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5566 wrote:X廠本身問題也很大吧,要價13萬修些什麼東西都不知道是不是藉機謀取暴利也是讓人引起懷疑不是若真是有心要幫助受害車主,公佈其中大部份的改造過程讓人了解所花費的金額值不值得吧話說那顆引擎買顆新的也不用13萬吧 重點不是在於錢多少合理,懷疑是原廠顏面掛不住,加上認為外廠煽動受害車主抗議提出補償,所以一直吵吵鬧鬧的。車主要花多少錢,關你我什麼事,我們憑什麼干涉錢怎麼運用。難道價錢改成花五萬元整修引擎就一片和氣嗎?絕對不可能!就像馬自達柴油車風暴一樣,柴油車主尚未得到合理補償前還不是呼籲不要入坑。假設今天受害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安撫及合理處置(補償)的話,這些後續的莫名其妙話題就不會產生,也不會喊不要買納智捷或馬自達的車。這種現象幾乎不會間斷過,台灣在汽車消費的保障真的很差。其實納智捷的問題不是在品質疑慮,畢竟汽車就是消耗品零件一定會壞,你不能保證每輛車的品質都一樣(待製造業的都知道),東西壞掉經銷商也是會處理,只是處理能力的差異(有些服務廠能力真的要加強),你要說沒負責任嗎?不盡然。只是沒辦法讓車主滿意而已,滿意度真的是服務業最討厭的字詞,每個車主個性喜好接受度都不同,滿意度非常高那種數字,個人都不相信,親眼見到得才是真的。納智捷最大罩門是掛台灣品牌,可是在親民力(售價)與產品特色(不符合需求)離台灣人有非常大距離。若取同樣價格帶比較,的確是配備上有稍微豐富些,可是消費者信賴度低,很難吸引消費者願意購買。如果你產品毛病比其他老品牌多,即使是小毛病,消費者寧可選擇不要找麻煩,除非你售價或成交價的數字是讓消費者願意多喝幾次咖啡也無妨的話,納智捷才有辦法起死回生。不然即使納智捷信心十足地規劃要推出十款新車來改頭換新,依照目前這種推廣策略一樣難有起色。差不多價錢,90%消費者還是選擇老品牌,因為月薪低於平均五萬塊的勞工一堆,錢要花得謹慎些。要是每個人都很有錢,其實買一輛納智捷的汽車開開看也行,不好開也不會懊惱亂花錢。
說實在話,X-Pro2如果告訴你他的維修項目,你全部都聽得懂嗎?如果聽不懂,不知道是哪個零件的哪裡有問題,你會需要完整瞭解嗎?沒必要對吧!大部分車主都是不懂的對吧?那他公佈的意義在哪?could5566 wrote:X廠本身問題也很大吧...(恕刪)
同事參加車聚一次百台也沒遇到車有問題,只有鐵皮屋一直說有問題,鐵皮屋是否應該公布一下到底改了幾台?原廠比對一下這些車是原廠修不好的嗎?還是自己聽聞跑去改車?答案就知道到底有多少車是抖動修不好,沒任何數據就一直說人家抖動修不好,目的只是為了賺錢明明就是改裝車
rippleboy wrote:說實在話,X-Pro2如果告訴你他的維修項目,你全部都聽得懂嗎?如果聽不懂,不知道是哪個零件的哪裡有問題,你會需要完整瞭解嗎?沒必要對吧!大部分車主都是不懂的對吧?那他公佈的意義在哪?...(恕刪) 一包不到10元的科學麵,原料成分列了一堆,一般人看得懂的有多少? 看不懂的有多少?看不懂的就不用列?你去看醫生,藥單上的名稱你看得懂嗎? 為什麼還是要列出來?花了13萬還不知動了那些東西... 扯!
rippleboy wrote:說實在話,X-Pro2...(恕刪) 你真的很有錢,也很有種買房子,不用知道結構,因為不是念建築的吃藥,不用知道成分及副作用,因為不是學醫科的買家電,不用知道LED屏幕等級及壓縮機功率,因為不是唸電機及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