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小黃 wrote:沒有吧有的話不會剩5...(恕刪) 官員們常常說環保不能無限上綱,經濟發展與環保要兼顧的,但實際上就是要經濟不要環境的另一種說法而已。但是開後失去的環境再也回不來了,石虎不見了就永遠不見了;再說開發是富了誰,還不是大財團與官員及民代吃肉,頂多再附近的百姓喝喝湯吧了!
jar4812 wrote:再說開發是富了誰,還不是大財團與官員及民代吃肉,頂多再附近的百姓喝喝湯吧了! 依據長輩回憶,幾十年前搞10大建設時,社會上也有這種聲音。(from 黨外)如果那時候10大建設因此就停了,不知台灣今天會是什麼鳥樣子。難怪經國總統力排眾議:『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auxo wrote:支持與否,不妨先看看一篇評論,請搜尋[ 石虎公發爐],要多一條沒用的柏油路幹嘛?...(恕刪) 石虎與人為鄰的命運:石虎危害行徑最惡名昭彰的是偷吃雞...台灣的石虎最早於1870年由英國駐台灣副領事的博物學家史溫侯採獲標本而記錄,在全世界共有12個亞種,台灣的石虎目前和中國大陸(東北除外)的族群列為同一個亞種。1940年,日本博物學家鹿野忠雄的記載中,石虎廣泛分佈在台灣全島,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地方均可發現其蹤跡,對台灣的老一輩長者來說,石虎並不陌生,卻常把牠歸入「害獸」之列。石虎危害行徑最惡名昭彰的是偷吃雞,早從1996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就收到一隻因為到雞舍偷吃雞,而被雞舍主人以獸鋏捕捉到的石虎,牠初到野生動物急救站時,身上還有至少兩個獸鋏,最後傷重不治死亡。這樣的案例並非少數,但只有少數會被送到急救單位,對於這樣的狀況十分憂心,利用獸鋏僅是其一,訪談雞舍主人時,他們總提及雞隻受危害時,常以毒餌對付石虎,而且往往很有效,這是否和許多地區的石虎消聲匿跡有關?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columns&id=2150PS:個人非常支持保育石虎,但是因為石虎喜與人為鄰偷吃雞習性,應該及早設立類似墾丁國家公園梅花鹿復育站方式著手.[拜託!不要選舉完了,你們這些動保團體又消失無蹤了..]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A2%85%E8%8A%B1%E9%B9%BF
RR wrote:依據長輩回憶,幾十年前搞10大建設時,社會上也有這種聲音。(from 黨外)如果那時候10大建設因此就停了,不知台灣今天會是什麼鳥樣子。難怪經國總統力排眾議:『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恕刪) 十大建設其實並不成功,還算成功的只有高速公路與鐵路電氣化,頂多在加一個中鋼(這算不算成功還很難說,污染了環境,少數人獲利)。不要被蔣經國神話迷惑了,當年花哪麼多錢,只得到如此的績效還敢說成功。台灣起飛是得力於當年全球經濟的強力需求,再加上台灣人的勤勉,與政府的關係不是那麼大(至少不像KMT宣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