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gen 為何無法成為台灣的多數(集思廣益)


evil_dick2 wrote:
一大堆人一直砲什麼台...(恕刪)

我倒想請問您何謂高級?又納智傑又符合了哪些高級品牌所必須擁有的條件呢?
chiang:加減點一下啦,不然最近要買server,總價快5百多萬,貴到想罵髒話.......
雖然說愛用國貨是不錯可是台灣汽車的品質似乎還是趕不上國外不是嗎
吃油怪獸 妥善率差 安全配備不足 造車水平低 只有價格堪比一線大廠

另外現在又多了一點會影響消費意願 那就是老闆嘴比屍臭還臭
evil_dick2 wrote:
一大堆人一直砲什麼台灣品牌價格為何不便宜,我倒想問為何台灣品牌價格就該便宜?難道台灣人的車就該廉價嗎?台灣人不能做高級品牌嗎?

品質性能或許有待考驗,但價格是跟廠牌自身定位有關!!認為台灣人自己做的車就該便宜,通常就是潛意識覺得台灣人比不過老外!!...(恕刪)


什麼都爛憑什麼賣比人貴
很現實的 台灣一堆商品就是輸外國一大截
太耗油了!!!

在油價越來越貴的年代,追求低油耗,是基本需求了.至少這是我開過後換車的最主要理由~~

peterpan4355 wrote:
我仔細的回想我曾去過...(恕刪)

這個問題很簡單
luxgen出的車子車價約70~100萬
台灣路上主要車子大約都在40~70萬的車價
所以當然無法成為台灣的多數
加上喜歡利用愛國主義行銷
很多只要沒買的人常被酸到
看看德國人所得跟當地寶馬價格,
你就知道它一點也不親民〜
因為沒三寶 + 神人的加持
sonofgod123 wrote:
什麼都爛憑什麼賣比人...(恕刪)

我愛炸海苔 wrote:
這個問題很簡單lux...(恕刪)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重點 還是 價格阿 .... 光是沒啥產品 打的過 toyota就是一大原因 .
真搞不懂嚴老闆,要創立一個車廠行銷是整體的!整個地區保養廠/後勤展店不要錢嗎!

每天都是燒錢,銷量上不去就永遠賠錢....難到要賠到一個褲底,磨光耗盡理想..........

如果說 Luxgen在台灣賣掛或被定型成為一個二級車廠,那[裕隆]花幾十億豈不白花,何不老老實實做個 代工廠!
我還沒聽說過全世界任何一個大廠在母國被本國國民捨棄還能放眼全世界!台灣市場是小,但沒有國人給予的[人氣]那來POWER,走到最後就是[越走越心虛]。

嚴老闆在尾牙力挺 HTC時是讓人多麼感慨台灣人要以品牌創造下一個新世代,那種無耐的力量是有多大!

不過我愛台灣,每個人都愛台灣,但我不用 HTC。全因威盛!一個曾用拉高股價坑殺台灣股民的老闆給我感覺她愛自己勝過台灣。可嚴老闆不一樣,起碼普普讓我們這些素人們感受你是一個有真情愛這塊土地的大老闆。所以我們都期望你能成為下一個王永慶成為台灣立足全世界的領頭羊。

一切都是價位,真的賣太貴

台灣賣第一的是TOYOTA(當然包括計乘車量),Luxgen價位就不應該超過他同級車的價位。以目前來說 Luxgen最大問題是油耗!,但相對性的安全性是好過日本車。既然在高油價時代又沒有政策性補貼!車價定位就尤為重要。要超越 TOYOTA不是妄想,只要貼著賣第一的 TOYOTA來打就有機會。同型車相對包括零件都比 TOYOTA便宜(5%以上)。PS:別忘了在美國韓國車就是這樣吞噬日本車打下的江山…

台灣人會算!台灣人也會比!台灣人更會感受你的誠意!台灣人會覺得我們的待遇超越外國(尤其是大陸市場)。愛國心必然自起。既使多花點老本養車台灣人也會認命。既是 Luxgen有些方面無法超越日本車台灣人也會一頭栽下去挺到底。就算 Luxgen在台灣受售價比其他區域低也不會影響全世界部局(比如大陸:他們本國品牌車本來就比國外便宜,Luxgen在大陸受價落差更證明他是境外品牌),一來總量影響不大,再者更會讓世界人更認知你是來自台灣的唯一。

請嚴老闆算一算,如果Luxgen5 Sedan銷售量超過Corolla Altis(其他車接近就好),每月都在2千以上甚至於更高成為相當比例的市佔車,嚴老闆的保修廠光在大台北數量就需翻了幾翻!零件運轉率也翻了幾倍!其他附加管理養廠成本都可達到損益甚至於更賺,搞不好國外貿易商都來串門…….股價更是不在話下…….市佔率高週轉率大那能伸展的理想乞不更大。請嚴老闆好好參考參考吧!

還有一點實在搞不懂,為何還出個TOBE牌子。當初與大陸車廠為何不以另類貼牌方式歸在Luxgen之下(比如Luxgen TOBE Q/W…就好像NISSON有Bluebird/March,TOBE就成了 Luxgen其一型號),把Q/W'way導向計成車市場及低價款國民車(想想如果標誌是[L]後面品牌貼著是Luxgen TOBE),如此整個品牌/後勤保修等不是更優。車款不可能幾年內全面到位,但借力打力也是種方法。用時間去換空間,避免資本損耗擴大,路不是更寬廣。

真的,價錢才是主因。在當今這個社會(實在不願扯上政治)台灣人被這個大管理分為給搞到很失落,不務實很難判斷誰才是真情真意。台灣人都愛台灣,企業主要用[台灣]也要做相對投入,國人才會有感於心。不管到那裡只有自己人(咱們都是台灣人)相挺的力量才最實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