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ber wrote:
價格是最大因素,滿漢大餐只有量販店便宜點,去便利商店有更好的選擇
那些前幾名的我都有買過,最大特色還是要有個合理的價錢
規格>價格=cp值,這三個是一起的
高cp值適用任何一個產品,不管是汽車、機車、手機...等
市場會決定一切,消費者不會沒腦的
賣的好一個有原因,賣不好一定有讓人無法接受的因素
就算是跟風也有期限,潮水退了就會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恕刪)
+1
有的產品難吃到沒有店願意上架賣,還在怪店家和消費者為什麼不識貨.
統一肉燥麵和科學麵賣了至少40年了,能生存下來且賣得好一定有其原因.
人家王子麵和科學麵都還跨界到火鍋店和滷味店了.
泡麵乾吃法還流行到日韓,還真好玩.
某些賣不好的廠牌,不知檢討,還在怪消費者味覺有問題. 真的沒救了.
準備當下一個頂新吧!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納智捷也好、HTC也好,這些『台灣品牌』會樓起樓塌的根本原因就是無心經營台灣市場。
尤以HTC為甚。
納智捷作為台灣品牌,在台灣卻幾乎可謂不得人心。納智捷品牌在台灣已深受其早期產品品質參差、公關應對手段拙劣、售服系統反應遲緩、銷售策略水土不服、產品開發不符市場需求等問題所害,而這些問題的病根是早在納智捷禮聘水野和敏先生之前、冒進大陸車市之際不斷林立,在其冒闖大陸車市並遭遇極其強大的市場阻力後耗費大量資源試圖扭轉大陸局勢未果,連帶荒廢耕耘台灣車市的動力。
台灣表面上看起來消費人口數遠不如中美日歐,但是實際上台灣的人口稠密度極高,在全長三百多公里的本島範圍就擠了兩千多萬人。
同樣的地理面積換去其他國家,有些連百萬人都不見得有,在這種環境下的資源投放可以獲得很高的效益。
同時作為台灣品牌,本身有稅制、勞動法規、土地成本等等的先天優勢之餘,還有『民族情懷』消費族群的基本盤等等,這些都是外銷市場不會有的。
孫子兵法 軍形篇 第四篇 『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納智捷很明顯就是後者,因為身為台灣品牌卻在台灣沒有站穩腳跟,已先失不敗之地,而在大陸車市接連受挫,已淪為敗兵仍妄圖以困獸之鬥求勝之。
我個人淺見,納智捷若還有鴻鵠之志想在車市再次一搏,應果斷暫時中止將資源投入外銷車市,集中火力全力耕耘台灣。
如果連全長三百多公里的台灣本島都無法顧全,遑論中國動輒上千公里之廣大幅員?
即便投資台灣車市短期會有所虧損但以裕隆集團之雄厚實力難傷其筋骨,裕隆集團並不是捉襟見肘、左支右絀的瀕危企業,也不像大同集團內部派系林立鬥爭不斷,如今社會仍時不時有知恩圖報者將過去嚴凱泰先生低調的為善事蹟公諸於世,裕隆實應善用嚴總裁的精神遺產重整旗鼓。
最後,奉勸親衛隊不用把責任都推在納黑頭上,因為各個品牌都有各自的牌黑在。納智捷該問明明市占率低、銷售成績不顯著但為什麼自己的黑粉卻特別多? 商場即戰場,商海無道,勝者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