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納智捷車系全都標配後懸拖曳臂扭力桿

絕心無情 wrote:



所以你認為納智...(恕刪)



我意思是..能力不夠,花錢買更好的,等自己水準能力到在自己做,連這樣都看不懂...是要證明什麼我寫白話文耶

吳文杰 wrote:
我意思是..能力不...(恕刪)


能力不夠?你在26樓甚至質疑人家懐疑納智捷沒能力,要人家提出證明的喔!
吳文杰 wrote:
況且你確定Luxgen沒這能力嗎?證明呢?!

現在我也質疑你為何說納智捷沒能力,如何證明呢?

車尾燈208 wrote:
我記得納智捷好像都...(恕刪)

如果拖曳臂好的話
GOLF就不會分高階款用獨立懸吊
低階款用拖曳臂了
連經典的福特野馬也都改成四輪獨立懸吊


超越車訊評比10台SUV中
只有U6是拖曳臂扭力桿,幾百年前的舊底盤....真是笑死人的厲害
納智捷有10年了吧,引擎可以去談合作沿用
但放眼全世界,車廠有沒有心在發展汽車上,看研發底盤就知道
有真正想打造一台車嗎? 底盤基本功不練不造不試
10年了只會拿同一個舊底盤舊引擎,套個外殼,用一堆等著壞的電子設備
S5配U6,S3配U5,下一步呢?
有心發展的話,當年販售S5後就應該蹲馬步,S5算是一台好車也搞成這樣
以S5去開發後獨立懸吊
現在不就有S5二代,引擎調個高增壓還能出sport版本
再套用於U6,明年底不就有真正獨立懸吊的U6二代
看看現代依連抖不就是這樣進步,全世界都看的到
嚴董底下的人才,你們被水野痛罵,真是一點也不冤


clioas wrote:
超越車訊評比10台SUV中
只有U6是拖曳臂扭力桿,幾百年前的舊底盤....真是笑死人的厲害
納智捷有10年了吧,引擎可以去談合作沿用
但放眼全世界,車廠有沒有心在發展汽車上,看研發底盤就知道
有真正想打造一台車嗎? 底盤基本功不練不造不試
10年了只會拿同一個舊底盤舊引擎,套個外殼,用一堆等著壞的電子設備
S5配U6,S3配U5,下一步呢?
有心發展的話,當年販售S5後就應該蹲馬步,S5算是一台好車也搞成這樣
以S5去開發後獨立懸吊
現在不就有S5二代,引擎調個高增壓還能出sport版本
再套用於U6,明年底不就有真正獨立懸吊的U6二代
看看現代依連抖不就是這樣進步,全世界都看的到
嚴董底下的人才,你們被水野痛罵,真是一點也不冤


拖曳臂可以創造出魔術大空間,也可以幫車廠省下不少錢,
要納智捷改成獨立懸吊..再等等吧。
clioas wrote:
超越車訊評比10台S...(恕刪)

你講的改底盤和懸吊系統都是要等大改款吧,目前第一台大改款的聽說是U7,但以之前510計畫的新聞來看,模組化底盤會到2020年才出現的樣子


audi 新車款 q2 , 139萬起,扭力樑。

SIENNA 常青款 198萬起,扭力桿式拖曳臂懸吊, M7 安全版 99.2萬起。
現在很多車款是獨立懸吊,但又附扭力拉桿,會讓小弟有些持疑,效果會比扭力樑加拖曳臂好到那裡?

有兩種車都有的大大貢獻一下心得?
吳文杰 wrote:
就等你酸這句話呀,中...(恕刪)



原來86.Land Cruiser.CELICA.AURIS.TF102-TF109.TS-050.2000GT.MR2.SUPRA都是豐田開發的軟趴趴底盤啊

等LUXGEN先生出一台FR再來戰操控好嗎?
songbanks wrote:
如果拖曳臂好的話
GOLF就不會分高階款用獨立懸吊
低階款用拖曳臂了


Golf MK1~MK4 都是使用拖曳臂
如果拖曳臂那麼不好的話
Golf GTi 從一開始就不會被稱為"經典"了

MK5時期R32
國內規格書寫的是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

現在Golf開始走高價位路線
只好做點差異化出來
把成本墊高了

也可以參考一下的討論
http://www.fiesta.tw/showthread.php/100-fiesta%E7%9A%84%E5%BA%95%E7%9B%A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