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車主團結起來,要求納廠換新引擎不就解決了嗎

台灣發大財 wrote:
第一、召回的S3中,瑕疵率是1.5%

第二、馬自達只因為「召回後還有30輛有問題」,就要二次召回了,但到現在原廠車主都組不起自救會,顯然大多數車主並沒有問題。

第三、外廠連兩百輛團修都要來本版違規發文,那表示兩百就是個檻了。


在車安資訊裡面的資料是納智捷提供的,所以是否是真實數量是不得而知的,另外就目前網上看到的文大概有近30例,所以納智捷認為確實有問題的86例中有大概3分之1的人上網發文?這發文比例高的也太嚇人了吧!

召回就代表是全面性的問題,所以XPRO2打廣告說是「所有S3都有問題」你也不能怎樣,但合理來說應該是「所有S3都有淺在風險」才對。

S3有問題的引擎累計到召回發怖時間是86例,但納智捷並無提供統計數字與取樣分析,至少在網上發文的人沒有人的車子引擎被納智捷拆回去分解,所以發生積碳、抖動、熄火的原因與電腦版本的關係性納智捷至今也沒有具體說明。

說真的,我原先對於這具東風引擎的召回過程與內容甚至是XPRO2怎麼修正的並沒有太興趣,也不是很想好好檢示;但總有人要在網上跟大家提出召回有用外廠怎樣的文章,如果還有人要再提這種話題那麼我就帶大家來檢查下納智捷是多麼爛好了。

今天我們來檢示一下納智捷在召回時怎麼說:




無論是S3還是U5在瑕疵可能影響都是「導致車輛於低速滑行時引擎抖動,積碳嚴重時甚至熄火,以上現象恐有影響行車安全之疑慮。」,而原因都是「由於開發廠商對於引擎/變速箱控制軟體調校未盡完善。」,因此我在此問所有人(無論你是路人、納廠、寫手、納粉還是納黑)三個問題就好:

第一:
如果依納智捷所言是因為引擎軟體調校未盡完善,那麼可以請納智捷說明一下當初是怎麼通過環保署的空污認證的嗎?是跟WV集團的柴油門一樣有後門嗎? 異常積碳代表容易出現燃燒不完全,那一具容易在待速與低轉速出力行駛出現燃燒不完全的引擎是怎麼通過空污認證的? 還是這具引擎其實根本就不合格呢?

第二:
如果這具引擎是容易在燃燒室積碳,那麼是否在排氣管路與空污防治元件上會容易發生積碳呢? 在召回發怖前有討論嗎? 有人能說明嗎? 為何不一同在招回時處理呢?

第三:
納智捷在S3開發中的測試理應針對各版動力系統軟體設定執行過封閉道路高里程的耐久性試車,與10萬公里的實際道路測試,為何當時並未發現該版軟體會有積碳等情況?亦或是測試車輛與上市車輛動力元件不相同呢?

光是召回資料內容就以令人不解了,我們還沒對照XPRO2提出的資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事是經不起對照的,與大家共免之。
姚峰琳 wrote:
都已經是納版上出了名的胡說八道了,還想繼續帶風向喔?

在那邊要車主團結要求納智捷換新引擎,浪費車主時間!

今天納智捷如果有誠意的話就直接發個通知叫車主回廠換新引擎不就得了?


馬自達也是在車主檢舉之後二次召加終身保固
怎麼會是「浪費時間」呢
車廠沒有誠意就要團結起來逼他,而不是要車主花自己的錢去外廠當凱子


之所以不敢這麼做,不就是換了新引擎硬體瑕疵還是在,一樣會發生積碳量異常、抖動、熄火。到時候就真的紙包不住火,引擎硬體瑕疵不認也不行囉~


Rally Bear已經踢爆了,外廠只是「大修工法加零件精工」
只是廣告吹成「引擎再造」、re-engineering
現在誰還信外廠的工法啊

既然只是「精工」,那設計就沒有瑕疵,只是零件公差的問題
而公差是機率,也不是每一台引擎都有問題
外廠護衛隊為了怕外廠賺不到錢,拼命洗車主不要向原廠爭權益
真的是用心良苦
台灣發大財 wrote:


馬自達也是在車主...(恕刪)


還在馬自達,我上面發的你有本事回答我嗎?
Rally Bear worte:
無論是S3還是U5在瑕疵可能影響都是「導致車輛於低速滑行時引擎抖動,積碳嚴重時甚至熄火,以上現象恐有影響行車安全之疑慮。」,而原因都是「由於開發廠商對於引擎/變速箱控制軟體調校未盡完善。」,因此我在此問所有人(無論你是路人、納廠、寫手、納粉還是納黑)三個問題就好:


我是納粉,我先回答!!!!XXXXD


Rally Bear worte:
第一:
如果依納智捷所言是因為引擎軟體調校未盡完善,那麼可以請納智捷說明一下當初是怎麼通過環保署的空污認證的嗎?是跟WV集團的柴油門一樣有後門嗎? 異常積碳代表容易出現燃燒不完全,那一具容易在待速與低轉速出力行駛出現燃燒不完全的引擎是怎麼通過空污認證的? 還是這具引擎其實根本就不合格呢?


很早就有案例,但這些車輛都還不到驗車期,所以具體情況不明,

目前5年內有驗過的,就是Xpro2修正後的那輛。



手邊蒐集到有相關狀況的資料是這個。


Rally Bear worte:
第二:
如果這具引擎是容易在燃燒室積碳,那麼是否在排氣管路與空污防治元件上會容易發生積碳呢? 在召回發怖前有討論嗎? 有人能說明嗎? 為何不一同在招回時處理呢?


這也已經有案例清流H大已經幫大家爭取免費換含氧感知器!!!

S3保固範圍內免費換含氧感知器,並為MPV新買i-key鑰匙套開箱。



Rally Bear worte:
第三:
納智捷在S3開發中的測試理應針對各版動力系統軟體設定執行過封閉道路高里程的耐久性試車,與10萬公里的實際道路測試,為何當時並未發現該版軟體會有積碳等情況?亦或是測試車輛與上市車輛動力元件不相同呢?

光是召回資料內容就以令人不解了,我們還沒對照XPRO2提出的資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事是經不起對照的,與大家共免之。


我自己做過的表格不多說了。數據01跟外廠網頁都找的到。

Rally Bear是第一個踢爆外廠只有「大修工法+零件精工」的版友
也就是說 DFMA16沒有設計問題,只有公差的問題
所以雖然我沒有汽修專業,Rally Bear的問題還是可以解答

Rally Bear wrote:
第一:
如果依納智捷所言是因為引擎軟體調校未盡完善,那麼可以請納智捷說明一下當初是怎麼通過環保署的空污認證的嗎?是跟WV集團的柴油門一樣有後門嗎? 異常積碳代表容易出現燃燒不完全,那一具容易在待速與低轉速出力行駛出現燃燒不完全的引擎是怎麼通過空污認證的? 還是這具引擎其實根本就不合格呢?



可能是因為測試的引擎沒有公差問題。

第二:
如果這具引擎是容易在燃燒室積碳,那麼是否在排氣管路與空污防治元件上會容易發生積碳呢? 在召回發怖前有討論嗎? 有人能說明嗎? 為何不一同在招回時處理呢?


這題我不會,但也要一開始的「如果」成立。


第三:
納智捷在S3開發中的測試理應針對各版動力系統軟體設定執行過封閉道路高里程的耐久性試車,與10萬公里的實際道路測試,為何當時並未發現該版軟體會有積碳等情況?亦或是測試車輛與上市車輛動力元件不相同呢?


可能是因為測試的引擎沒有公差問題。

光是召回資料內容就以令人不解了,我們還沒對照XPRO2提出的資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事是經不起對照的,與大家共免之。


Rally Bear踢爆外廠說"re-engineering"是「什麼鬼啊」
重挫外廠的可信度,外廠果然禁不起對照
台灣發大財 wrote:
外廠果然禁不起對照...(恕刪)


單看單一車款銷售量得知民眾對於該車款是沒有信任度的
也就代表原廠並沒有對於這次事件有過完善的處理

原廠果然禁不起對照
我一早看到就飽了!。。。。如果引擎設計只有公差問題那麼問題就大了。。。
如果公差一大會造成缸內壓力不足,或者燃燒效率差,也會造成不正常磨損。引擎還有變速箱是車廠非常重要組件。
引擎內部又細分大小波司,還有曲軸平衡度,連桿重量,缸頭設計,汽缸床又分汽門角度*氣密度*凸輪軸跟汽門要搭配,噴油嘴又分新的科技缸內直噴等等。。
引擎潤滑系統就不談論,那關係到引擎耐用度。
變速最基礎4速沒有自手排,重點換檔時間內部電腦要控制閥體,那些如果沒有控制就會沒有力速度沒辦法出來。。。大財哥。。。
去翻一下修復手冊。。。我還有談論到渦輪增壓(那個引擎內部機件要強化,跟自然進氣引擎不同)
台灣發大財 wrote:
Rally Bear...(恕刪)


零分,加「如果」是給你面子,納智捷自己都在召回寫低速積碳。你還是先好好想一下怎麼回吧!在回下去只是讓納智捷倒更快而已。
Rally Bear wrote:
零分,加「如果」是給你面子,納智捷自己都在召回寫低速積碳。你還是先好好想一下怎麼回吧!在回下去只是讓納智捷倒更快而已。...(恕刪)


這應該是他真正的目的
台灣發大財 wrote:
Rally Bear...(恕刪)


就針對你第二點
就已經會積碳,所以原廠召回程序才會是清積碳和更新軟體

你不針對問題回答,還在逃避故左右而言它阿
還如果成立的話勒,就已經成立了,你還再扯
現在你又知道如果的意思囉?
那可以回答一下如果和若的差別了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