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yue wrote:不解??? 南韓人口...(恕刪) 面積, 公眾運輸完善度, 平均人口密度, 生活習慣, 社會文化.....這些都有影響, 不是只有總人口數就能決定的.美國人很難想像你每天騎摩托車鑽來鑽去的....同樣的, 台灣人也很難想像買車像逛超市一樣簡單, 出門開車就像出門走路一樣的理所當然.例如加拿大人口多少去查查看, 疆域面積又大上台灣幾倍, 一年汽車市場賣幾輛....
Kuyue wrote:不解??? ...(恕刪) 如果韓國人口是台灣的兩倍,以台灣每個月的銷量約兩萬台計算乘二,約有4萬台的銷量,加上汽車售價是台灣三分之二,汰舊率就會比較高,這樣韓國汽車銷量上看5萬台應該是跑不掉....以五萬台的銷量來算的話,現代集團(含起亞)如果占百分之七十就好了,每個月約會有3.5萬台的銷售量,應該比我國國內每月的銷量來的多....如果納智捷比照現代韓國的售價模式,能占百分之五十,我想不為過,一個月就有一萬多台的銷量....
當年嚴董老爸自創『裕隆』品牌幾十年到底是誰把裕隆的 Logo 和品牌從車上拿掉改掛『日產』?當年『飛羚』這條產品線是誰決定 EOL ?現在才來談民族主義先解釋清楚誰摧毀台灣幾十年的汽車品牌再來談其它吧自創品牌挑起民族主義只不過是嚴董想要去大陸市場分一杯羹的手法另外,『現代』因為沒有名氣,所以花錢請義大利知名汽車設計公司設計新車加持,嚴董又做了甚麼 ?
換個名字就叫新廠牌?還不都是裕隆牌問題是裕隆牌在二十多年前就說要自己設計車了,其成果就是飛羚啊!結果咧?後來咧?當初以愛用國貨支持的人應該還不少,就算有些問題怎麼不繼續努力做下去?後來就挑簡單容易賺的,又回到直接組裝日產的車型了好一陣子小弟對裕隆生產的車子很感冒,因為都不在車的本質上做努力,盡在內裝的噱頭上做功夫...各位知道從March到Cefiro,後懸吊系統都非獨立式的嗎?現在的LUXGEN也一樣啦還有那個 LUXGEN CEO,後座弄了兩個像蛇一樣的閱讀燈,沒考慮過當車輛在撞擊的時候這兩條東西會像鞭子一樣狂抽CEO們的頭臉嗎?這就叫"預先設想,超越期待"的話真的是服了他最後還要罵一下,在飛羚 101出來時弄個新商標看起來像是一張被撕破的正方形色紙,現在LUXGEN的看起來像不像是一條毛巾咧
經濟規模在世界如果經濟規模在台灣就不必玩了但是要把世界做為經濟規模的話要有競爭力與產品市場策略以納廠的策略來看是以電動車為主 引擎動力車為輔吧而產品市場客源則是以中階主管為主(有稍好的經濟能力但未能達到富這個字)用比平價略高的價位享受高檔的電子配備但是還是希望納廠能先做好車子的本質如引擎(動力與油耗) 車體結構設計(底盤與結構安全)機電系統(整體系統的穩定度)再求奢華與智慧(Luxury & Genusis)畢竟大家要買的是一輛車而不是只有那些配備請納廠務必要思考車用電子與消費性電子之不同車用電子事關安全且使用條件環境差異甚大 若不穩定可能會影響安全性絕非一般消費性電子使用之單純啊納智傑是個品牌 而MPV7 SUV7是產品做好保固和維修是經營品牌的義務與責任而做出好的產品是支持品牌的持續發展的動力納智傑目前經營品牌的用心不容置疑只要做出本質好口碑佳具競爭力的產品將來是大有可為的但是本質好口碑佳與競爭力恐怕要先除去民族情感的因素後才能顯現真正的實力吧納智傑加油
nilkkk wrote:(現代..等) ...(恕刪) 現代在韓國賣很貴韓國對進口汽車零件課稅非常重但進口汽車關稅比台灣低另外台灣國產車市場規模不夠大要繳的稅金不少(例如貨物稅)再加上層層都要有利潤台灣國產車當然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