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見新聞,上面寫LUXGEN在考慮以何種方式進軍俄羅斯。
當然有MIT自有品牌出口汽車是一件令人驕傲事情。
但是總覺得LUXGEN有點好高騖遠。
是不是先立足台灣,站穩大陸才是最重要事情。
台灣是你的發源地,擁有最多愛護你的民眾。
但是在台灣的銷售量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可以說以發源國來看LUXGEN在台灣銷售成績其實不盡理想。
在這樣狀況下,花費資源進入他國市場。雖然說是搶佔先機,但這先機是脆弱的!
不如把資源專心用在台灣與大陸市場。這兩地方做好真的比出去跟眾多車商廝殺要好的多。
LUXGEN是年輕品牌,貿然進軍國際是危險事情。
感覺就向HBL MVP馬上就要去挑戰NBA。賣汽車不是像賣手機一定得賣全世界。
根鞏固好在去向外發芽。
看看TOBE在台灣,那狀況一個慘。別讓LUXGEN變成台灣TOBE。
讓擁有最多你支持者的地方,先深耕鞏固。
要台灣人跟中國人掏錢買LUXGEN比要俄羅斯人買容易多了。
文章關鍵字
cjh98 wrote:
台灣是你的發源地,擁有最多愛護你的民眾....恕刪)


雖然沒有惡意
但是想給你一個座墊

cjh98 wrote:
今天看見新聞,上面寫...(恕刪)


不好意思,我必須直白地說

光靠台灣的市場,還沒壯大就先陣亡了

成立品牌是很燒錢的事情,研發經費、同步有許多後續車款開發、人員薪資、展示間營運等等等等,你可能沒辦法體會那種錢坑的恐怖

台灣是LUXGEN的根本,他們是不會放棄也不會忘記

但顧佛祖也得顧巴豆啊
納智捷的策略是對的,台灣相較來說是小眾市場,放眼國際才是正確的市場策略,畢竟要先爭取曝光度還有台灣以外地區的版圖是需要時間的,要不然等妳真的好產品出來時然後才打算進去別的國家等到一切手續跟展示間準備好時新產品可能又以間過時了,反正一句話,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還有很多人都是自私的,當納智捷的新車款都選擇在台灣先上市時大家都會說拿台灣人當白老鼠,如果新車選擇在國外先上市時台灣人又會說不愛台....



kay1972 wrote:

光靠台灣的市場,還沒壯大就先陣亡了


我不太認同這句話
如果有TOYOTA的銷售量
還會陣亡?
maccc wrote:
我不太認同這句話如果...(恕刪)


和泰的銷售量以代理商來說是賺得,但從需要自己不斷開發新車種的角度去看就不一定了

取得原廠車型授權.開模.生產現佈置零零總總加一加大約只要十億,以和泰的銷量在台灣市場沒幾年就回本,但自己開發的話...

mbcg1107 wrote:
納智捷的策略是對的,台灣相較來說是小眾市場,放眼國際才是正確的市場策略...(恕刪)


拓展市場都要投注成本, 往國際發展才能吃到大餅
但是國際市場所需要的競爭力又要更強了
台灣的市場雖然小, 但是"如果"連台灣的市場都拿不下的話
去外國市場也只是砲灰.....
納智捷還是必須從車子的本質去提升
產品競爭力夠, 去到國際市場上就不怕沒銷量
沒說只賣台灣,是先在台灣跟大陸取得更多成果。
先在這兩地方站穩腳跟,提昇產品。
台灣市場不夠大,大陸一定夠大的。
去到俄羅斯,在一個陌生國度跟世界各大品牌競爭,需要本身實力的壯大。
與其花費資源去俄羅斯,台灣跟大陸是更容易取得戰果的。
在一個對他友好的環境中,先強化自己。
以目前台灣跟大陸兩個市場中都還有進步空間的狀況下,貿然去挑戰國際大廠是不是真的對他有益?

maccc wrote:
我不太認同這句話如果...(恕刪)


台灣人受神車影響太大,短時間內銷售數字不可能跟神車一樣。但研發經費跟營運費用是無法短缺,每天都要燒很多的。

即使能夠達到神車的銷售數字,也不一定是賺,可能最多打平吧。最主要還是花在各後續車款的研發,那塊很嚇人。

cjh98 wrote:
沒說只賣台灣,是先在...(恕刪)


大陸市場如果大賣,當然營運就相對會穩定。

不過,大陸因為是世界各車廠的主戰場,所面對的競爭也最激烈。除國際大廠外,他們自己就有很多的品牌。在那邊打仗也是很艱辛的,成敗目前也是未定數。我覺得也是基於風險分散的想法吧,才會除了大陸市場外,開闢另一條道路。

況且,大陸賺得錢還有東風要分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