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cc wrote:我不太認同這句話如果...(恕刪) 之前看國外的文章一個普通品牌車廠要打平,10萬輛跑不掉....若要投入下一代研發經費,10萬輛遠遠不夠...當然啦,只是代工組裝,以福特大莽為例,在台灣月銷400就可以打平了...
大草包 wrote:樓主是不是不太了解島...(恕刪) 如果可以再仔細一點看我文章會好一點。當然可以走出去,不過必須在立足點做好。在台灣跟大陸都打不趴敵人,現在就想出國比賽,是很危險事情。俄羅斯又不是未開發國家,其他車廠深耕很久了。
kay1972 wrote:台灣是LUXGEN的根本,他們是不會放棄也不會忘記 希望如此樓主節錄的新聞還有下半段---------------------至於下一款新車,胡開昌表示,最快會在明年底台北車展面市,但考量到市場接受度,會以大陸東風裕隆的需求為主。---------------------全文在此http://tw.news.yahoo.com/%E5%85%88%E6%94%BB%E6%B5%B7%E5%A4%96%E5%B8%82%E5%A0%B4-%E7%B4%8D%E6%99%BA%E6%8D%B7%E4%B8%8A%E5%B8%82%E5%96%8A%E5%8D%A1-213000863--finance.html在下曾發文說過,納智捷此舉是 [成也東風,敗也東風]未來如何? 就讓時間來證明
軒轅浩 wrote:之前看國外的文章一個...(恕刪) 就之前台塑進Skoda的經驗在台組裝年銷3000台是賺錢的門檻一個月200多台就夠了所以福斯才會蠢蠢欲動賺,還想更賺嘛~~尤其Skoda現在也在他們手上零件共用也多更賺....但福斯就又顧慮很多台灣人很怕台灣的就業機會太多台產台裝就不買怕張顯不了他們構築起來隱藏自卑的身分象徵....所以福斯才拉扯個不停
cjh98 wrote:如果可以再仔細一點看...(恕刪) 要說激烈的話中國大陸的汽車市場也是五花八門,跟台灣不同的是中國主要以國產化的歐洲車與自主品牌為大宗而去年中國的汽車總銷量就接近2000萬輛你只要在這裡佔有2%的市佔率,就等於超越台灣的總銷售量了俄羅斯也是即將成為歐洲最大市場的一個地方,論競爭搞不好還沒有大陸激烈畢竟俄羅斯沒有屬於自己的知名汽車品牌,而且還是個轉戰歐洲的跳板對於新品牌開拓市場是必須的,走出去才知道世界需要甚麼一直在小島上閉門造車只會愈來愈退步而且要在台灣打贏已經站穩台灣市場豐田,沒有十幾年應該是辦不到的主要是豐田的品牌已經深植人心,早就變成一種國民車的首選這十幾年的時間去衝國外市場,搞不好就賺回一個台灣的輛了
tobe的品牌在台灣發展的狀況挺不理想,去過展示間看過實車,它的小車的內裝空間有夠狹小的,中型房車的質感也不怎麼樣,要稱霸台灣前五大國產車~很難.Luxgen的車外型是很流線,很吸引人,但在價位上需要平價一點,畢竟是國產車,不像進口車需要高額的關稅與較大的海運費用,而引擎油耗則是它相當大的致命傷,需要多下功夫改進,畢竟台灣不是產油輸出國,汽柴油昂貴啊,上班族都嘛是能省則省.
.....拿神車在台灣的市場....來比納志捷你別鬧了2家車廠不同風格...就以"國內和泰"所販售的車型....主被動安全根本比不上納車..只有少數車型值得讚賞和泰不用研發阿....代工賺飽飽就好了..你要叫它拿錢出來燒品牌,大可不必品牌推廣光這點....就很難..所以納志捷算是蠻敢的,賭一把也要出台灣人設計製造的車..這品牌剛出來的時候...說真的在路上看到以為是哪個國外的車子..覺得SUV外型很好看車子有問題是該給鼓勵和批評....不是一昧的否定,沒開過就不要造謠...期待未來納廠能夠更好..
我認為大大多慮了,如果品質不佳或賣相不佳,在國外市場會受到更嚴格的檢視,這是納智捷自己會考慮的,如果實力夠,以台灣品牌去和世界各車廠一較高下,不也是台灣走出島國心態最好的方式,就像台灣棒球球員若有能力去挑戰大聯盟,球迷也樂觀其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