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納智捷放棄大改款S5 and u7 and u6


shenomenon1110 wrote:
覺得很奇怪 大家怎麼都沒討論到外型?
銷量不佳,外觀也是佔很大的因素
尤其s3整體看起來就怪怪的
汽車是門面!外觀真的很重要
...(恕刪)


你覺得怪怪的,但是就有人覺得很好看啊!

我覺得U6才怪.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buy0802 wrote:
說實在話
Luxgen除了U6/M7之外,再怎麼小改都是無用啦!
U7/S5/S3車重都過重
要大改再瘦身才有救啦!
你再安全也得不到認同,但油耗卻是事實!

U6為何還能生存,以他的級距1500kg是符合水準
所以油耗小輸卻可用大動力加分,所以獲得認同

M7呢?以他的車重也符合級距1800kg附近
油耗也只小輸對手,也是大動力補回來
以同級車銷售來說還可以

以上兩車一年就萬輛了

U7呢?近2000kg絕對是死穴,以他的級距1700kg最佳(如山土匪汽油版)
試想以他的動力+車重1700,絕對競爭力大增,至少200部/月

S5呢?對手都是1250kg左右,他多了150kg
實際平均油耗可能差了2km/l,這是買家最在意的

S3呢?對手都1100kg,一樣多了150kg,以小車來說很嚴重
造成了他的動力孱弱,更拖累油耗,還好以配備和優良底盤加分
如果能瘦身到1100kg,一個月500輛輕而易舉

接下來的U2/U3呢?看看HRV吧!1250kg 1.8引擎
那你車重要多少呢?

台灣就是吃這一套啊!



台灣不一定都吃那一套啦!!

我本來是x-trail 跟 u6 在選

後來x-trail 關車門的感覺被我扣分

連我不懂車的老婆都有發現

最後我們選了U6~



buy0802 wrote:
說實在話Luxgen...(恕刪)


他們的車重是為了底盤,精美的LB扭力樑,說穿了就是已載重為目的,後軸太輕會很晃
水野改良的底盤根本就只是在神話,配重改一改罷了

U6同級車唯一無獨立懸吊,我決不會推薦朋友買此車
我只覺得納智捷在繼續玩他的鏡頭
不如就收掉好了
歐美日都在已經開始玩雷達波輔助修正閃避
納智捷還在以他的鏡頭為傲...
不過我覺得水野真的很強...
能夠把四不像修正成一台比較正常的...車

buy0802 wrote:
說實在話
Luxgen除了U6/M7之外,再怎麼小改都是無用啦!
U7/S5/S3車重都過重
要大改再瘦身才有救啦!
你再安全也得不到認同,但油耗卻是事實!

U6為何還能生存,以他的級距1500kg是符合水準
所以油耗小輸卻可用大動力加分,所以獲得認同

M7呢?以他的車重也符合級距1800kg附近
油耗也只小輸對手,也是大動力補回來
以同級車銷售來說還可以

以上兩車一年就萬輛了

U7呢?近2000kg絕對是死穴,以他的級距1700kg最佳(如山土匪汽油版)
試想以他的動力+車重1700,絕對競爭力大增,至少200部/月
...(恕刪)


U7什麼時候近2000kg了? 1850kg而已啊! 四驅的才1950kg,難道大家買的都是四驅. Santa Fe四驅也有1930kg,差異不大.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所以Luxgen都是貨車??

simon945168 wrote:
innova、livina...(恕刪)
天企晴 wrote:
就是曾經跟朋友一起測過台北雲林來回一趟(高速.一般.西濱都有),兩部車都是13.5公里,不過他的是神A2.0自排啦,
這樣看起來神A沒有省油多少啊。
小弟的柴油休旅車空重1880kg,純市區油耗10.x公里/公升;上高速公路就不想慢慢開...所以純高速公路(Sport mode)油耗12.x公里/公升。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edwy1016 wrote:
他們的車重是為了底...(恕刪)


你只講對一半,非獨立懸吊並沒有那麼差
單看車廠調校是否得宜
主要是扭力樑可創造較大的乘坐空間
另外納智捷車系並沒有比別人重到哪去

S3=>1250kg,和Focus4D.Elantra.Fortis這些中型車差不多車長
甚至Focus&Fortis還比較重,這兩款還是獨立懸吊呢!

S5=>1390kg,但車體逼近4.7米,也只比車長4.5米的focus多了50kg

U6=>1472kg,同級SUV也都差不多在1.4~1.5噸之間,U6也並沒有比較小
反而U6的車長、軸距在同級SUV還算大的(4.6米/2720mm的軸距)

U7/M7就不比較,國產較少同階級的產品
其實有小改就不錯了
中國那邊銷量大衰退
台灣人也不喜歡
我只擔心它會收起來不做了...
再這樣下去
台灣的自主品牌,最後不是賣掉就是收掉
rukawa768815 wrote:
我只覺得納智捷在繼續...(恕刪)



但這樣講也不太客觀
鏡頭都改成雷達,價格消費者就願意負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