議看Google地圖建議的單車路線外,再加入自己老司機的本事

還有兩個工具可以善用,一是Google地圖也一起在台灣推出單車路線圖層,你也可以這圖層,看看能否避免騎上一般道路,或是要爬坡的橋,雖然可能遠一點,但安全一點。單車圖層功能會陸續推出,我剛看iPhone上有了,Android上還沒有,不過可能每支手機狀況不同,大家就不時刷刷看上線了沒吧。

二是Android Google地圖在詳細路線路線資訊旁,會有街景提示,可以先點進去看看這裡的路段設計,有的搞不好道路很窄要跟機車擠,或是爬坡幅度也可以先看一下。

不過我想規劃正確度會隨著更新越來越好,或是車友們也善用回報,建議Google地圖規劃更好的路徑吧。
#但該如何警告阿嬤不要因為是腳踏車就逆向愛怎麼騎就怎麼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