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不二價是假的,神單處處有,要買要比選配金

納廠不算真的不二價,因為還有送選配金,可能有的消費者選配金用不完,或是有些配備不想要,浪費掉選配金,真正的不二價是扣掉選配金,變成規格表上真正的定價,想要的配備加價購買,不需要的配備就可省下錢,定價降低,可以讓更多消費者將納車加入考慮範圍,而非看到車價就刪除考慮範圍
納智捷時常改款除了增加話題跟新鮮度外,它也沒有母廠的壓力,因為它自己就是母廠。市調發現現今的消費者對某個功能或是法規強制什麼設備時,因為自己就是母廠能夠較即時的下決定進行改進。
我要保養或有問題,常都會請業務幫忙,服務真的很不錯,為啥不二價就不需業務? 錯誤觀念?
無名子 wrote:
納廠不算真的不二價,...(恕刪)


贊成扣除選配金才是不二價,價格更有競爭力

選配金用不完
選配價格偏貴非市場價格
之前去看volvo業代一開口就折15萬,真的嚇到我。。。想說那定價定那麼高是幹嘛
個人淺見
不二價才是保持業務競爭提昇服務品質與穩定二手市場的方式

新車來說
很多時候購買者對業務不是很滿意就算受氣不滿但最後卻還是向該業務購買完全是因為價格比其他業務報價便宜多 (這是人性畢竟錢難賺)
道理跟很多人會到旗艦店,百貨公司,實體店面享受產品試用,解說  
但最後還是網路比價找最低價購買 弄到最後店家也不太願意服務隨便看看的客人
因為店面人事租金開銷都是成本

不二價優點就是不用浪費時間比價與殺價 哪個業務態度好服務到位就找他買
購買後比較不會有失落感 業務要贏得生意只能靠專業服務與客人滿意
試想殺價老半天以為買到全城最低價結果朋友告知他的業務開價就比你便宜五萬還不用殺價 ,試想你心情會如何 ? (比價的世界裡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

二手車市場不二價優點就是穩定行情價格
新車你買十萬朋友買八萬試想 二手車行情扣除了市場接受度等等造成車價波動因素後是以新車成本八萬還是十萬來折價為基準?

殺價其實是雙面劍對買方賣方其實都沒好處

個人對不二價並不反感 至少我可以將時間花在比規格與了解產品
而不是浪費時間比價與殺價 , 最後還不確定自己是否買到最便宜




ragexyz wrote:
無意貶低納智捷只是看...(恕刪)

ragexyz wrote:
無意貶低納智捷只是...(恕刪)

goe126 wrote:
我要保養或有問題,常都會請業務幫忙...(恕刪)


保養有問題為何不直接找動手的技師或者接待?!

透過業務轉話會比較清楚嗎?

業務交車後就沒有交集了....
(除了第一年保險到期續保才想到我)
我所謂的彈性
是一樣要維持市場競爭性
用改款真的緩不濟急
人家可以一年內創造三次高峰期
過年前,年中競賽,年底出清
納智捷只能在改款後創造唯一一次的蜜月期
用議價策略一樣可以保持產品競爭性
而且以車子的特性來看
年中買車跟年底買車都會無意間被折舊了
如果這時買車跟過年前買車一樣價錢
消費者多數會觀望(準買家)等明年買或買願意反應現實折舊的車子(買別家)
結果觀望到明年時有消息說要改款了
就繼續等
結果後來沒改款或是改款不如預期
只好買別家
最後很多準買家都因為這樣離開了
為了留住準買家
納智捷改款越來越猛
讓改款前的買家不小心就覺得自己買太早太後悔
而觀望著越來越觀望去期待納智捷還能改多猛
然後車子銷量一樣沒起色,卻不斷傷了現有車主的心

議價策略也是另一種不二價
過年前檔期只折價1萬
年中競賽折價2萬
年底出清折價3萬
即反應車子折舊特性又持續創造誘因吸引準買家買車何樂而不為
業務還能持續經營客戶做轉介紹購車

ragexyz wrote:
無意貶低納智捷只是...(恕刪)


不二價是很好
不過納牌須先檢討定價策略
看不出國產的優勢在哪?
那是因為沒去看車吧~

車價雖然不二價沒錯,但是可以從選配金下手

南部我是不清楚~

中部跟北部的選配金額差了快三萬~

我是中部人所以我最後選擇北部牽車~

反正維修保養也都是自己打電話給保養場預約~不需要透過業務

所以看個人啦我當初問中部的選配大概3萬多~

結果北部業務給到6萬多,連乙式全險的酬庸他也給我扣掉了~可見北部競爭激烈~

只不過保養跟保險之類的要自己處理,嫌自己打電話聯絡麻煩的,還是需要透過業務幫你打電話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