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215x wrote:
側撞沒有配備側邊氣曩...(恕刪)


撞擊測試不單看車體變形量,假人身上還有感應器(撞擊/加速力紀錄)跟假皮膚(擦撞傷模擬)與染色塗料(撞擊分佈確認)
會把假人的感應器數據及其他資料一並做分數判定,事實上MPV的正撞,側撞跟後撞的部分,除了側撞沒氣廉被主動扣分外,其他幾乎都能拿到高分或滿分,這樣假人的G力承受指數跟傷害程度都應該表現不差才有機會拿到
補胎工具組
沒練過很難用吧
我有2組
覺得給專業用其實比較好
還是你們說別的
補胎劑
我就沒用過了

撞擊測試共撞了29次 值得加獎
車室空間還真的沒有變形

eclair_lave wrote:
撞擊測試不單看車體變形量,假人身上還有感應器(撞擊/加速力紀錄)跟假皮膚(擦撞傷模擬)與染色塗料(撞擊分佈確認)...(恕刪)


終於有專業的了,
其實撞擊測試結果的分數看的主要是那個假人身上的感應器讀數而不是車子。
測試單位的網站公布的報告都是用一個人的圖形來表示,
這個人的圖形身上分為幾個區域,
再用顏色來表示這個區域所受到的傷害程度。
從影片看車室的完整度只能知道至少這台車安全性有一定的水準。

Luxgen測試後是四顆星,
代表這部車對車上乘客的保護有四顆星的水準,
不是代表車子撞擊後車殼的慘狀有四顆星,
所以前面提到甩鞭效應的疑慮應該是可以放心,
至少我認為有四顆星水準的車子應該不致於會有嚴重的甩鞭效應。
至於少了側氣簾搞掉的那顆星...
我是很希望Luxgen可以在之後的車款補回來。
有關側氣簾,上次看車時問SALES,他回說因台灣人坐後座沒有繫安全帶的觀念,反而會更危險(就像前座一樣),所以才沒有。

但我有問他說,那為何不做個開關感應就好?(就像歐系車,兒童安全座椅在前,安全帶扣上,但須使用有此功能的安全座椅,副駕氣囊無法使用)他回說會回覆給公司,但我覺得他應該是說說而已
怎麼惻撞的假人狀態只出現約兩秒,其他惻撞鏡頭都是遠鏡頭~撲撲~~好笑喔
有安全氣囊的前撞就佔了幾乎整個影片的時間~~哈
之前看到一台wish在台88被撞..
只有一句慘不忍睹...
第三排都潰縮了...裡面如果有人因該往生了...
當時後面小貨車才小傷...
bowofgod wrote:
終於有專業的了,其實...(恕刪)

有個觀念想澄清
後撞造成的甩邊效應和車體無關!!
和座椅及頭枕的設計有關
但有時配備主動式頭枕並不代表一定安全
好的設計甚至不需要主動式頭枕就可以達到防護效果
總之就像碰撞測試要試了才知道,不是數氣囊數就知道安不安全
目前針對邊效應的防護觀念還有待加強
甚至Euro-NCAP線在也還在測試階段並未加入記分
2008歐洲主要車型甩邊效應的測試結果
http://www.thatcham.org/ncwr/pdfs/researchnews-whiplash.pdf
j808010 wrote:
http://www...(恕刪)


雖然不專業的,
看感覺車剛性蠻夠的,
採用歐洲車底盤果然有差!!
22K wrote:
之前看到一台wish...(恕刪)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幾年前一輛花縣高官之子開賓士C180(前兩代車款)在路口停等紅燈
沒想到被後方的SARVIN從正後方極高速追撞
結果沒有氣囊的SARVIN車頭毀壞,車主僅輕微挫傷
可惜這位賓士車主與女友被這後方車高速而來的SARVIN
當場給擠到往生了,現場只留下被完整被擠扁的半輛賓士

賓士車的安全性懂車的人絕不會懷疑她

只是車禍的碰撞方式不同,撞擊當下的雙方的狀況我們也無從了解
未必就能從被撞擊後的結果就可以馬上來討論車輛的安全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