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不考慮成立汽車版的GOGORO嗎??

四季無糖少冰 wrote:
國瑞是日商,你覺得他...(恕刪)
而且Toyota本身不太想發展電動車
納不是特斯拉,沒有募到足夠資金的能力,換電要設多少站才夠,一個站要準備多少電池才夠,裕隆再有錢都不夠花
5582100011 wrote:
而且Toyota本身...(恕刪)

因為豐田覺得電動車的電,來源多半不環保,所以他們才想推氫動力。

linbinzeng wrote:
納不是特斯拉,沒有募到足夠資金的能力,換電要設多少站才夠,一個站要準備多少電池才夠,裕隆再有錢都不夠花


納就因不是特斯拉
更要發展換電
特斯拉的車會便宜最大主因就是電池自製
納廠能投入3000 億台幣去做電池嗎?

以快充30分8成,其餘2成約30分來估算
60分就可以充飽一顆電池
換電設備若5 分鐘完成一台車
只要備12顆電池
就可以24 小時不間斷供應了


以下為我估算
300顆40kw電池我估 300*40萬=>1.2億
10個換電站我估 10*1500萬=>1.5億
200台電動車由車隊吸收付月租1.6 -2萬/台約 2億
6億以內的錢,納應該還能負擔吧

用u5做電動車我估車價80~100萬(不含40kw電池)
用5年攤銷 100/5/12=>1.6萬(如果5年後有殘值,費用可更低)
每月約1.6萬這應該是計程車很容易負擔的吧
再加約每次換電300元和行駛里程費2元/km
每KW電量約走 3~4公里(telsa model x的水準)
以u5做的電動車更小台,但是納的水準應該不如telsa
所以估每次約120公里 40*3
300+240(120公里)=>540
540/120=>4.5元/KM 是比油車貴
但是免換機油,變速箱油等等的保養費用
應該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吧



計程車收入 47,628 (表24)
u5換電及電費 (300+240) * 26=>14,040
和油車的14,818(表24)相比是差不多的

電池換電站收入
200台車*540元*26=>280萬/月
電池換電站
1.2億電池攤銷 1.2/5年/12月=>200萬
換電站月租金 10 * 10萬 =>100萬
電費支出 40kw *200台車*26 天* 3元/kw =>62萬
人事支出 15人 *5萬 =>75萬
收入280萬,支出437萬,月虧157萬
但是電池5年後成本為0就可以賺了
若是規模可以擴大到400台幾乎就是損益平衡了




計程車營運狀況調查報告




sagatgod wrote:
你這想法早就有人想到了
以色列Better Place就是做這種機器手臂更換電池的電動車公司
結果倒了


電動車的歷史可是比汽油車更早的
電動車發展歷史

不能因過去的失敗就判定未來也一定是失敗的
我覺得先綁住 "大用量" 的計程車才有機會



從Better Place的案例,看電動車「換電池」設計的成敗教訓
如果要歸納 Better Place 失敗的幾個原因,大體上可分為:

資源浪費(手上現金太多,花錢如流水);
業務策略不明確(往太多國家同時並進發展);
產品和使用體驗不夠完善。

筆者的幾個結論如下:

Better Place的失敗,並不代表電池交換的概念是錯誤的;
電動汽車和機車對於取得電能的基本需求,並不盡然相同;
Better Place的失敗案例,是Gogoro發展商業模型時借鏡的重要素材;
Gogoro是否能成功,有它自己必須面對的問題與挑戰,不適合以Better Place的成敗來提前結論。


CROCKETT wrote:
汽車用換電池搭配自充兩用的方式是才是正解,
想想即使用加油的,每次油價要漲的時候加油站還是大排長龍,
更何況一旦電動車普及,一台車10分鐘都嫌久了更何況什麼半小時一小時的,


認同
換電和充電是可以搭配使用的
至於自己想買內建多少KW的電池擇由買家自選
40KW為換電規格,但是不能讓你自行充電

30年前也說過 "以後" 車加水可能以分解出氫
當時就說未來車加水就可以跑,可是至今都沒實現
所以說
30年後電池的發展 "有可能"是充電的天下
也只是 "可能"
只是現在看未來10年充電是沒機會的
因為
1.電池貴,1KW要1萬 40KW就要40萬
2.充電慢,30分充8成, 1小時左右才能充100%

鋰電池從我一開始玩遙控飛機至今快10年了
其實降價沒多少
未來10年要降到1kW 5000...
我也覺得有點難
就算真的降到1KW5千,一顆電池也是要20萬
換電的也還是有機會存活的

畢竟 1KW 3公里, 可以充1500次來估算
40*3*1500=>18萬公里!!!!!!

台灣我猜應該有一半以上的車根本開不到18萬就報廢了
換電優點就是開多少就付多少

e10661001 wrote:
因為豐田覺得電動車的電,來源多半不環保,所以他們才想推氫動力。


你知道豐田估算2020年才年產 2 萬台氫動力車
而且這是 "估計"
而今年2017的氫動力車產能也不行
所以
氫動力未來10年都是不成氣候的
大陸這間車廠還真的搞了交換電池,https://chinese.engadget.com/2017/12/16/nio-launches-es8-suv-in-china/
或許可以考慮一半電池內建,一半電池使用GGR的電池。至少GGR電池放進車內就替另一半電池充電,開到GGR換電站,換10組或20組電池,時間應該不多,新電池進去就幫原先內建電池充電,也可當動力來源,而那一半內建電池,也可用一般110V/220V/380V充電機來充電。

內建電池/外加電池比例應可設計、變化,如果我家有車庫,我就買3/4是內建的車型,1/4用GGR交換電池,知道快沒電,車內就顯示最近可到的GGR交換站位置,至少先將1/4電力補齊,有空再用電纜充電,甚至再開去另一個GGR站換電池。甚至也能設計1/4電池內建,3/4使用GGR,或全部都是GGR電池的車種。

我是很想車廠出混合動力的純電動車啦,目前似乎都還沒出現。現在油電混合車已經出到引擎+馬達雙輸出、引擎發電+馬達輸出,以及PHV的引擎+馬達雙輸出,就是沒出內建電池+交換電池的雙模純電動車。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e10661001 wrote:
因為豐田覺得電動車..來源多半不環保,所以他們才想推氫動力。.(恕刪)


你覺得氫是哪裡來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