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大陸售價到底比台灣便宜多少?只有納智捷在大陸與台灣有如此的售價差異嗎?

Irish Coffee wrote:
住價值超過5000萬(恕刪)


哇 每個納粉的都是有錢人耶
真是太了不起了


讓我想起在某論壇說只有500萬要買二手賓利的
月賺35K
FREDXXXX wrote:
哇 每個納粉的都是有(恕刪)


還有版上一位開U7,說車子一直開不壞,要買GLB他老婆不給他買!

說到豪宅,清明節又快到了,我去年燒了一棟豪宅、2間透天店鋪、幾千萬的冥幣、一大堆幽冥銀行股票、一部賓利、3個傭人及司機給先人,不知道豪宅在那邊有沒有增值到5000萬了?店鋪有沒有租出去?我清明節去爻杯問一下!
Irish Coffee wrote:
住價值超過5000萬的豪宅
股票現金價值數千萬
持有大陸房產超過4300萬台幣
租金收入每月2、300萬

億來億去的身價開納智捷S5,還真是低調,還真不符合囂張炫耀的個性!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會不會是秘書訂車前誤會成呐牌呐5呢?
本來是要買Audi S5,又美又會跑,結果秘書不懂車買了台呐5回來
只好含淚免強開開看,結果無法忍受只好送給親戚
TrashGen wrote:
會不會是秘書訂車前誤(恕刪)


那真的是很辛酸
一樣都是S5,光是看納牌P圖的質感,再看看AUDI S5,LXG S5看起來檔次就差多了。



都已經是退休的人,應該沒有秘書了。說到這個不得不提一下,大陸以前很流行一種生活保姆,除了24小時照顧生活起居和飲食,還幫忙解決生理需求,10年前我看過幾個老一輩的台商僱用生活保姆,只要有錢,撒尿都有人幫忙扶著龍根。

多年前上海遇到一個台商,在上海九星市場(上海最大的五金市場)租個店舖,找當地小廠貼牌代工做設備,見到人就吹噓他生意做多大,出門都帶小三、小四去應酬,江湖人稱"洪大俠"。4年前還遇到過一次,到處向台灣人搭訕,200、300元人民幣的借(乞)錢(討)。在那個風光輝煌的年代,很多台商和高級台幹講話都是從鼻孔出來的,到現在,中風、洗腎、跑路、妻離子散的人一大把,有些人連台灣都回不去,即使回去了也沒房可住、沒親人可以依靠了,這些人就是台流(台灣人在大陸的流浪漢)。
昨天發文後,我就預料仍然會有很多的酸言出現,而且這些酸言一定又是毫無根據只是逞口舌之快的人身攻擊,所以我就等到今早在一起觀讀雅文,統一回覆,也是最後一次了,因爲聽得懂的早就理解了,聽不懂或是蓄意不願意懂的,我再說一百遍也只是浪費我的時間與精神而已,身爲資深公民,我想提供給年輕人的經驗與理性溝通的責任義務已經足夠了,無需再重複了。

有人攻擊我身爲美商總經理竟然連Excise Tax都不懂,硬説Excise Tax是消費稅,還說百度百科不可信,這就扯到政治去了,令我非常厭惡,因爲我們純粹只是在討論車價裏面的稅制而已,百度有需要連這個都提供錯誤的資訊嗎?拜托吧!不要如此無限上綱。何況,我已經提供台灣對Excise Tax 的翻譯與含義,很清楚的將消費稅納入Excise Tax之内,美國也有消費稅,而且内含State Tax, City Tax & County Tax,這裏面根本沒有消費這兩個字眼,你是不是還要跟我爭議美國沒有消費稅?美國爲了壓抑高耗油量的車輛,額外徵收了Excise Tax,翻譯為貨物稅沒什麽不對,這與消費稅包含於Excise Tax沒有矛盾啊!

坦白説,以前我真的沒聽過Excise Tax,這有什麽可恥嗎?我是化工本科的,從未讀過財經會計方面的書,我一生的工作幾乎都是化學原料的經銷代理買賣,我的業務與Excise Tax一點點關聯都沒有,不知道是完全正常的,但是,我每次發言之前,一定上網查資料有了根據才發言,每次查資料不可能完整,也謝謝有人提供了我本來不知道的或沒有查到的,所以才能持續補充更完整的資料或更正我的錯誤,譬如說,一開始,我不知道大陸裸車價内含消費稅,因爲雖然我在大陸期間,公司買過10輛以上的車,但因爲消費稅内含於裸車價,所以我并沒有特別注意,但是申請上來的請購單清清楚楚列出外加的購置稅,我當然就很瞭解啊!也有人糾正了我不應該用大陸的牌價來比較,因爲成交價有很大的議價空間,也有人糾正了我疏忽的台灣油電混合車與適用小貨車的貨物稅不是25%,這些有憑有據的資料,我都非常感謝,也立刻從善入流,馬上更正比較表,呈現出更正確的數據供大家參考,到目前也沒有人再質疑我的數據了(如果還有,真的非常歡迎與感謝)。

過程中,我不慎的用了XX不妥的字眼,立刻引來反彈,攻擊我為納牌寫手,我也馬上反思自己的不對,因爲我一直强調的是一個理性有憑據的討論環境,我也立刻抱歉並收回不妥字眼,我這麽柔軟的態度,還是引來衆多的譏笑,諷刺,謾駡,更有人完全沒看我寫過的所有内容,就諷刺我億來億去的低調的開S5,還有什麽買二手賓利,清明節燒豪宅之類的等等,這些話語傷害的到我嗎?可笑之極,但是,我還需要保持溫良恭儉讓的低姿勢嗎?待會再來反擊,先再炫耀一下,我已經説過,擁有一輛A8是五年前退休回來才買的新車,去年底德訂了530i,等待三四月交車,7年前買的S5是因爲那是全家都在上海,偶爾回來用車,何須花太多錢?唉!這些實在都是非常無聊,我真是何苦來哉!

學習某人讓我反擊一下吧!台灣現今社會充滿了無業在家的宅男,魯蛇,啃老族,無時無刻在網路上漫游,發表各種的酸言酸語,更有人是依靠1450謀取一些違背良心的錢,可憐啊!台灣社會就是充滿了這類寄生蟲。以上,我可沒有針對任何人哦!請不要對號入座。

最後再回到正題吧!昨天谷歌一下“兩岸車價”,才發現其實2018年就已經有人在01開了一個樓討論,ETtoday就有報導 - 網友盤點6台車兩岸車價,我很快的略讀一遍,並與本樓做了一些比較,摘要如下:

- 那個樓是用牌價直接比的,忽略了大陸的購置稅(後來的人也有提出修正),所以,我扣除了所有的稅負之後的比較才是公平合理的。
- 同樣的,很多人分析了市場規模,成本,自製率,稅負,競爭等等影響售價的因素,覺得拿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來比價是很無聊的事。
- 6台車裏,S3的差價還算是比較小的,我想當時S3的引擎問題還沒爆發,所以大陸售價維持在正常的範圍,才不會有像現在一樣那麽大的價差。
- 看來,現在兩岸的含稅價差變得更大了,我認爲原因有(1)大陸增值稅減少了4%(2)購置稅也減少了1.7%(3)大陸市場更加競爭了,因爲銷售量下滑而車廠更多了或投入資金更多了
- 該樓主於2017/08/10開樓,那時發言聲援他的人很多,酸言酸語比較少,他在同一天針對稅負方面回應之後就銷聲匿跡了,不像我笨笨的,一直搜尋資料,一再補充並更正公式數據,還被多人譏笑,諷刺

好啦,要跟大家bye-bye了,感謝很少數支持我的,也感謝有些酸我但是有提供我正確資料的人,至於其他那些無的放矢,空口白話的,請你們自重吧!我看到你們在所有的納樓幾乎無役不與,一直重複敘述一樣的話語,真的是太容易了,一點腦力都不需要動!繼續努力加油吧!那一天把納智捷搞倒了,你們也就可以解脫了吧!
扯那麼多稅是幹嘛? 模糊焦點???

貴兩倍就貴兩倍 少了稅就不貴了????

那怎杜拜也是便宜一半?


美商總經理? 開納5 該不會是納牌經理吧?

怎我認識長年在大陸做生意的 台灣這不開都還有賓士 BMW X6 ....................


最後 別學九嬸 說bye 就bye了



我覺得應該比較的是!!!

不同國家的 母國價與大陸價格差異!!!

例如:日本國內 altis 售價 與大陸altis售價!!

然後再來看納智捷國內與國外價差!!!

這樣才可以看出是不是母國賣最貴!!!

根本的原因在於"母國賣最貴"這點讓人不滿!!!

而且樓主的學經歷如此豐富,應該不難看出,

問題在產品競爭力不足,而不應該歸納為酸民所致。

一個有競爭力的產品怎麼酸都沒用的。
單就所謂兩倍價來說是因各種狀況下才有到差兩倍

如果您就只是對著所謂的兩倍辯論那您是贏了

但您的標題可不是如此而且有誤導嫌疑(要比就請用品牌當地銷售價跟大陸比)

稅不稅的我是懶得看那麼多了

簡單的說

對岸空車價就是比台灣高不少

而且以這兩年來台灣可是都比對岸要賣得多

按照各位幫納廠說話的都在說大陸規模市場不一樣

所以比較便宜

可台灣已經是納廠最大市場了

而納廠寧願給對岸利多也不願給自己家的消費者

然後支持者再叫著說對國產品牌好一些??

納車是真的沒那麼差

納廠剛出時台灣人也很支持

可惜小老百姓沒那麼多錢去支持所謂愛國貨 被弄一次就掰掰

或許只有您這些大老闆才能把上百萬不當一回事能一直支持了
仗著年紀大,就那麼點淺薄的知識,一幅教訓人的嘴臉,還別人的是錯的,就只有你對?
把馮京當馬涼,胡亂套用,臉都被搧了,還死鴨子硬嘴。

台皮陸骨的車,已經被台灣人看破手腳,連大陸人都早已唾棄,呵呵了!
wecocbc1 wrote:
昨天發文後,我就預料
..................................
...................................
..................................
好啦,要跟大家bye-bye了,感謝很少數支持我的,也感謝有些酸我但是有提供我正確資料的人,至於其他那些無的放矢,空口白話的,請你們自重吧!我看到你們在所有的納樓幾乎無役不與,一直重複敘述一樣的話語,真的是太容易了,一點腦力都不需要動!繼續努力加油吧!那一天把納智捷搞倒了,你們也就可以解脫了吧!(恕刪)


說的棒極了~~~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

【wecocbc1兄】,請息怒……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台灣LUXGEN是不會等待這些人....




最後總結:
(1)

UP5測試車搭載全新開發的2.0升直噴渦輪引擎,估計最大馬力超過300hp......


(2)
2020.02.07
2月7日郭台銘先生轄下鴻海集團宣佈車廠重大投資案,正式簽約與裕隆汽車集團合作,華創車電以技術人才作價,鴻海出資7,944,000,000元,雙方合作成立新公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