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救地球 - Luxgen7 SUV EV+

怎麼看上去覺得後懸吊是非獨立的設計啊? 是這樣嗎?
Luxgen 好樣的真的要出電動車...可是我一直搞不懂為何Luxgen 都出大車
小弟我覺得電動車比較適合出小車跟一般轎車適合一般上班族用,開砲就是SUV..有點無言
說真的我覺得電動車技術不是問題,除了電池以外
我認為電動車跟吃油車,油秏成本沒少一半以上真的沒代大吸引力(當然要把電池等秏材算進去)
畢就CP要高大家才會比較不考慮一些電動車的不確定因素
我記得去年12月政府有放話說電動車是未來重大的政策,....不過過一段時間了好像沒啥消息了
最近有消息的是我們政府出1.6億開發鋰電池...給誰開發就不知道了,至於充電站好像沒啥訊息

我看電動要上市我看最少要3年

xummer wrote:
按照規格表裡的數據,
>350km@40kph,那就是大約續航不到9小時,電池容量是45kwh,所以這樣算下來平均功率只需要5kw啊~

那個續航力應該是油電混合?
...(恕刪)


您搞錯了,350km@40kph 是說以40Km/h???40KW???定速,續航距離是350公里。電動車有一個最佳效能速度,就像汽油車一樣,有一個速度是最省油的。如果以全速180KW輸出,也就是相當於於汽車的全油門,那理論上最久只能跑45/180= 15分鐘就.....沒電了。
實在是看不出跟救地球有什麼關係......
給點小建議


其實網友比較喜歡中肯的文章
(來Mobile01就是要知道東西的好壞在哪,才知道要買什麼)

可以寫好的地方

但不好的地方請一定要鞭

版主的文章把每一台車都寫的很好

就變成了百分之百的廣告文...那..其實我看官網就好了

或者....寫廣告文是你的工作呢? 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 我還是比較希望看到網友真心的分享文)




既然如此 就來小小的給裕隆一點建議

首先....我去台中車展看過這台車

老實說...有點失望

因為內裝的質感.....實在對不起他的車價

塑料感很重...很cheap的感覺

我承認電子配備的確很豐富

但大部分的消費者 需要是一台扎扎實實的好車

會被評為電子花車的原因可能不單純是因為電子配備不好

而是 當你基本的車內質感都做不出來 雖然有一堆電子配備 也是枉然啊....
(姑且不論衛星導航是不是很難用等軟體的問題)

然後車展業代說 因為SUV還沒量產 這台車不是量產後的版本 所以質感比較差
(手套箱還被玩壞)

這...這是理由嗎? 你一台車放在這邊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來看

放一台還沒準備好的車子出來展覽................不知道別的車廠會不會這樣

總之開上路就知道 你會有多少時間來把玩這些電子配備

我建議跟某電視機廠牌合作 把卡拉OK也整合到液晶螢幕上算了......

最後要呼應前面....那個mark和車頭真是.....


看起來很好騙 wrote:
問個外行問題
個人所知一般充電電池大容量的話會有自體放電的問題
2000mAh的電池充完1週不用他的電量也只剩下1/3了
現在另外有賣低自放的充電電池
這台車這麼大的電池容量有自體放電的問題嗎?
該不會充飽以後放車庫一週後開出去開到巷子口就發現沒電挫起來


你所說的充電電池或低自放充電電池,
是鎳氫電池,
鎳氫的記憶性雖小, 但是自耗電率很大,
因此才有低自放的鎳氫電池.
但是鋰系電池的最大特點就是自耗電很小,
光電池芯一年的自放電比例才20%.
所以如果以充飽的情形下,
放一個星期應該不會整個電池電量就耗光光,
而且電動車本身也會有電量顯示, 就像是汽車的油表一樣,
這種電錶會比你我筆電或是手機的電量顯示來得準確,
當油箱快沒油時, 你會去加油,
同樣的, 當電池快沒電時, 你就會去充電吧.
sniper59 wrote:
LUXGEN品牌才出...(恕刪)

dear 板主sniper兄
我回文不是針對您老人家
只是對該公司的抱怨
既然明明沒有新聞,卻還一直用舊文爭取曝光

這是我所不知的,我也不該把對廠商的不滿轉嫁至您老兄身上
是我的錯,小弟在此跟您道歉
你的文章小弟拜讀很多,都很不錯,希望不會影響您往後發文的意願
我也贊成推出在最後即將定案的版本就好了,然後大家給點意見,就小修一下即可上市。不過現在他們的想法是:反正離定案還早的很,先丟出來讓大家批,到最後再決定要怎麼做。
我想是這樣吧。謝謝您的來信。
這個年...頭都變了!
看了各位大大的發言
有一各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在討論的
就是有人對於電動車覺得不環保 因為他充電的來源還是會產生CO2
我覺得這應該是政府的問題吧
裕隆是做車的 不是開電廠的
應該不能苛求他賣電動車 還要去開各生質能源發電廠來充電吧
環保的決心是看政府的魄力 希望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
在電動車這各新興領域中 裕隆很努力結合台灣的優勢 想要在這各領域發光
車子的專業我不是那麼懂 能開就好 不過我頂肯定他的努力
在新車上市前 就把這台車的資訊揭露 我覺得不錯說
新品牌重新出發 讓消費者知道 然後收集負面的評價改進
不代表他對這品牌認真經營的決心嗎?他的皮椅真的是
期待他的房車
在下哥哥是從事汽車相關產業,以下文章是他一邊感到心酸一邊打出來的
小弟投身汽車產業已有數年,都是負責現場製程部分至於哪部分就不明說了,有些資訊要跟大家分享,這台車是委託相關台灣汽車協力廠研發,但量產後全部移型在大陸製造,這台納智捷算是大陸進口的,這對國家贊助的汽車業,卻把工作機會與錢都留在大陸,這對台灣汽車製造業來說算是雪上加霜了,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因為他的重心以後都是在大陸了,他的大陸廠已經跟大陸車廠合併了.可想而知為何政府要急著簽ECFA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財團與政客正在破壞台灣的工業結構.請大家好好想想這台車是台灣的榮耀..還是對岸的?這次的LU單下來了但是老闆卻知道這是為人作嫁現在幫他們設計成型在大陸組裝後以高價銷來台灣的平價進口車?這是台灣要的嗎?是各位心目中的台灣之光嗎?.........或許這是現階段大部分財團的抉擇..也是我們現在協力設計人員心中長長的嘆息跟無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