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ykimo wrote:
上述大家討論國產車會虧錢的最大原因, 不就是因為台灣的銷售市場比較小所導致

若真的市場無法支撐台灣的國產汽車工業, 與其賣得搖搖欲墜

那就倒不如開放關稅, 讓台灣是一個自由競爭的汽車工業平台

這樣做也可以讓想建立台灣品牌的車廠, 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與國際大廠競爭

而不是與國內目前的二等國產車競爭


若不是當初有保護,那些國際大廠那會來台設廠? 若不是國際大廠來台設廠或是找代工廠,那能養活那麼多汽車產業從業人員還有一堆汽車零組件業?

汽車業不是只有整車,還有一堆協力廠商與零組件業,而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在世上也是小有名氣,如果不是有現在的國產車,怎麼撐起這些汽車零組件業?

另外,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創立汽車自有品牌,無異是緣木求魚,除非你認為台灣不需自有品牌。
ShangLai wrote:
若不是當初有保護,那些國際大廠那會來台設廠? 若不是國際大廠來台設廠或是找代工廠,那能養活那麼多汽車產業從業人員還有一堆汽車零組件業?

汽車業不是只有整車,還有一堆協力廠商與零組件業,而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在世上也是小有名氣,如果不是有現在的國產車,怎麼撐起這些汽車零組件業?

另外,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創立汽車自有品牌,無異是緣木求魚,除非你認為台灣不需自有品牌。


1.若直接開放進口的話, 台灣的汽車代工廠還是有機會繼續生產出口給大陸或其他鄰近的東南亞國家

2.說到汽車零組件, 也是外銷居多, 台灣的市場小, 很難靠台灣的市場來生存, 所以這一點也不用擔心

3.台灣的市場若不能撐得起自我品牌, 又或者技術能力達不到, 當然很難做到有自我品牌, 但這也是自古以來的生存法則, 弱肉強食, 適者生存!

總之, 這應該會是一個比較健康的汽車工業生態!
這就要看你對於理性的定義是什麼了。

如果站在對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好的立場,那選擇國產品牌就是理性選擇;
畢竟從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的脈絡來看,支持自有品牌帶來的利益比較大,這是我的思考方向,
也是我對於理性的看法。

你所說的為反對而反對,對我而言其實是大部分民眾基於自己理性思考下的產物。

delykimo wrote:
1.若直接開放進口的話, 台灣的汽車代工廠還是有機會繼續生產出口給大陸或其他鄰近的東南亞國家

2.說到汽車零組件, 也是外銷居多, 台灣的市場小, 很難靠台灣的市場來生存, 所以這一點也不用擔心

3.台灣的市場若不能撐得起自我品牌, 又或者技術能力達不到, 當然很難做到有自我品牌, 但這也是自古以來的生存法則, 弱肉強食, 適者生存!

總之, 這應該會是一個比較健康的汽車工業生態!


如果一開始沒有保護,現在連汽車代工業都不會有。如果現在沒有保護,可能國產車就會大幅萎縮,連帶也會影響到汽車零組件業,不過現在有競爭力的已站穩了,所以現在完全開放搞不好沒想像中那麼嚴重。

另外,台灣市場的確無法撐得起自有品牌車,不過大陸市場可以,就看納廠是否能藉大陸市場站穩腳步? 這要時間來證明了。

peace maker wrote:
別講那麼多啦也沒甚麼...(恕刪)


台灣的造車工藝還不成熟,可能你也不喜歡,

對了!!台灣是腳踏車王國,只用國貨代步的話,你買腳踏車好了
不知道大家是為了什麼在爭吵?!
這問題有這麼難嗎? 替這些商人辯解這麼多做什麼? 商人無國界, 只有賺錢才是目的.

管他哪一國的車子, 只要安全性, 性能, 外型符合自己的要求, 買就對了~ 商人只想賺你的錢, 替他想這麼多做什麼, 不要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
說的好!就是搞不懂別人吃麵,總有人喊燒,銀貨兩訖錢付給車商你就應該交台沒問題的車,有些人腦袋真不知裝啥!當白老鼠還可以很高興,甚至連民族主義都可拿來用,更可笑還有人還可以說給納廠一個機會,誰會給你荷包的錢一個機會呢?只不過是台只能在台灣能有市場的車而已,真有實力不用躲在古井內吵把車送去歐美市場競爭吧!
J-Mobile wrote:
不知道大家是為了什麼...(恕刪)

J-Mobile wrote:
不知道大家是為了什麼在爭吵?!
這問題有這麼難嗎? 替這些商人辯解這麼多做什麼? 商人無國界, 只有賺錢才是目的.

管他哪一國的車子, 只要安全性, 性能, 外型符合自己的要求, 買就對了~ 商人只想賺你的錢, 替他想這麼多做什麼, 不要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 ...(恕刪)


說得對

我猜那些替商人辯解的

都是商人請來的假消費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