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找AVL都可以成為被砲的點其實會這樣做也是參造新公司很多廠商的SOP新創廠商在品牌研發上沒有知名度,甚至所需的技術跟生產線不夠,自己開發零件只會被民眾不信任看看中國車廠甚至手機廠,不都是再宣稱,某某零件是哪個大廠製做的因為不說,大家就不安心,只好拿國際廠商的產品或是認證來進一步提高信任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之前納廠做碰撞沒事幹嘛送去西班牙實驗室,不就是ARTC撞的大家都不信嗎?其實自己生產的商品對民眾沒有信任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其實生活四周到處都有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偽日系的冷氣要強調壓縮機是日本製造的
Amduscias wrote: 新創廠商在品牌研發上沒有知名度,甚至所需的技術跟生產線不夠,...(恕刪) 都已經50年的老廠說自己是新創公司我看只有那個logo是新的不要這樣消費新創公司好嗎很多新創公司都很有競爭力的納廠已經被人看破手腳幾十年如一日的無長進跟黑心
不懂, 不買它的車, 這麼關心它幹麻??還是又要回到原點, 繼續批它拿補助??做也酸, 不做也酸...把車廠當拼樂高積木, 這麼會說, 怎麼不去拼一台出來~你要批它不好, 好歹你也去試乘, 再來說, 如果你只是拿那個Logo來批,那水準也太低了吧!!
這次附上說明文是不錯,雖然我有點懶得看,也不是很懂,只是,調整空燃比的的確確是首項要務,為何之前納廠沒想到要調空燃比??另外,調低空燃比後,要擔心的應該是起步時的油門反應!調教得好的話,就不會影響,調得要是不好,起步無力感會很重。另一方面,我有點好奇,原廠這次附的說明文中的數據是上路實測?還是實驗室跑出來的?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差異性?最後,希望這方法真的有用,這樣子我們這些提建設性誎言的人才不會再背負酸民的臭名!不是很懂,只是針對納廠缺點提意見卻被當作他牌業代、酸民,是哪一種邏輯...納粉認為我們只針對納廠攻擊,然而,其實只要車做得不好我們都會攻擊!諸如大有問題的DSG(最近好像改善了)甚至最近我常跟朋友提到BMW的引擎工藝退步了(4.4L輸Benz的4.0L)有進步我們也會好好的鼓勵與認同!但前提是,要先做到及格~只是從50分升到55分,依然不及格我們可是會看不下去的!最後,加油,納廠車主&納廠全體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