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拉滴賽,今年5月才買車
視覺系的我
卻花了半年時間才找到一台藍白色的公路車
從彬嫂騎的平價AVAIL到屎門騎的碳纖AD3
從最頂級的AVAIL ADVANCED再到平易近人長風弟弟的COMP 1
2010.05.08
我卻在不可思議的5分鐘之內
決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公路車 SL1鋁車
一看到這圖裝就愛上了
有avail沒有的殺氣
有comp 1沒有的輪組
沒錯,就是它了!!!
騎四年的登山車的我,現在要砍掉重練了
未來我要好好消化黑人哥給我的課題
seanfu2007 wrote:
如果寶珠買公路車.......
我會常常抽考她下列題目:
1. 右手變把如何變到小飛輪大飛輪
2. 左手變把如何切換到大盤小盤
3. 平地、 上坡、下坡的齒比大約是幾對幾?
4. C夾的特性為何? 與V夾的差異?
5. 上把位、下把位、休息把位的使用時機
6. 何謂立骨盆的坐姿?
7. 下坡的姿勢為何? 如何站在踏板上降低重心?如何夾座墊穩定身體?
8. 下坡要抓那個把位?
9. 胎壓該打多少? 如何打氣?
10. 如何更換內胎
11. Enzo早川的「公路車完全攻略」買了沒?
12. 有沒有每天用握力器練握力
昨天第一次上路,在平地真的感覺輕松很多, 而且還不會換檔

一路的劍中劍就用同一個變數上去了
我要趕緊和我的新車合為一體呀~~~
先練練河濱先吧!
=========================================================
2009.11.05 呃.... ...姑娘沒買啦... 不要再勸敗了!

雖然我沒有真正的擁有公路車
試乘過阿彬的車以及娟娟的Kuota Kharma之後(她參與過幫內巴拉卡&史考特最後一次週三行程)
就像娟娟所說的;
「騎乘姿勢不同導致重心位置的不同」=> 肩膀痛、肚子痛、手掌痛

有鑑於幫內登山車大出走的文彥、邱哥、Paul、歐文; 還有即將也要離開MTB行列的威爾斯....
最近都換上了自己人生第一部公路車
這篇文章才油然而生...
我想
各位換上卡踏這等配備就不是太遠的事了
謎之音:還好近期有小葳加入MTB行列才讓登山車的我不覺得孤單呀~~~~~

幫內放毒和被勸敗的最好例子就是阿彬和邱哥
在邱哥不斷被阿彬拐騙之後成了最佳拍檔

阿彬時時給于技巧上的指導和糾正
而邱哥不計年齡上的差異認真向阿彬學習

謎之音:放毒的做到指導的責任,被觀敗的要虛心請教
當然沒有被毒到卻自行想買公路車的
也一樣可以向幫內前輩請教滴
我想他們會很樂意指導的
像黑人哥、小謝哥、阿彬、SAM、狗狗G....等
像Off Road阿里就是我的老師
像On Road有問題會問彼得
騎車要自己摸索很困難
有人指導會比較快
或許是公路車齒比關係
以友人娟娟來說
她在騎乘初期花了很長的時間出車來摸索公路車....
男生或許會比女生更快進入狀況也不一定!
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問題~
姑娘碎碎念的認為
剎車、過彎、上坡、下坡等平路以及山路的勤練過後
熟悉車子性能並從中慢慢調整自己的騎乘姿勢去讓自己更為精進過後
當自己人車合一時再建議換上卡踏
但原則不變的是 - 不求快,安全最重要!
總結豬兒的嘖嘖念就是說
在各位還沒有熟悉自己公路車性能之前
不一定要上卡踏
誰說公路車一定要上卡? NS200K也有人穿阿成那種托鞋騎RB比賽咧 (只是很醜罷了)

安全最重要
等摸熟了公路車之後再上卡吧,我的車友們
PS:都忘了小折、登山車也可上卡... 呵,那就以上也包含這2種車車嘍

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