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乘U6回家後,才發覺無法進家門,再回生活館,順便試乘U7做比較。


無冕王 wrote:
認同+1
輪胎聲和隔音...U6是否跟您的S5一樣?

另外一點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
U6綁定hTC ONE系列的手機
沒有ONE系列的手機...都連不上去
所以就算有hTC 的手機也沒用...(我的感動機...一點也不感動)
要導航...只能選購內建...選配金15000就全部都去了
沒有連接手機...感覺這麼炫的影音系統就殘缺了一塊

那牌跟hTC合作我可以認同
但每一款車都綁定hTC不同系列手機嗎?
先幫無冕王大大加5分,是因為您所提到以下的試乘心得,才讓我再試車時特別去注意:
無冕王 wrote:
U6此次的配胎

開起來胎噪真的很吵...不同顆粒的柏油路面...差異更明顯!!

也就是說..台灣這種補丁的路段

不同路段...聲音就不同...對新車來講還蠻大聲的

隔音和胎噪...U6有待加強!!

蹲下去看U6輪拱的地方..只看到塑膠殼...隔音效果有點弱掉了!!
個人認為Luxgen可以考慮在輪拱處多加一片隔板,應該可以有效改善輪胎噪音。

綁hTC真的一直很不解,怎麼限制那麼多?上上星期有機會的賓士行,車機以藍芽連結的順暢,加上內建導航及解析度更高的螢幕,難免賓士業代都喜歡說,他們的車主只要是到達目的地,都不會急著想下車,都想在車裏多待一會兒,感受賓士車的高級與享受。

這次連New One Max都無法擺進去,這方面欠缺考慮手機發展現實,如此錯誤與疏忽,非常不應該。

其實我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還沒搞定,打0800後說工程人員會回卻一直沒收到電話。

那就是hTC NEW One Max在完成整個導航軟體的下載及註冊後,導航畫面都始終停在新店市,一直無法接收衛星訊號。
omio wrote:
跟當初我要買MPV時,展示場內業務高度訓練,細膩,專業,的感覺

現在的都是小夥子居多,只會背稿,不知客戶需求,甚至態度就已經讓人不舒服
差很多啊!
...(恕刪)
Sedan可以說是Luxgen關起門來自己High的產品,幫他們發的150張DM,全部石沉大海,可以想見Luxgen要嘛沒做市調、要嘛市調作得不夠仔細。

Sedan的出師不利,讓高雄區曾在一個月內走了9名包括一位經理及一位廠長,所以現在才會忽然多出許多新面孔。

我所了解的U6訂單大抵還是資深業代所衝出來,新面孔真的太多了,對車子的了解還不到一種熱情。

對車就是要熱情,賞車的人才會感動。
hcpine76 wrote:
Sedan可以說是L...(恕刪)


H大真的是明察秋毫!

看來納廠真的要進行二次改革

改革整體行銷策略

古有名言"科技的本田、行銷的豐田"

看來賣的出去才能賺錢

叫好更要叫座

這一點真的要下功夫..............
手機的發展是變化萬千的、只能連接一品牌甚至只限定某型號手機的做法是非常非常愚笨的~~

用成語來說就是為德不卒~~也就是明明是做一件很好的事、卻沒有做到底、反而因為其中一個小瑕疪而讓人垢病。

金龍湖 wrote:
H大真的是明察秋毫!

看來納廠真的要進行二次改革

改革整體行銷策略

古有名言"科技的本田、行銷的豐田"

看來賣的出去才能賺錢

叫好更要叫座

這一點真的要下功夫..............
產品已有進步了,怎麼服務可以退步?

新人多,訓練的工作更應該要加強。

新車資訊的掌握,手機資訊的了解,對Luxgen業代而言更應了解更多。

這方面個人認為原廠對員工訓練的努力還有待加強。

hcpine76 wrote:
昨天有向生活館經理聊到此點,算是事後孔明的討論,Sedan搞錯對象,怎麼會挑Camry來打?

Sedan或許車內空間大,但許多人買車都是先看車格,Camry就是大氣,Sedan應該是下一級距才是。...(恕刪)

裕隆集團都很喜歡越級挑Camry來打,
5 Sedan如此,New Sentra也是如此,
不知該說是有志氣、還是自我感覺過於良好?

問題是,所有人,包括那些報章媒體,
就都認為這兩台車的車格就是跟Altis同等級而已,
跟Altis對拼還比較有利基。

要跟Camry對打的,是Teana的事,
裕隆拿中型車跟真正的中大型房車對比,
根本就是自討苦吃。

slcp wrote:
手機的發展是變化萬千的、只能連接一品牌甚至只限定某型號手機的做法是非常非常愚笨的~~
有點不可思議,無形中放棄了許多機會。

BrilliantWing wrote:
裕隆集團都很喜歡越級挑Camry來打,
5 Sedan如此,New Sentra也是如此,
不知該說是有志氣、還是自我感覺過於良好?

問題是,所有人,包括那些報章媒體,
就都認為這兩台車的車格就是跟Altis同等級而已,
跟Altis對拼還比較有利基。

要跟Camry對打的,是Teana的事,
裕隆拿中型車跟真正的中大型房車對比,
根本就是自討苦吃。
若單純只是亂,或造成混淆,越級打也是可以。

但Sedan內部規劃是月銷1500的重量級車種,底盤衍生的車種包括現在的U6,如此重要的一部車,越級打卻失去焦點,要回防屬於自己的級距就很困難了。

hcpine76 wrote:


...(恕刪)


真的是為這兩張照捏了一把冷汗

能否請樓主以後不要本身駕駛汽車"行進間"時拍照好嗎!?

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能否向相關單位檢舉此類行為
S5,U6的底盤徹底弱掉.但是納車卻喜歡越級打怪.
S5想打Camry,Mondeo,Accord,但也不看看這些對手的底盤懸吊是什麼等級?
現在U6又在上演歷史,也想越級打CRV,RAV4,KUGA,但也不想想自己的底盤懸吊是否有對手的級數.

不是空間大小外型長得像就表示可以越級挑戰,不要以為被藏起來的底盤消費者看不到感受不到.惦惦自己的斤兩才能想清楚自己的定位.要真實的反映定位並反映至行銷訴求及價格上,但不要自HIGH過度澎脹自己的價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