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n wrote:
然後愛用國貨小老百姓...(恕刪)
真中聽~~~~~~~~~~
叫普羅大眾多用(錢賺進口袋也不好好上進).只知道自己吃香喝辣.不然言董買了Bentley GTR(他不只這部好車而已)那麼多台名車也學一下別人全拆了它.不然拆一台也好(別人好像是拆賓士).然後複製一台類Bentley GTR拿出來賣也好.最少有點成績.
完全跟目前政客一模一樣.老百性當炮灰.我享受成果.
不是不愛國貨.是保護過頭.但阿斗還是阿斗(天命).沒法成為現代集團.也就是乖乖做組裝代工吧.
香港或很多小國家也沒汽車工業一樣經濟好的很.新加坡就是一例.更別說有那個國家沒汽車工業就經濟飛不起來而滅國.而是看自己體質去做適當的產業.
明明是5號半的腳.偏要去跟9號半的爭大小.
說過了台灣汽車業(還不敢說它是汽車工業.底盤.動力2大基礎都沒一個影)真的是起不來的.因為保護4.50年了還是在組裝代工.想想跟看看別人什麼叫做汽車工業吧.不是組裝好能動掛個國產車就是汽車工業.一些研發設計.動力研發設計.安全研發設計.材料研發設計......等.看看裕隆有這些嗎?
我也很想台灣有汽車工業.但只能說做不起來就別鑽死胡同吧.好像沒汽車工業就會滅國一樣?汽車工業沒那麼偉大啦.你公司倒了你就活不下了嗎?不就是再找一家公司做.不是嗎?生命會自己找出路的.不是嗎?
恨鐵不成鋼啊~~~~~~不如去提煉鋁吧.沒汽車工業不是羞恥也不會滅國.是看自己體質能力(選適合自己的做).組裝代工好也不錯啊.企業能賺錢.我相信嚴董早看清這點了.穩穩賺比較安全.不然不會一直沒進步.你把組裝代工做到好.沒出小毛病.即便是拿別人引擎.底盤.跟別人的電腦系統.懸吊系統.不出一大堆小問題.掛國產車賣.國人還是會捧場跟支持你的.重要的是要有心把關好自己的品質.(台灣沒那環境.市場太小.無法造就出美.法.德.日.義...等真正的汽車工業的.人家是沒把你當汽車工業國家的.把你定在零組件製造跟組裝代工的地位)就好好把這部份做到第一.一樣會賺錢的.經濟一樣會好.不會因為這樣而滅國的啦.不是嗎?
做不到別硬撐.硬撐又打不進國際市場(不是沒試過不是嗎?).別打壞自己身體.好不容易有賺又賠錢.
除非.......不說了免得又被說賣國(其實裕隆已經做了.希望你能拼起來.).不過要達到真正叫汽車工業的規模的話.我相信嚴董應該再20年一樣達不到(台灣真的沒那本錢.人才.環境).不過還是加油吧.有夢最美.尤其又是您父親的願望.我是真的不看好啦.
理性看待不是嗎?
webin wrote:
然後愛用國貨小老百姓...(恕刪)
我僅就經濟發展來看
w大大用"階級差異"來達到說服老百姓
這就是民/三/自論述的核心
資本主義社會本來就是這樣的結構
不然馬克思為什麼會非常痛恨這種資源分配不公的社會
世界的大船都航行到這條路
你我又能如何
穿喜裕西服總比沒西服可容來得好吧
等到台灣真的邊綠化淪為衛星工廠後
大概後代就要穿更等別的衣服了也說不定...
最近不是有台灣企業家說"三星太可怕了"
但應該是"韓國政府太可怕了"...
---
這個版常常會爭論
大概都是有人用質性的結論來評量化指標的結論
不然就是反過來,用量化的指標結論來質疑質性的論述
這也難怪啦
兩種研究的群體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結論
學校都叫我們看待任何事都要"客觀"
但...唉...
---
不筆戰
尊重每個人的發言
感恩...
qalup.damalasan wrote:
我僅就經濟發展來看w...(恕刪)
q大說的也沒錯
但那是理想
但現今實況是國產車已經保護夠久了
比如march居然一種車型在台灣搞了14年
以日本車的改款週期這該是另一項台灣奇蹟
如果不是廢汽排放不能達到新標準,廠商應該是抱著賣一台賺一台心態賣到現在
廠商在保護中養成惰性,反正市場保護下消費者沒得挑
要買就買,不買拉倒
徐董這句話最傳神------嫌貴不要買
保護國貨得到的回報是被剝削,那真是夠了
在大家愛用國產車,可以促進台灣產業的前提下
q大可以去查訪桃園或台中汽車產業聚落
看看這幾年有多少沖壓廠的產能閑置
而車廠使用的所謂亞太件比例增加多少
相信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下
產品夠好自然有人捧場
當產能滿檔
就開始cost down
而車廠也不會因為在台灣賺了錢
就會只在台灣生產的
否則為了追求更多利潤
還是會到海外設廠,再引進便宜的零組件組車
除非國產車在底盤,變速箱或引擎有其無法取代的核心技術
否則上述情形無法避免
而這正是國產車的軟肋
國產車是否能創造台灣產業的附加價值
這點令人存疑
q大的思維也很有道理
可是企業的責任在台灣是用道德來約束
而非用法規來律訂
看看那精美的勞基法
裁員是多麼的容易
企業要有競爭力,重點不是研發能力
龍頭企業都考慮到非洲設廠了
所以需要的是便宜供給的奴隸
因此
就把買車看成是單純的買賣
依自己的需求去選擇,這才是真的
理性討論
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