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訊】不到80萬買到兩百匹+倍適登避震器!Luxgen U6 GT藍調倍適版限量登場

裝上倍適登之前有調查過台灣的路況了嗎?
做為一個快三十年老司機、剛出社會時待過裕隆賣過A32的半個業內人
看它靠一招「改內裝」聲名鶴起,卻也注定了一輩子都是電子花車
玩代工玩了半個世紀,自有品牌也做了十幾年
結果到現在一顆引擎也沒有、一個底盤也沒有,更別提變速箱和車體結構,所有和車輛核心技術扯上邊的事,它一件都沒幹
二十年前看少主搞冰箱、HUD、大改內裝之類的就意氣風發,心裡兩個字「呵呵」
現在嘛...人都走了,算了,還是那呵呵兩字懶得改了

如果要替LUXGEN寫個墓誌銘,我大概會寫:
「始終如一.萬年不變」




什麼你說它還沒倒?

「呵呵」
royle67
果然是老司機! 可人家改內裝也可以吹捧成 少康中興耶
nycity10001
阿斗非浪得虛名~!!!!! 抖到現在還在保護牠 讓台灣全國人罔顧生命開爛車
果然這篇文章
酸民都聚集起來
酸民
加油
extreme pig
產品好,自然就不怕別人酸!東西爛,整天擔心酸民。
tedjackyx wrote:
Luxgen這品牌坦白說真的蠻多創新的!
手機連車機(投放)功能
戰鬥機式伸縮的HUD
鷹眼360度系統
開門防撞系統
車底透視
福祉車(恕刪)


tedjackyx大大

您上面說的前瞻性的電子功能

也是身為科技控的小弟四年前

要換車時走進台北新生南路納智傑

賞車的原由,Luxgen 在成立之初打出智慧科技的口號

但是科技的全稱是科學技術,是先科學化

再技術化,Luxgen有在基礎科學上下過功夫嗎

站在一個消費者或是科學家的立場實在無法接受

沒有用心的投入汽車工業的基礎科學技術

引擎、底盤、變速箱、

這些核心技術上連一項都拿不出手的廠牌經營者

Luxgen 沒有提高全車零件的自產率,

至少一部汽車最重要的

引擎、底盤、變速箱、行車電腦及電系控制總成

要全部在台灣生產,短期可以以購買國外成熟設計

的方式在台生產,長期都必需以在地團隊自行研發的產品

就以十年後的今天 Luxgen URX為例子

還是在沿用20年前法國MATRA的設計的貨客兩用底盤

當初的品牌名稱中的genius也未見對

ADAS的本土自主創新研發,

所以到了今時今日Luxgen的車本質上來說

就是車台原始設計是買法國的

變速箱是買日本的

ADAS是買西班牙的

平平都是汽車廠為何Luxgen就是沒有

研發核心技術自製能力(底盤/變速箱/自駕)

核心技術永遠都是品牌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如果現階段還沒有,那就踏踏實實搞研發、

鑽研技術,把消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目前Luxgen的形象離這個要求是還有一定的距離的。

Luxgen 目前只有承認技術差距 、直接面對差距、努力縮小差距

最後才能迎頭趕上。

就要知道只有真實的自主掌握汽車

工業的基礎科學技術再從中找出可以突破的地方集中資源

去攻克它成為技術賣點,引擎、底盤、變速箱、行車電腦及電系控制總成

要全部的技術都要均衡的投入資源研發,不要再有技術點

被他人或他國在技術上卡脖子。

這邊從圖書館及網路上找了許多有關汽車產業的資料

1.商業周刊:第660期P.166; 第767期P.124; 第774期P.96
2.天下雜誌:第254期P.66;第255期P.66
3.遠見雜誌:第199期P.202
4.管理雜誌:第345期;P.42 第559期P.100
5.卓越雜誌:第151期:P.24

通用汽車自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

使得日本的豐田汽車因其「豐田式生產」而趁勢興起

而2000年韓國的現代汽車以十年保固和低廉的售價

在北美的汽車市場搶下一塊灘頭堡

日本的豐田汽車和韓國的現代汽車之所以會成功,

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售價比他廠便宜,

一個新進入汽車市場的汽車品牌

在還沒有建立起消費者對其品牌信任和認同的時候

本就該用售價策略來搶下市場份額

也只有搶下市場份額才能夠支撐下去

才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反饋

從而將產品迭代來迎合市場

以上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果然這篇文章酸民都聚(恕刪)


網軍們冷嘲熱諷你說是酸沒關係,但是銷售量沒起來你也要說是酸麻?何不檢討一下網軍說的話也許真的是提納智捷想,而不是酸
zhctc
沒有理可以說,只能一直說別人在酸了。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然這篇文章
酸民都聚集起來
酸民
加油

如果靠吹的話,可以讓銷量變好,那你就更要加油了。
pmet wrote:
在還沒有建立起消費者對其品牌信任和認同的時候
本就該用售價策略來搶下市場份額...(恕刪)

不喔
你單看品牌命名,就知道當初嚴董想的是什麼
"奢華、高級、大氣、智慧"
所以品牌才成立沒多久,就砸錢研發沒市場的7CEO
其實人有錢了,通常都會有這毛病
那就是報酬低的看不上眼了
就像市井小民買股票
有點閒錢都看台積聯發
誰去看10元金融股
叫手握千億資產的嚴董去作低階車
這輩子不可能的
iamboss wrote:
勇敢地收掉這個品牌吧~
雖然創辦人已經仙逝
但是前景願景都不容許這品牌再燒錢下去...

其實不收掉才是聰明的喔
去年裕隆已經提列244.6億資產減損
直接關門,更多的納牌資產就會在帳面上轉成負債
就拿這些倍仕登避震
或者研發一半死不推出的MBU舉例
納廠不關門,在財報上它們就是資產
有變現能力跟融資能力
關門,這些就是垃圾
裕隆財報要“再一次”認列更多損失
這會嚴重影響整個集團的金流
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在這裡並不存在
最好還是用未來在裕日賺到的錢
慢慢地打消納牌的虧損
集團的財務能力才能健康長壽一點
tedjackyx wrote:
Luxgen這品牌坦...(恕刪)
別扯大陸打壓了,去看看大陸賣60萬台幣的UNI-T什麼水平,再看看同價位的U6什麼水平。
不到80萬買到兩百匹

哇...

打爆KUGA 180耶...

讚....



我還是繼續開我的KUGA 180好了..

妥善率再怎麼不好..

總比..那天突然被車廠下架..變成孤兒還來的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