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車真的有環保嗎?


bluesystem wrote:
持續造成污染的內燃機引擎真的就是

比不上純電力啊~


這不是內燃機引擎的問題,內燃機也可以燒氫氣呀,這樣也不會排碳呀,至於製備氫氣會造成多少的污染,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Hydrogen_internal_combustion_engine_vehicle
這個我就要說一下...
因為台灣對於風力發電的優勢在於風場穩定 且四季都有季風所以易於發電
但考量於當今世界上所發展的風力發電大國,丹麥 德國 荷蘭等國家
都位於歐洲,考量歐洲的地形加上氣候,相較於台灣是相對穩定許多
例如沒有颱風 大量的地震等等...
所以台電在計劃引進大型的風力發電在西濱的海岸線上
原本的使用年限可以達到20年,但是往往沒有幾年就壞掉了
一隻的採購成本上看兩億以上,可是回收效率沒有打平成本
使得台電在接下來的採購安裝計畫暫時暫緩,相較於高雄的
世運主場館 考量到高雄的太陽 氣候相較之下比較穩定,並且對於
台灣目前的綠能工業來說,太陽能的技術是較為完善(相較於風力發電)
目前台灣能做出來的風力發電大多屬於小型的(適合家庭安裝)
所以相較之下目前政府在於再生能源的發電來說,支持太陽能多於風力發電
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的...
有人聽龐德的廣播節目嗎?

上星期日剛好聽到談油電混合車,尤其是TYOTA的P車。

產能的最大障礙不是車子,竟然是「電池」。

對耶~電池如果一個月只能生產100顆,那這部車就只能賣100輛。

我想~現在的世界,效率的要求絕對在環保的考量之上,如真要環保,走路最環保?

只是.............人類文明先倒退50年再說!

所以電動車別跟我說環保,只是對地球污染100跟90的差異而已!
其實大家忽略一個問題,環保本身議題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之上
所以真的的環保首先要解決是環境中對人最迫切需要解決而且影響最大的

目前從整體看來就屬溫室效應的影響力最大,所以人類莫不過於去想減碳方法
其他污染則留到以後才去慢慢思考解決問題(雖然現今電池還是有污染問題,但比起傳統汽機車電瓶還好?)

電動車到底環部環保,還需要看其提供來源的產碳量有沒有符合真正要的需求
甚至還要再搭配上智慧型電網一併考量,再未來雖然可能較環保,但是在過渡期就很難說

其實個人還是認為南部氣候日照穩定,蠻適合發展太陽能的科技和電力
在這前提下,電動車應該會比目前汽車還環保

其實還有一些很難評估的理由可能使電動車反而不環保,比方說

1.製造它的工廠用的設備、製程以及技術研發過程所耗用的資源

2.如果它的售價降不下來,買它的人為了為自己創造那麼高的價值(白話的說就是薪資與資產),過程中所耗用的資源

3.因為電動車變多,這個社會的電力需求增加,為了製造出這些電力所耗用的資源,包括生產電力直接消耗的燃料(如火力發電)、製造發電設備所消耗的資源、傳輸電力的損耗等

4.還有就是近代許多先進科技及電子產品的通病:容易故障。近代許多產品雖然標榜性能有若干提升,但耐用度和可靠度相較過去同質性產品均較低,所以使用者在享受更多性能的同時,往往也必須支付更多的維修成本(就算保固內免費修理也算,因為那只是換人支付而已)

5.當然未來的某一天電動車的價格可能會降到今天汽油車的同等甚至更低水準,但是被淘汰的汽油車數量應該也逐漸會被電動車彌補回來,甚至可能電動車普及使得總車量數變得更多,這點應該才是車廠期待的,然而這個結果也可能會抵消掉電動車所謂比較環保的效果

以上只是粗略列出幾點,細想也許還有更多不一定

所以要環保的話,還是得大家少開自用車效果會比較好,但是這樣車廠和車廠雇用的一堆員工的營生又要怎麼辦?如果產生新的社會問題與環保問題又是孰輕孰重呢?所謂賠錢生意沒人做,打著環保的旗號,車廠最終還是希望多賣幾部車的啦,結果還是不環保

結論是電動車也許能減少汽油車排放的空氣汙染,但是多步行、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還有產品製造得耐用,這樣的環保效果會好得多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ShangLai wrote:
傳輸效率不高? 這個說法十幾年前就聽人說過了,但至今沒人能提出證據。
若說舊發電機組的發電效率差,那還比較可信。

1. 台電一直宣傳他的線路損失在5%內...網路上可以查到台電自己公佈的月報是7%
2.1982 年的通霄複循環機組...台灣第一台複循環機組...1982年夠老了吧...30 年前的設計..設計熱效率就已經是42.8%(HHV)
比起現在最新科技的汽油內燃機熱效率還是高很多
就算加上線路損失...總體熱效率還是比純內燃機汽車高的多
更別說現在最新的大潭複循環機組...熱效率51.65%(HHV)

要討論電動車是否比汽油車有效率, 應該要拿同樣是燒油或燒天然氣的新一代複循環機組來討論...這樣才是在相同基礎上
拿燃煤電廠的數字來說電動車效率不好就會有點立足點不平等...台灣的電力排碳量偏高...燃煤電廠比例太高也是一個原因之一

另外電動車有一個很重要的"用途"...但是與車廠無關...所以車廠也不會推...但是對電力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政府也大力推動
那就是如果大部分電動車都是晚上充電白天行駛...
可以讓離峰剩餘電力有出入...這對於電力公司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對消費者來說...當智慧電表普及後...一般家戶也可以享受離峰電價...電動車的操作成本又會更進一步下降
不知有沒有人算過吃液態氫不是很好,排出是水,燃料又便宜(大公司1公斤3元)
一定有人說氫氣不安全(至少比瓦斯好),北歐已經開放了
另外會有人說沒有相關法規所以無法開放(那一定是擋到它的財路了)
因為液態氫從水裏拿,那些人就無法控制能源了
勁揚丫德哥
台灣是以火力發電為主...
政府機關單位的環保標準是用做的
不是去測量的~~

philus wrote:
太陽能板環保嗎
當它壞了 板件內有多少毒物?...(恕刪)


那有多少??

全部的太陽能板都有毒嗎? 你確定?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suious wrote:
雖然納智捷不是慈善事業,不會以環保為主要考量
但大勢之所趨也不是商人能輕易左右...(恕刪)
電動車的可能性在於電力的多樣取得,而不像內燃機幾乎都來自石化產業,源頭比較容易被壟斷、寡佔。
無論如何,電動車在改善都會區污染、噪音、碳排放上確實有相當大的誘因,經濟上更有潛藏龐大的利益,
這番趨勢真的難以抵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