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U6同級的休旅車款,有那一台是用後拖曳臂底盤?

es4241 wrote:
拖曳臂不適合離地高長...離地高會不足.(恕刪)


猩猩兄,您又提到一個重點了.
LUXGEN全車系後輪總是讓我感覺非常"貼地".
我也不知是不是自己比較怪異,平常跟在車子後方時,總是不自覺觀察別台車的屁屁及大腳.及貼地而行的英姿.
尤其是SUV休旅車款車身較高的車種,看著它們居高臨下的英姿,後輪連著後懸自然的順著地面起伏而跳動,上半身淡定不動時,彷彿就像在看國標者那既悸動又不動如山的美感油然而生. 用另一種形容,也像獵豹倏地拔起時懸空離地的後腳及動感的俏臀.

重點來了,可是每當我看到LUXGEN SUV(U6還沒看到實車)那離地極近的後懸,放不開的大腳時,像包了成人紙尿布的厚重後懸時,真心覺得可惜了這台車其它部份的設計美感.整根大樑左甩右晃的,有一種不舒服的違美感.不像一般休旅車的大腳輕點.完全顛覆了我對休旅車輕盈大腳的印象.

我不禁自問,這真的是SUV車該有的造型及比例嗎?莫非又是扭力樑拖曳臂害的?

無冕王 wrote:
CRV算是這類SUV...(恕刪)



大大 suv. 開山始祖是……Ford
大家好像只把都會SUV搭載4WD的原因放在半殘越野了…
我覺得~對於都會型SUV來說,4WD是拿來維持行駛的穩定性,尤其是下雨天或者是行駛高速公路時
開同一部車在相似路況切換過兩種驅動模式的人,應該會知道這種感覺~

Kamitsuki wrote:
下面那台藍色的也是用拖曳臂啊.....(恕刪)


本樓不少熱心網友舉了許多拖曳臂的車例,也有舉跑車例子的,那些我都是早就知道的.可惜還是沒有休旅車款的實例.我問的重點還是在問高車身休旅車為什麼少見拖曳臂設計?.國外的車身車種為何不喜歡用拖曳臂呢?有什麼學理上的原理是不利因素?
拖曳臂好不好其實和本身設計沒有關係
是和用在哪個廠牌有關
用在toyota上面,除了罵還是罵
省成本,操控差,不穩定樣樣來
反之用在歐系車就是操控神
nissan也用很久
倒是沒啥聽過有人在砲
網路上L牌的地位很高
用拖曳臂當然是優點(講不完)大於缺點(沒有)

至於休旅車
大部份的SUV都還是會有4WD車型
這時拖曳臂就必須被捨棄


亮哥+ wrote:
我問的重點還是在問高車身休旅車為什麼少見拖曳臂設計?.國外的高車身車種為何不喜歡用拖曳臂呢


不會啊
我的上一台車 Ford Windstar

夠高了吧,也夠休旅了

就是用拖曳臂

在國外也是賣很好的長青車種

kingchenthebig wrote:
No Problem!!

你慢慢等呀~

到時候還是得記得來幫忙推推文增加一下人氣呀


哈哈~

記得要像你批判 altis那樣的規格唷~

比如~車商七八十萬只給二安無esp..只加強油耗這類宣傳...

因為看你批ALTIS~就一定知道閣下對於主被動很在意~對於車商只著重在油耗宣傳很反感~

我想應該是這樣吧!?還是我會錯意了?

可千萬別跟我說 要到頂就可以有ESP+六安這件事~

因為有七十幾萬預算的人~你要借他錢到九十幾萬買頂嗎 ^^

kingchenthebig wrote:
自打臉??

哈哈哈~真得很抱歉,我笑出來


會嗎

你不是要提486嗎

其實你強一點不要在別版和在這版回的讓人有錯亂~~

自然不會有人笑你 ^^

tokikawa wrote:
拖曳臂好不好其實和本是和用在哪個廠牌有關
用在toyota上面,除了罵還是罵
省成本,操控差,不穩定樣樣來...(恕刪)


沒錯!當初新版RAV4後懸用雙A臂結合防傾桿拖曳臂的設計,我記得也被酸了好一陣子.
但成本斤斤計較的T車還是不敢全部用拖曳臂啊!所以我才覺得L車真是勇敢!除了讚還是讚!

IAF wrote:
我的上一台車 Ford Windstar...(恕刪)


我怎麼覺得這台車是MPV而不是休旅車啊!
大部份MPV車款本來就在用拖曳臂比較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