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車主團結起來,要求納廠換新引擎不就解決了嗎

台灣發大財 wrote:
現在真相大白了根據Rally...(恕刪)

退車退款,讓車主重新選擇豈不更妙?
jeff0720 wrote:
退車退款,讓車主重新選擇豈不更妙?


能成功也不錯啊
catjo87 wrote:
是不是話術無所謂!!!

反正沒修到的車主,最後還是回頭找原廠!!!

壓力在原廠身上,反倒是修好的車主讓原廠壓力減輕了~~~~


車主花自己的錢去找外廠,當然讓原廠的壓力減輕了

但是這樣對嗎?

花錢買新車,保固期內還要自己花錢修車嗎?

你用這個「原廠會減輕壓力」的理由,去洗車主去外廠

到底覺得能夠說服誰啊,你自己?
catjo87 wrote:
是不是話術無所謂!!!

反正沒修到的車主,最後還是回頭找原廠!!!

壓力在原廠身上,反倒是修好的車主讓原廠壓力減輕了~~~~


車主花自己的錢去找外廠,當然讓原廠的壓力減輕了

但是這樣對嗎?

花錢買新車,保固期內還要自己花錢修車嗎?

你用這個「原廠會減輕壓力」的理由,去洗車主去外廠

到底覺得能夠說服誰啊,你自己?
台灣發大財 wrote:
Rally Bear,你知道只有犯刑法才有「罪」的問題嗎?
你用「無罪」大大,就表示你根本沒有法律常識了
至於需要立委施壓,那就做啊
反正馬自達車主做什麼,納智捷車主就做什麼
就會成功


想戰國文還是戰法律呀! 任何違反法律的行為都是「罪」,無論是交通違規還是空口說白話。您還是再唸點書吧!

台灣發大財 wrote:
誰會幫保固期內,要車主花自己的錢去外廠的行為辯護呢?
就算納智捷跟馬自達一樣不負責任
車主要做的也絕對不是花自己的錢,去幫納智捷減輕責任
而是要團結起來,像馬自達車主一樣逼納智捷負責


你要這樣定調就代表身為台灣車廠行為卻如同馬自達這家外國車廠一樣不願主動負責,你要不要對比看看BMW召2000 年 9 月 1 日至 2003 年 7 月 1 日所生產的 5-Series (E39),即使已出廠19年還是召回這是國外車商對產品主動負責的態度,你納智捷還在跟我說召回有沒有效,直接更換新引擎很難嗎? 非要台灣的銷費者找媒體後後才有個應付了事的動作。一家買車時跟我們說台灣人要支持國產品牌,出問題後卻是來抗議再說,這種公司收一收吧!

台灣發大財 wrote: 去新店抗議的時候,是訴求有問題啊
怎麼會要求原廠用特定外廠的工法呢?
而且Rally Bear你還踢爆外廠「只是大修工法而已」
re-engineering「什麼鬼啊」、「開凱子價」、「比行情價多四萬元」
難怪當時的訴求,得不到外廠的支持
現在Rally Bear你已經踢爆外廠不能信任了
我想車主不會重蹈覆轍。


XPRO2開價不能信然後呢? 問題解決了車主開心當第二次盤子就好。要我一開始就號召有問題的車主去包圍你納智捷新店城,除了洗引擎洗網評這家公司就不會別的了嗎?
台灣發大財 wrote:
Rally Bear...(恕刪)


所以你是要戰法律嗎? 馬自達在噴水引擎事件中是背信,還是你以為是犯了什麼?
Rally Bear wrote:
所以你是要戰法律嗎? 馬自達在噴水引擎事件中是背信,還是你以為是犯了什麼?


所以你承認「交通違規也是罪」這句話不對囉? 醜一

其次,你的原文是「交通部在馬自達的事件一開始的立場也是因為有召回所以無罪

請問馬自達有沒有背信,是交通部能夠裁判的嗎? 不是吧,是法院對不對

這表示你連行政跟司法的分際都沒有弄清楚

再拗下去,會很難看喔……
Rally Bear wrote:
你要這樣定調就代表身為台灣車廠行為卻如同馬自達這家外國車廠一樣不願主動負責,你要不要對比看看BMW召2000 年 9 月 1 日至 2003 年 7 月 1 日所生產的 5-Series (E39),即使已出廠19年還是召回這是國外車商對產品主動負責的態度,你納智捷還在跟我說召回有沒有效,直接更換新引擎很難嗎? 非要台灣的銷費者找媒體後後才有個應付了事的動作。一家買車時跟我們說台灣人要支持國產品牌,出問題後卻是來抗議再說,這種公司收一收吧!


對啊,我承認納智捷跟馬自達一樣不願主動負責
要消費者團結起來檢舉才有動作


XPRO2開價不能信然後呢?


然後表示去年11月的訴求不對啊
台灣發大財 wrote:
所以你承認「交通違規...(恕刪)


馬自達事件交通部一開始公開說沒有違反買賣合約中的瑕疵擔保,所以沒有違約背信。你要拿馬自達出來救火先去看完整個事件,再來交通違規中違反行政裁量權的部份依然是違法犯罪行為,你要拿法律來戰中文還早。

到現在還在顧左右而言它,還在拿馬自達救援,還在戰中文戰法律,還不敢跟著說納智捷是無良車商,還再引導說有檢舉管道,就沒新招了?

要不是台灣對於汽車的瑕疵擔保太好笑納智捷都不知道要倒幾次,相比於中國對汽車瑕疵擔保規定比台灣明確,所以納智捷在中國還發生過某個車型-1銷量的情況。

要在URX上市前吵熱氣份是沒關係,但老拿這些出來戰不換點發文的方向真的很不好,你每發一次文就弄的更多人不想看這個牌子,連KIA乘用車系9月的銷售量都有160了,只賣了247台的納智捷真的是好車? 不負責一次召回就修好的車商怎麼會被信任,明知產品有問題不改動的車商怎麼會有銷量。


很有勇氣的說法幫你備份一下,所以對於一個自稱台灣品牌卻跟日本品牌一樣不負責任,被酸被罵被抵制剛剛好而以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