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baojinbao wrote:
引言 2013-05...(恕刪)
我可以保證有多幾顆安全氣囊一定比較安全.
我被側撞過,對方開5,60吧.我車紅燈剛起步,被對方從前輪前側撞.
我的車是德國車,整個車頭被撞到從A柱前都歪了.人有繫安全帶,
我被撞後頭整個撞到A柱,差點都非出去.在台灣,不是你開多快,你是不是安全駕駛,
怕的是一堆闖紅燈,不遵守規舉的人好嗎.
還有,大概沒幾個人知到被15km低速從背後撞是啥感覺吧.
一樣有繫安全帶,人可以從椅子上彈起來撞到車頂...脖子可以扭到幾天不能動...
買車不要不信邪.真的讓你遇到一次車禍,多出來的氣囊,多幾百公斤的車身就讓你值得了.
現在多花點錢買安全一點的車.以後可能就讓你少斷些骨頭.少流點血.
這也是IIHS之所以建議選購每種尺寸等級車種不應挑選太輕得(碳纖維等超高價車種例外),因為通常材質的動能吸收力差異有限,剩下沒辦法擴散掉得動能終究要由人體承受...
這句話真是重點了....以國產1.8車格來說,最重和最輕可以差到200KG,之前質疑過輕的兩台車時(這兩台的特徵都是偷掉後內鐵,其中一台美國販售版本-美規有後內鐵且大樑較粗,重量多台版多80KG),馬上被品牌護衛隊說F1車子也很輕也不安全囉??還說幼稚?安全和車重完全沒關係
高級品牌的旗艦車款,性能車,用的不是碳纖維要不然就是鋁合金等高強度重量輕的複合材料。成本都非常高,
國產車沒有一台會用的!!!!!!
手工碳纖維or鋁合金,成本太高,一樣只有幾百萬,上千萬的旗艦車款,性能車才會用.
車輕不代表不安全---只適用於高級品牌的旗艦車款,性能車....
在台灣 有許多賣的好的車的輕量化=減去後防撞鋼樑+前防撞鋼樑變細+大樑變細或大樑直接偷掉
至於"兩點式"安全帶還是有可能胸腔骨折,腹部因安全帶拉扯導致嚴重外傷及內出血致死 等問題國產車有零星幾台有全車系五個座位都是三點式安全帶可以參考了.
eclair_lave wrote:
要看是賣哪種版本的日.....這也是IIHS之所以建議選購每種尺寸等級車種不應挑選太輕得(碳纖維等超高價車種例外),因為通常材質的動能吸收力差異有限,剩下沒辦法擴散掉得動能終究要由人體承受....(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