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狼神 wrote:我是不信你自己敢買啦(恕刪) 老弟內心深處的真正意思是:從來沒買過萊斯萊斯的“台灣郎”,基本上就沒有任何資格來評論Rolls-Royce啦…‥最後總結:冰原狼神老弟,請問您買過萊斯萊斯任一車款沒?
nycity10001 wrote:全車系國五排放 是要賣個屁????大陸人還是比台灣愛地球~................(恕刪) 老黃曆的事兒!中國國六排放汽車銷售最新動態▼2020年2月21日,有消息稱,中汽協向相關部門提交了推遲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建議。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中汽協已於幾天前向相關主管部門遞交了關於延遲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提議。從去年7月1日起,“國六”排放標準就已經在國內大多數城市內實施,車企及經銷商採取各種舉措趕在政策實施前完成了“國五”車的清庫存工作,來不及清庫的國五車型則調往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城市繼續出售。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國內壹些未正式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城市的經銷商手上,還握有壹批急待清庫的“國五”車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的購車需求被抑制,對這些經銷商清庫造成了很大影響。”許海東表示,中汽協針對這些還未清庫的車型,向相關主管部門提出適當延遲“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的建議。對於中汽協這壹建議,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通過的可能性非常高。“疫情期間,不是淘汰企業的機會,而是壹個讓企業共度難關的特殊時期。”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2019年,多省市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讓不少車企措手不及。按照相關政策規劃,2020年7月1日起,“國六”排放標準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但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战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到,2019年7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汙染嚴重的重點區域和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7月1日,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共計15個省市已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甚至有城市宣布直接執行“國六b”標準。目前,未完成“國六”排放標準切換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雖然這些地區急需清庫的‘國五’車型數量並不是很多,但此次疫情的爆發卻影響了這些地方經銷商清庫存的進程。”崔東樹表示,如此次“國六”標準如期實行,將給車企和經銷商帶來較大的經營壓力。許海東告訴記者,此次中汽協提出延遲實施“國六”標準,壹方面是因為此次疫情的爆發,影響了壹批還未完成“國五”車型清庫的經銷商清庫進程,中汽協建議相關主管部門能將這批車的上牌時間往後延,同意這批車輛能全年上牌;另壹方面則是針對現有的壹批符合去年“國六”排放標準卻達不到今年要實施的“國六”排放標準要求的車型,建議“國六”排放標準能針對這些車型適當延後。對於中汽協這壹建議,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內某車企高管表示,非常期待這壹提議能夠通過。去年“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前夕,各車企為完成“國六”排放標準的切換,除加快推出“國六”排放標準車型外,還聯合經銷商紛紛採取“特賣”方式加快“國五”車清庫,甚至有經銷商打出了5折優惠銷售標語。“這樣的賠本銷售,對於企業和經銷商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如果企業和經銷商還為趕在7月1日前完成清庫存,而大幅降價促銷,將對它們的生存能力造成威脅。”崔東樹表示,“中汽協延遲‘國六’排放標準實施的建議,可以給企業更多的緩沖時間和生存機會。”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就身處“寒冬”的國內車市更艱難,尤其對2月及後續幾個月銷量影響巨大。“疫情期間,消費者外出機會很少,汽車銷售為抑制狀態。疫情結束後,這部分消費者購車需求將得以釋放。”許海東稱,2020年,我國車市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仍不容樂觀。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也表示,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控制,生產生活逐步恢復,後期汽車的補償性消費需求將顯著增加。下壹步,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出臺進壹步穩定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減輕疫情對汽車消費的影響。同時,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促進汽車消費。
在台灣并不是一個可以真相越辯越明的社會,本來已經不想再回應了,可是有人繼續堅持購置稅不應該强加在車輛售價裏,有人攻擊我為納牌護航,也有人舉出汽車之家實際的車主成交價格攻擊我強詞奪理(我是很歡迎有憑有據的實際證據來討論的,但是必須瞭解那些數據的實際内涵),甚至還有人譏笑我可能是台流之類的,逼得我不得不再繼續深入研究,花了數小時,整理了這篇發文,它會很長,所以有興趣看的人,請保持耐心,仔細消化我提供的資訊,否則勿入。還是要再談各種稅負,因爲不先將兩岸不同的稅制分辨清楚啊,就無法以公平的裸車價來合理比較。1. 購置稅:因爲還是有人不同意我對購置稅的見解,所以我只好在繼續深究,提出更多可令人信服的資料,以下是百度全科對購置稅的解釋,有興趣的可以鏈接讀全文:購置稅重點摘要如下:- 购置税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购置税制设置范围内相关财物的行为和财产征收的税收。如车辆购置税等。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 在购车环节中,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采取轻税政策,即征收额都很低。美国的车辆购置税属于地方税,各州收取比例不同,最多的州也只有6%左右。而在购车环节,欧洲只征收增值税,各国税率不同,意大利和法国在20%左右。- 鏈接以下,美國購車稅負就可以看到一篇文章説明在美國購車時的稅負,包含與大陸一樣的消費稅與購置稅,但是裏面沒有提到牌照稅。- 解讀:購置稅不是大陸獨有的,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都有徵收,歐洲各國則不徵收購置稅,因爲歐洲的增值稅率非常高,台灣也沒有徵收購置稅,因爲貨物稅已經高達25%以上了2. 消費稅與貨物稅:請點以下鏈接讀全文:消費稅貨物稅重點摘要:- 消费税(Consumption tax/Excise Duty)(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可从批发商或零售商征收。消费税是典型的间接税。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消费税实行价内税。- 貨物稅與消費稅的英文都是Excise Tax,只是台灣不知爲何不像其他國家命名為消費稅。3. 牌照稅:- 有人認爲大陸購置稅就等於是台灣的牌照稅,只是大陸是一次性高額徵收,而台灣牌照稅是按年徵收。你可以在看以下文章:美國牌照稅- 重點摘要:Pay your tag fee before your birthday:Tag fee 就是汽車的牌照稅, 一年繳一次,一般約在$200-400 之間。由於各州法律不同, 所以繳收的方式和金額也不太相同。但一般都是在生日之前必須預繳下一年度的tag fee, 不然就會被罰10% 的罰金。- 我女兒在美國上大學時有買車,每年都要繳牌照稅的,繳稅後拿到一張貼紙,黏貼在車牌上,警察會檢查的。- 大陸不是沒有牌照稅,只是名稱不同,稱之為車船使用稅,這麽説明了,不知道是否夠清楚了嗎?- 擔心還是有人不服氣,爲什麽大陸不叫牌照稅呢?(就像台灣叫貨物稅不像其他國家叫消費稅,高興就好啊!),我還是再科研了一下,請看以下鏈接:使用牌照稅工商稅車船稅根據以上資料總結:- 大陸本來是有汽車牌照使用稅的,已於1973年簡化,并入工商稅。- 工商稅包含多種稅負,車船使用牌照稅只是其中一種,因爲重複徵稅與其他多種理由,到1984年工商税制全面改革,工商税划分为增值税、产品税、营业税三种税,所以使用牌照稅就沒有了。- 所谓车船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应缴纳的一种税。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有车族需要在投保交强险时缴纳车船税。可見車船稅是大陸檢討稅制時,發現遺漏的項目,才於2007年復徵的,我猜想,特別命名車船稅,是因爲不想重複使用以前取消的稅名稱。寫了這麽多,附上那麽多資料,我可以總結了吧!大陸消費稅加購置稅 = 台灣貨物稅,大陸增值稅 = 台灣營業稅,這些都是與車商無關的,扣除這些後,兩岸都以裸車價來比較才是合理的。回到車價討論,我就從善如流,採取汽車之家裏面有的“車主價格”(據我瞭解應該是真正的車主購買後上傳的實際裸車價)的大陸全國平均價與台灣的牌價為比較基準。(雖然也有人說,台灣納智捷也不是真正的不二價了,其實還提供了很多優惠的,但是,我就忽略不計了)我重新修正了我的Excel表格,納入了Altis, S3, U5與URX來比較,我都盡量以配備接近的來比較,如果配備有比較重要的差異,也都有注明了,請鏈接以下:兩岸汽車價格比較表容我總結一下:1. 銳3(S3)- 有人拿銳3的2016年1.6L手排款,折扣價7.44折為例,我相信數據是真的,但是,這明顯是在清理3年前的庫存的大折扣價,而且台灣根本就沒有手排款,我就無從比較起,最後挑選了都是自排的大陸1.6 L CVT旗艦版 - 2016款(成交折扣率是14.7%)與台灣的1.6 L AR環景旗艦版 - 2019款來比較,結果是裸車價相差74%,如果是用大陸的成交裸車價(不含購置稅),價差就變成94%,這也就是很多人認爲大陸售價只有台灣一半的誤解。而且呢,拿2016年款庫存貨來與2019年款相比是合理的嗎?另外,兩者的配備有相當大差異(表格裏都有注明)難道都不需要考慮嗎?2. U5 – 我挑選了大陸1.6 L 旗艦版(成交折扣率是12.9%)與台灣1.6 L 環景版,兩者都是 2019款來比較,結果是裸車價相差77%,如果是用大陸的成交裸車價(不含購置稅),價差就變成97%,這也就是很多人認爲大陸售價只有台灣一半的誤解。但是,請注意兩者的配備有非常大的差異。3. URX – 我挑選了大陸智進版與台灣智行版來比較,兩者配備稍有差異,但是不會很大,因此更好比較,由於URX剛剛上市,目前還查不到車主成交價,就暫以成交折扣率是10%來比較,結果是裸車價差是49%。4. Altis - 我挑選了大陸1.8 L 油電混合精英版與台灣1.8 L 油電混合旗艦版來比較,大陸成交折扣價只有1.5%(可見豐田之强勢),台灣成交價根據我谷歌了一下,應該有2.5萬,這兩種成交價的裸車價差是43%,但是,大陸的配備比台灣好太多了,如果是相同配備,那麽價差就非常可觀了。我還是要重複我曾經做過的總結:1. 我從來沒有否認大陸納智捷的售價遠低於台灣,我只是不相信會只有一半,才認真的瞭解稅負的差異,以及搜集可靠的價格與配備的差異,據以公平合理的評估比較。結果也的確證明納智捷S3與U5的價差非常大,但是有部份是因爲年份與配備的差異造成的。URX的話,目前的價差應該比較小,當然仍需要觀察後市。2. 我瞭解大陸台灣兩地市場規模,成本與競爭是完全無法相提并論的,因此,兩岸汽車售價有不小的差異是普遍的事實,才會以大家深知的神A為對比,數據也顯現了價差高達49%,而且台灣的配備還輸了很多。3. 如果還有人不認同我分析比較的數據,麻煩你們,不要空口白話,請仔細審閲我的表格裏的所有數據與公式,再清楚的指出我的錯誤,這樣才有辦法理性討論。真心期待,本人開的這個樓,能提供一個公開,公正與理性的討論空間,而不是淪為謾駡,污衊,譏笑與諷刺的論壇。有些人老是扯到與本樓主題無關的事情,對不起,我不是寫手或納排捍衛隊,也沒有任何興致回應,請你們不要再浪費我的時間與版面了,有很多其他有關納智捷的論壇,就拜托你們去那邊盡情發揮吧!最後是關於個人,有人批評,暗示我是納牌寫手,其實我都一直偷笑的,不想多予理會,但是現在有人譏笑我可能是台流之類,還將老一輩的臺幹臺商都拖下水,視他們為恥辱,這不但污辱了我,也污辱我認識很多兢兢業業的臺商朋友們(年輕人,聽我奉勸,不要這麽污衊一個你完全沒聽過沒見過的人,會有報應的),本來不想自吹自擂的,現在只好囂張炫耀一下我自己了,讓你知道你是污辱了什麽樣的人:- 我最後的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美商化學品經銷代理公司共22年,其中職位台灣總經理6年,大陸總經理11年,2003年外調上海,負責中國區(含香港),從50人盈虧打平的公司,經營到170人,營業額25億臺幣,稅前利潤大於臺幣2億。- 2015年退休回到臺北,現居住於價值超過5000萬的豪宅- 手上的股票現金價值數千萬- 大陸仍然保有兩套商鋪,價值超過1000萬人民幣,租金收入每月5萬人民幣以上。請問你去哪裏找到我這樣的台流?當然啦,一定有很多人認爲我吹大牛,我不可能公開以上的證據,如果不相信我,想挑戰我的,而且願意提供適度的名譽賠償的話,請私訊我,我一定提供讓你滿意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