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aq77 wrote:文章見人見智,不需要...(恕刪) 進口汽車零件有15%的關稅進口整車約18%那問題來了,日美系國產車不少零件都是進口後在台組裝故,那15%也收了不少去但號稱台灣研發生產的那智傑呢?要不要先公布一下國產零件跟進口零件的比例?不然以一個全車台灣生產的車,沒理由比日美系進口/國產車貴或是同樣價格
其實我覺得問題是出在台灣產業轉型失敗耶。代工本來就會被便宜的人工取代,之前台灣賺錢的時候沒有建立夠多品牌起來,現在景氣差要創立新品牌就變得比較困難。所有國家的產業都是靠模仿別人的技術起來的,對岸現在就跟以前的台灣很像,至於以後會不會跟台灣一樣走下坡就看他們的本事。電腦我覺得用國貨的人就很多阿,台灣大部分的筆電應該都是雙A牌的吧?
qwaq77 wrote:文章見人見智,不需...(恕刪) 不是我們不支持國產,而是國產商品不給力啊自己的東西賣給自己人還比較貴,甚至品質好的都輸出到外面,這是老闆們腦子不太對,支持不下去就如你文中自己提到的,明知中國最會偷、仿,還要過去設廠,就因為勞工比較便宜,到頭來倒光光活該
說真的錢也是自己辛苦賺的如果辛苦賺了錢 要花錢買東西無非就是買自己想要的買自己認為值得的如果辛苦賺了錢 要花錢買東西 還得搞意識形態......甚至被意識形態批判...只有在封閉的國家和社會體系才會去宣揚意識形態認為自己的產品最好 最棒有形的商品是可以被客觀評比的如果綜合條件評比之下 就是不如其他產品 或與其他產品有差異那就是個事實搞意識形態並不會讓自己加分和刺激消費 讓人倒胃口提升產品競爭力才會讓自己加分
AES wrote:延伸一下, 相同的觀念, 如果墾丁的住宿便宜, 就沒有必要去日本所屬的海島..(恕刪) 您說的是也 亦非也觀光旅遊並不只僅有消費而已每個國家有各自的風土文化可以去看看他人跟台灣有什麼不一樣的而很多時候都會發覺台灣有台灣的好也會發現台灣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